爱的“速递”

    这是无法用语言去形容的一场来自身体、家庭及精神上的重创——意外车祸导致一家五口一死四伤。家庭成员有医生、教师、学生、退休老人。可想而知,这个工薪之家因为救治面临窘境,高额医疗费压塌了几近支离破碎的家。七尺男儿垂泪叩拜,谁来帮帮他们?车祸无情,但人间有爱,“轻松筹”搭建平台、微信朋友圈转发、QQ群互相攒动……不到24小时,在辽源这座见义勇为之城,完成了一次——

 

爱的“速递”

本报记者 张莹莹

 

    乍闻此事的人们都在想,那会是怎样触目惊心的惨烈画面!这场意外车祸导致老母亲当场遇难,老父亲浑身多处骨折意识模糊,小儿子头骨骨折开颅术后伤势严重,妻子脑干受损多发脑挫伤,重症监护中仍昏迷不醒……在市中心医院,身体多处骨折正在治疗中的杨振坤回忆着4月4日的那场“噩梦”。
    “现在我们一家骨肉分离,近百万的医疗费用摧毁我活下去的意念,我想念刚刚去世的母亲,舍不得受伤后神志不清的父亲,惦念在沈阳救治的儿子,担心长春昏迷不醒的妻子。”身为医生职业的杨振坤,身临这场突如其来的逆境,平日里工作严谨的他已然失声。
    在谈到妻子乔彦时,记者了解到,乔彦就职于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分院,任团委书记,工作期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共青团员。工作中,她不仅争当优秀志愿者,还积极投身到志愿者服务活动中,以雷锋为榜样,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志愿者活动,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表率。
    “重创”之下必有大爱。在“轻松筹”救助平台,记者了解到,救助杨振坤一家的发起人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来自不同阶层、单位、媒体、院校的人。他们有的是杨振坤的同事、亲属,有的是同事的同事,亲属的朋友,朋友的朋友,有很大一批都是陌生人。他们在社会中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却都因“想帮杨振坤一把”这一善念而凑到一起。1元、5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许多辽源人从4月15日晚上开始,在网络正能量的飞速传递下,不到24小时,就完成了对杨振坤一家的救助计划。
    微友“长袖不善舞”在朋友圈中转道:“这是一座爱心之城,这是一个情义群体。一位志愿者的奉献,一座城市的回声,感动你我,温暖全城!自豪,给力辽源!”
    辽源“好网民”、优秀志愿者、交警毕营在朋友圈中转道:“她是辽源市第二届‘最美青年志愿者’,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公益事业作了很多贡献,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希望大家伸出援手。”
    团市委青工青农部副部长刘沫彤在朋友圈中转道:“乔老师热心公益事业,深受学生爱戴,面对飞来横祸,希望大家伸出援手,为她捐款,略尽绵薄之力。”
    辽源日报记者胡希伟在朋友圈转道:“她是这个城市的志愿者,曾用她的爱心温暖过这个城市!如今,她在车祸后走入人生的低谷,这座城市也该温暖她……”
    许多给杨振坤一家“打气儿”加油的网友、微友们一直在互动:网友“我的小太阳”说:愿你们早日康复,全社会都来爱心接力,这个世界就会更美好;网友“拉车的牛”说:人在异地教学,为好老师援助;网友“繁华逝水”说:愿好人有好报。
    今年76岁退休老教师王振义也参与了这场爱心救助。他对记者说:“如果社会是个大家庭,那就没有陌生人,所有人就该是亲人、是朋友、是‘爱’人”。
    春风送暖度劫难,爱心接续生命缘。正如杨振坤在救助平台中所写的那样:“爱是力量的源泉,大家的爱给了我们坚持的信心。”
    令人欣慰的是,截至4月17日记者发稿前,通过“轻松筹”救助平台,来自社会各界对杨振坤一家的救助资金已达60余万元,项目筹款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