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区“三张牌”亮出农村新风采
龙山区“三张牌”亮出农村新风采
本报讯 近年来,龙山区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打好“人居环境”“文明新风”和“幸福生活”三张牌,真正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美起来,乡风民风美起来,农民文化生活美起来。
打好人居环境牌,建设美的家园。着力“建”,通过加大对农村改房、改路、改厕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着力解决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2016年投资800万元改造的寿山大桥项目现已通车,新建高标准卫生厕所750个,全区共美化绿化农村公路21.6公里,美化自然村屯60余个。着力“治”,对全区15个重点村进行了集中改造,新建填埋场、垃圾点,集中清理垃圾堆、粪堆、柴草垛,2016年,将原热闹小街的垃圾堆改造成文化广场,现已投入使用。现在两乡(镇)将每年的垃圾清运进行了对外承包。其中,寿山镇每年49万元,工农乡35.6万元。着力“护”,突出解决生态保护的问题,致力打造美丽乡村。2016年完成林地清收还林718.5亩,投资近470万元,集中打造寿山镇永治村和工农乡苇塘村以及3条主干道路绿化美化工作。
打好文明新风牌,提升美的内涵。通过运用各乡(镇)、村屯文化墙、宣传栏等户外宣传形式,将核心价值观标语口号渗透到生产生活中,使得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入人心。组织“五老”人员深入工农乡和寿山镇开展“五老”精神宣讲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广泛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群众人人向善,以善促善。在新年前夕、学雷锋纪念日等时间组织志愿者到寿山敬老院开展送温暖活动,目前已经连续开展六届。针对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倡导农民树立婚育新观念,破除封建陋习,在全区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省办”的社会新风气,农村红白喜事文明操办的社会理念蔚然成风。
打好幸福生活牌,传播美的文化。针对部分村屯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投入资金350余万元建成高标准农村文化广场15个,同时逐步完善广场附属设施建设。2016年,为农村文化广场等健身场地提供配套体育健身器材19套,提高乡村两级文体设施利用率,构建了以村文化广场、文化大院为骨架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龙山区文化馆采取全天候免费开放的形式,举办各类培训25场次,加大对农村优秀文艺骨干的选拔和培训力度,打造了一批市、区闻名的农村业余文化队伍,累计培育文化骨干4000余人。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几年来,组织送戏下乡60场,送书画下乡9次,送科技图书1.5万册,科技资料14.6万份,举办科技培训班40场次,为基层卫生院送医疗设备、药品,免费为1.5万余名群众诊治检查。 (陈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