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文明祭祀 不忘传承文化
清明:文明祭祀 不忘传承文化
清明时节,扫墓祭祖,既为寄托哀思、追念亲恩,也为敦亲睦族、慎终追远。在祭祀的时候,人们应当移风易俗、弘扬传统美德,开展文明祭祀活动。与此同时,我们在清明节祭祀祖先的时候,更应该把握住节日背后深厚的人文底蕴,传承好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古往今来,清明祭祀依然被重视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清明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是中国人追思祖先、是晚辈对逝去先人的一种纪念。在中国人眼里,祭祖是和孝道绑定在一起的。
在古代,清明祭祀的参与者是全体国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于归乡扫墓。据宋《梦粱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参加扫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数,往往倾家出动。这样清明前后的扫墓活动常成为社会全体亲身参与的事,数日内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清明祭祀按祭祀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在墓地祭祀,祭祀者离祭祀对象最近,容易引起亲近的感觉,使生者对死者的孝思亲情得到更好的表达和寄托。清明祭祀被称为扫墓,主要是由于采取墓祭方式。另一种形式是祠堂祭,又称庙祭,是一个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祭完后要开会聚餐等,这种祭祀是团聚族人的一种方式。还有一种情况是家在外地工作的人不能赶回家乡扫墓,就在山上或高处面对家乡的方向遥祭。
时光穿梭千年,清明祭祀的传统依然被人们继承下来了。现在,社会节奏虽然很快,人口流动也很大,但是,人们心中对清明节的重视依然有增无减。这体现了中国人重视亲情、慎终追远、敬重祖先的心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精神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共同基因。
清明祭祀,别让陋俗“淹没”了传统
清明是人们慎终追远、寄托哀思的重要时节。每逢此时,人们都以各种方式祭奠逝者、缅怀先人。但是,在当今很多人祭祀祖先的形式单一化为“焚烧”,进而形成各种祭祀陋俗,既浪费金钱,又和祭祀祖先的初衷背道而驰。
中国文化一向强调慎终追远,祭祀先人以表达追缅和感恩的心情。中国在魏晋时期就开始有了祭祀时焚烧纸钱的传统。一则新闻:有人一次焚烧纸钱很多,要用车拉,似乎这样才能表达孝心。因此,每到清明等祭祀时节,烧纸焚香祭奠之风盛行,有的市民在大街小巷、路口、野外墓地甚至林地使用纸质冥品,火光冲天,烟雾弥漫。如今祭祀陋俗频多,有在扫墓的时候放鞭炮的,且焚烧的东西也不仅仅限于纸钱,有“汽车”“洋房”“麻将”“仆人”等纸扎,还有“手机”“平板电脑”等高科技产品。甚至现在还出现了烧“明星”等不靠谱的行为。 在一些农村,人们还习惯燃放鞭炮,甚至在一些地方还出现了“百万百亿冥币大钞票”“财富套装”等让人眼花缭乱不恰当的祭祀方式。
在那么多的祭祀陋习的裹挟下,那些好的祭祀传统却大有被淡化、被替代的危险,这是不应该的。清明祭祀本应当通过健康的、有意义的传统形式向祖先表达敬意和思念,但是,这如此美好的节日一旦被陋俗绑架将会变得面目全非。因此,我们应当寻找清明节背后的深厚内涵,在尊重传统习俗的同时,应努力扭转这种不好的祭祀形式,引导人们逐步形成破除陈规陋俗、自觉抵制不良习俗的新风尚,不再为陈规陋俗绑架。
清明祭祀,应当追求简洁庄严
当下,在饱受人们诟病的祭祀陋习当中,铺张浪费乃至互相攀比的现象是人们经常遇到的。每逢清明节祭祀,总有一些祭祀风俗引发较大争议,例如:准备奢华祭品、修建豪华墓地等。人们对清明祭祀传统的承继,在时代更迭中发生着变化。
在祭祀中出现铺张浪费乃至互相攀比现象的背后离不开商业炒作,一些香烛店以种种理由鼓动祭祀者,以烧纸房、纸佣人为孝敬祖先的最好做法。但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祭祀者不但不明白清明祭祖贵在慎终追远、贵在讲究诚心诚意,而且在身上还存在着强烈的虚荣心,认为只有在奢华程度上超过别人自己才有面子,才会受人羡慕和赞扬。祭祀祖先不在于形式的繁琐,更不在于祭品的奢华,而在于祭祀者的诚意。清明祭祀,过程应当简洁却不简单,仪式肃穆而不敷衍,情感饱满而不轻慢,这才是孔子所言“祭如在”的真正体现,也是生者对逝者最好的追忆与祭奠。
清明祭祖是一种道德信仰,是子女对先人表达情感的举措,是发自祭祀者内心深处的一种感恩与缅怀。贵在内心的慎终追远,而不在外表场面的奢靡。因此,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应当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摒弃奢侈浪费的祭祀陋俗,树立科学的祭扫观念,以肃穆、节约、低碳、健康的方式寄托哀思,回归精神上的敬祖尽孝、平心、和谐等传统,理性祭扫、节俭祭扫,给逝者尊严,让先人安息。
清明祭祀,不能忘记文明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一个共识不容忽视:清明时节应当“清明”过。若要让清明节过得“清明”,那就要在清明祭祀的时候不要忘记文明。诚然,祭祀的传统习俗对教育人们以孝贤为本有重要意义,这种传统不应轻易丢失,同时在祭祀时向文明祭祀的方向靠拢。
