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的那些人和“带露珠”的那些事儿

“接地气”的那些人和“带露珠”的那些事儿

 

    在辽源这片沃土上,生存着一辈又一辈可敬、可爱的东辽河儿女。他们用勤劳创造了幸福生活,用智慧建设了美丽家园,用信念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老爱亲、助人为乐、敬业奉献、创新创业等高尚行为,构筑了辽源人特有的品性,这些美德早已根植于每个辽源人的血液里,他们用默默无闻的实际行动将人间大爱抒写得淋漓尽致。今天,给广大读者讲述几个近段时间我市基层社区里涌现出的又一批有代表性的“接地气”的人和“带露珠”的事儿……

 

    身残志坚女标兵用爱温暖身边人
    ——东丰县东丰镇西城社区居民 原 红

    家住东丰县东丰镇西城社区的原红因患恶性神经肿瘤,左大腿被截肢。多年来,她坚韧不拔、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2007年被辽源市评为残疾人自强创业十大标兵之一。
    “截肢手术后,从一个普通人变成残疾人,精神上的打击,病痛的折磨,让我一度迷茫甚至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但是一想到年迈的母亲、上学的女儿,我没有理由逃避,必须坚强起来,坚信一定能过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2000年4月,原红开始了最初的创业,一时没什么好项目,就试着在大街上摆摊卖袜子。夏天烈日暴晒,冬天寒冷受冻,回到家里假肢里的排气孔都结了很厚的一层冰,好在收入能维持家用。后来她改变了经营方式,在商场租了两节柜台,一边卖袜子,一边经营手工编织,此时的她,创业初具规模。
    做生意涉及选货、进货、摆放、卖货等一系列环节,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很容易做到,但是对于原红来说是很困难的。每月至少要进两次货,到达进货地点后就是与时间赛跑,根本没有时间考虑腿的问题,往往回到家后,卸下假肢才发现腿已经磨得流血了。尽管如此,原红不放弃,仍面带笑容的迎接顾客,在服务上把顾客视为亲人和上帝,真正做到百问不厌,百拿不烦。
    熟悉原红的人都知道,她是个身残志坚热心肠的人。在自己事业初步稳定后,她便把手工编织技术无偿传授给所有爱好编织的顾客,特别是残疾朋友。有几位聋哑朋友学会后,把钩出来的成品拿到集市上去卖,自食其力。原红还亲手教市聋哑学校的学生技术,提供进货渠道,传授经营方法,得到了广泛认可,在她的小店里每天顾客迎门笑声不断。
    原红在省第三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结形花边编制项目上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另外,经她精心设计、耐心指导的几个朋友,在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分别获得了前三名的好成绩。
    原红说:“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努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摆脱困境减轻社会负担,让更多的困境人活得有价值。”


    用行动诠释雷锋精神的好邻居
    ——西安区福盛社区居民 张桂云

    60岁的张桂云是西安区福盛社区兴合小区的一位平凡而普通的居民。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平凡而普通的居民却做着不平凡、不普通的事情——发动邻里,帮助困难邻居,让一位生命垂危、濒临死亡的女孩逃出了病魔的手掌心。
    助人为乐乃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在张桂云眼里,她却觉得自己这样做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做了好事也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告诉他人,但就是她的这些平常善举,让周围的群众自发的跟着她,捐款帮助了一个邻居家的重病女孩儿。该女孩儿2014年查出脑积水、脑囊虫病。现在已经卧床不起、没有说话和思维的能力,四肢僵直,生活起居只能依靠父母。父母为了给女孩儿看病已经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下了近30万元的外债。为了照顾女孩儿,其父母辞掉了工作,每三个月就要上北京的大医院为其“打虫”一次。高额的医疗费用,让这个家庭不堪承受。但正是有了张桂云以及她带动的其他邻居们的捐助,现在女孩儿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和好转,现在已经可以说些简单的话语,慢慢走路了。
    张桂云说:“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别人给予的帮助。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将不再会看到别人得不到帮助时焦急的脸庞,雷锋就是乐于助人的楷模。群众对社区党委满意,社区的领导关爱群众,让群众能够跟着社区的步伐一起走,党民一条心,让我们的社区更和谐。”
     学习雷锋,切忌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夸夸其谈,不做实事,而要从自己做起,从生活的点滴做起。随时随地去关心身边的人,随时随刻去关心自己的家人。即使一次真诚问候,一次打扫卫生,一次雪中送炭,一次指点迷津,也都是实实在在的学习雷锋精神!只要我们怀着一颗博爱的心,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坚持不懈做一辈子,这才是真正的雷锋精神!真正地学习雷锋!向张桂云同志学习!


    “完美”儿媳 “漂亮”妻
    ——东丰县东丰镇府南社区居民 党玉凤

    孝道为先,诚信待人、勤俭持家……这些传统美德,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内涵的体现,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东丰县东丰镇府南社区,一提起党玉凤,无人不跷起大拇指,夸赞她是孝敬婆婆的“完美”儿媳,相夫教子的“漂亮”妻子。
    党玉凤今年52岁,照顾她患有脑血栓的婆婆已经有九年之久。她的丈夫因车祸留下后遗症,只能干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每个月靠低保维持生活。2014年10月份,党玉凤查出乳腺癌晚期,经过手术后,现在正在治疗阶段。贫病交加的党玉凤仍然尽心尽力地照顾久病缠身的婆婆。
    九年前,党玉凤的婆婆得了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她便主动放弃工作,把婆婆接回家当成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尽孝。为了能方便照顾婆婆,党玉凤每天晚上都和衣而睡,婆婆一有声音,她总能第一时间起来照顾。给婆婆擦洗、翻身、喂饭、端屎端尿是每天必做的事情。75岁的婆婆说话不清、爱耍孩子气,有时党玉凤把饭菜已经做好了,婆婆却闹着不吃,要吃饺子,她二话不说,就和面包饺子。婆婆心情不好时还会骂她两句,党玉凤总是一笑而过,还是像以前一样悉心照顾。
    党玉凤家住在破旧的老式土楼里,经县里的统一改造,土楼被集中供热,但是她为了让婆婆春秋两季住的暖和些,没有扒掉火炕,天气一凉,党玉凤早早就把火炕烧热,免得老人着凉。每每有人称赞她时,她还总是说自己做得微不足道,都是作为儿媳应该做的事。
    传承孝道,一直在路上,党玉凤总说:“帮助别人,照顾老人,别人快乐,自己也获得快乐。”


    青春之光 美丽绽放
    ——东辽县白泉镇新城社区委员 姜明岩

    28岁的姜明岩是东辽县白泉镇新城社区委员。虽然年纪不大,但却是一个工作尽职尽责,奉公守纪,对人、对事都充满爱心和温暖的年轻共产党员。
    辖区居民姚春荣老人是个特困低保户,生活一度陷入窘迫状态。姜明岩通过同在社区工作的母亲了解到姚春荣的现状后,善良的姜明岩便开始关注这个姚爷爷的生活情况。不仅多次与妈妈一起看望这个被她称呼为爷爷的姚春荣。陪他拉家常、帮他做家务,给他购买生活必需品。对老人的所急、所需都一直放在心上。当她得知姚爷爷有严重的糖尿病,却因为没有储藏胰岛素的冰箱而耽误治疗时,她毫不犹豫地自掏腰包为老人买了一台全新的品牌电冰箱。送冰箱那天,姜明岩不仅耐心仔细地教姚春荣冰箱的使用方法,告诉他注意事项,之后还询问了他的身体情况,在为之做家务的同时还给他讲笑话,逗得老人露出了少有的笑容……
    当身边人问她为什么舍得给一个“毫不相干”的老人买这么贵重的“礼物”时,姜明岩略带羞涩却又肯定地回答:“我是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力所能及的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老人是我的心愿也是我的幸福。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买个冰箱是小事,解决姚爷爷的燃眉之急,能缓解他的病痛或者能有助于他回复健康才是大事。我相信大家看见姚爷爷健康快乐都会很开心的。”
    姜明岩短短的几句话温婉而坦然。她的所作展示了东辽人的大爱之美,她的所为代表了共产党员那固有的博爱精神,更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之光。


    社区居民的贴心人
    ——西安区福盛社区居委会主任 倪玉玲

    2002年,倪玉玲当选了西安区福盛社区居委会主任,她在任职期间和居民关系融洽,是居民的贴心人。
    居民刘世凤是精神病患者,丈夫于2004年死亡,倪玉玲发动党员及群众帮助刘世凤处理丧事;居民姚文志和妻子三天内先后去世,因为二人没有子女,所以她就跑到殡葬管理所,为姚文志夫妻俩办理火化手续。社区十二委在北环外,离市区很远,属于自办保洁,垃圾无处运,原有两个公厕也不能使用。为此,她多次主动联系公共事业局相关负责人,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公共事业局派出一台铲车,四辆汽车,用了两天时间把多年堆积如山的垃圾清走,然后又建了两个公厕,两个垃圾池。她走到哪里就把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到哪里。凡和她共过事的领导、同事一提起她就会伸出大拇指佩服地说:“勤奋敬业,踏实能干,工作上巾帼从不让须眉”。
    倪玉玲是一个勤劳俭朴、热情善良、孝敬老人的好媳妇。从1996年起至今,她20年如一日操持家务照顾公婆和父母。人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是啊,“好媳妇”说起来轻松,做好那是相当的难。由于公婆是山西人,两地的生活差别大,但她总是想方设法,为老人准备可口饭菜,尽心尽力耐心服侍。近年来,她用同等的贴心和关爱先后送走了自己的母亲、父亲、公公。
    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迹、平凡的感情,却在默默付出的点点滴滴中造就了许多的不平凡,这些点点滴滴的感动,汇聚成一个个文明、和谐、温馨的音符,奏响了西安文明、和谐、美丽的新篇章。