清明文明祭祀就应该做到让清明习俗与时俱进。清明习俗应当与时俱进,不是为了抛弃传统,而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清明文化。让人们逐渐放弃焚烧纸钱、放鞭炮的旧传统,走进文明祭祀的绿色时代,这才是清明习俗不断传承发展的最佳之路。烧香、焚纸的祭祀方法浪费资源,花费大量钱财;污染环境,往往祭祀者焚烧带来的烟尘和纸灰,是污染环境的一大杀手;会带来火灾等事故隐患。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我国每年在清明节期间用于祭祀焚烧的纸张多达千吨以上。此外,这些祭祀用品的燃放和焚烧,增加了大气中PM2.5的含量,严重污染环境,多地曾因焚烧祭祀引发了火灾,这不但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损失,也背离了清明的节日初衷。因此,我们应摒弃焚烧纸钱、摆放祭品、燃放鞭炮等不文明陋俗,选择更加健康的方式祭祀。为逝者献上一束鲜花,表达缅怀之情;为逝者种上一棵绿树,不仅寄托了哀思,还为世界增添了一抹绿色;轻轻点鼠标,也可以为逝者献上蜡烛、香炉、纸钱等虚拟物品。
清明“文明祭祀”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个人,我们在缅怀亲人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文明祭祀,以千万个自我之力,推动形成文明祭祀的浪潮,让文明祭祀的行为随处可见,让文明祭祀的理念深入人心。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让那些腐朽思想和文化远离我们,让正确的思想和文明的新风扑面而来,营造文明祭祀的氛围。
文明已经成为趋势,当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步改善,生活中的陋俗摈弃了的时候,清明就真的清明起来。
清明祭祀,应多一些对孝道的反思
在当今各种节日中,清明节之所以占有重要地位,究其原因,在于清明节扫墓活动的精神核心是中国传统的孝文化。清明节象征着人们对“孝”的无比推崇,“孝”是对我们每个家庭观念的准确写照。清明祭祀先人不仅仅是种形式,不仅仅是寄托对已故亲人的哀思,更是一种传统的“孝道”文化。因此,在清明祭祀的时候,人们在恪守传统祭祀形式的时候,更应该多一些对孝道的反思。
那么何为尽孝呢?面对这个问题,很多人会认为在长辈在世的时候多多孝顺就是尽孝。但是,还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平日里不讲孝道,不关心照顾父母的生活起居,甚至不尽赡养的义务。一旦父母离世,这些不肖子孙却摆出“孝子贤孙”的姿态,大办丧事,或在清明节祭扫时大肆铺张。这样的行为根本就不是真的孝顺,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俗话说,祭之诚不如养之尊。尽孝理当在生前,若生前待之薄、死后祭之丰,无疑是虚伪的表现。与日复一日地关心、照顾父母的生活起居不同,当“身后孝子”当然要容易、简单得多,因为这不需要持之以恒的付出,“一次性投资”搞个“大场面”,自己和逝者都“风光、体面”。
祭祀是一项仪式活动。这项传承千年的活动旨在通过特定的仪式来唤起人们对祖先的敬意和孝心。因此,在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来之际,人们除了重复传统的仪式,更应该深刻反思自己对待还在世长辈的孝行,是否达到了长辈的要求、是否满足长辈的心愿。
清明节是一种文化,需要代代传承
清明是传统节日中最特殊的一个,也是内容最多的一个,从自然节气,到后来融合寒食、上巳二节,使得它的节日内容非常丰富,郊游踏青、蹴鞠、秋千、风筝、植树等。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清明节不仅是一个节日,也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文化。文化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源泉,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民族。任何文化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都有一定的具体形式和物体的承载和依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重大节日,承载着丰富、独特的民族精神与情感。如何让传统文化更好地照进现实,迸发出更多生机和活力,值得我们思考。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深深融入人们的生活,滋养着民族的心灵。清明节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所以在今天仍然能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在人们的需求之下,必然有其可取之处。因此,现在的人们传承清明文化的前提就要了解清明节这一节日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祭祀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礼仪,在古代礼仪体系中被称为吉礼,位居五礼之首。清明节属于最为广泛的祭祀祖先之礼,具有深厚的文化蕴含。以清明节为载体,通过祭祀的形式来教化人们什么是孝悌之道,告诉人们永远心怀感恩。与此同时,清明节更彰显着重要的人文价值,它不但体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而且清明节也体现个人、家庭与社会的和谐。
当代的人们在传承清明节承载丰富文化的时候,不仅要了解和挖掘清明节背后厚重的文化,而且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吸收符合时代发展且积极健康的文化因子,让清明文化在新的时代依然活力十足。事实证明:清明节在历史长河之中之所以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在传承清明文化的过程中,都是在不断地融入一些新文化、新习俗。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李锋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