    实至名归的“小巷总理”
    ——龙山区西宁街道谊阳社区党支部原书记 温 艳

    现年58岁的温艳是西宁街道谊阳社区党支部原书记,同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温艳自2002年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以来,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本职岗位上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先后获得龙山区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小巷总理”、吉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温艳工作扎实、无私奉献,把工作当做事业来做。在2013年的抗洪抢险工作中,她与社区领导及同事一起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由于过度劳累休克在工作岗位上,经过两个多小时抢救,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却是:“水下去没有,我得回去,不能在这躺着”。仅打了大半宿的吊瓶,第二天又返回抗洪抢险的一线,用尽全力把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
    温艳经常深入到网格了解居民家中情况,积极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用自己的爱心温暖他人。2016年3月9日,第八网格10委9组有39户居民由于地下水网老化,居民无水吃,她知道情况后,主动与水务集团联系,第三天水务集团就给送去了水。
    居民赵永斌是辖区的困难户。平日里温艳是顺手能帮多少帮多少,而逢年过节她都会到赵永斌家“走访慰问”,钱和物样样不少。十几年来,温艳自掏腰包近2万元帮助了很多像赵永斌一样的困难居民。
    为进一步加快社区建设步伐,深入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西宁社区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温艳担任队长,从此她的工作更忙了。她带领志愿者服务队深入社区老年群体,帮孤助残、使孤寡老人、残疾人及“三无”人员感受到了人间真情和社会的温暖。从家庭纠纷到邻里矛盾,从路灯不亮到路面卫生,不论老人、孩子还是困难群众,她总是带领志愿者队伍不断地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温艳工作始终积极主动,不计得失,用自己的爱心让群众感受到了党的温暖。


    花甲老人散发光和热
    ——龙山区盛世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姜桂芝

    64岁的姜桂芝是盛世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也是有着46年党龄的中共党员。
    姜桂芝18岁入党,这么多年来,她一直保持共产党员的党性和本色,助人为乐、默默奉献。如今,已经64岁的姜桂芝仍在社区服务岗位上燃烧着自己的余热。有人需要她帮忙,二话不说,放下手头工作便奔波而去;知道有人生活困难,省吃俭用也要帮助别人度过生活难关。
    虽然年过花甲,但是姜桂芝工作起来却充满了活力和激情。思想不落伍,热爱学习,喜爱读书,热心于青少年关爱帮扶工作。她号召社区居民为家庭困难的大学生捐款;带领老年人参加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经常组织社区居民举办文艺汇演,到敬老院慰问演出……
    从接手社区工作的那天起,姜桂芝就把社区当成了自己家。无论春夏秋冬,不管严寒酷暑,她都坚持第一个来到社区活动室,为小区老年人新一天的娱乐活动做准备。每晚下班前,姜桂芝又要独自一人将活动室彻底打扫干净,这虽然不是她的工作,但她一直坚持着。她的行为也感染着社区的每一个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增强了,大家也都自觉保持活动室的卫生清洁,爱护小区公共设施。
    除此之外,姜桂芝还带领社区志愿者宣传见义勇为精神。每逢节假日,在小区的街路上义务巡逻。几年来,一次次矛盾化解,一件件惠民实事,姜桂芝为保社区平安默默付出。2014年,姜桂芝被市公安局授予“百名好平安志愿者”荣誉称号。
    此外,姜桂芝还是辽源市龙山区盛世社区居民议事会的会长,居民们遇到一些困难和需要上级单位协调的事情,都会找她。她也每次都尽心尽力、起早贪黑的沟通协调,直到把事情办好。
    姜桂芝说:“我所做的点点滴滴,不求任何回报,因为我是一名党员。虽然我已年过花甲,但也能发挥余热,延续生命的本真。”


    本版稿件由 本报记者 咸凯慧 王超 采写 刘永来 王帝 吴海波 盛妍妍 提供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