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起袖子加油干 俯下身子抓落实

撸起袖子加油干 俯下身子抓落实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
    “千条万条,不落实就是打白条;千难万难,只要落实就不难”。
    踏着春天的脚步,满怀坚定的信心。
    2017年,东辽全县上下将在县委、县政府带领下,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亲历亲为的工作作风、敢作敢当的工作魄力、真心为民的价值取向、碰硬较真的严格考核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鼓足干劲,全面掀起新一轮开拓创新、干事创业的热潮。
    东辽县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围绕“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深入实施“一保二促三创四抓”“1234”战略,坚决打赢五场硬仗,加快建设“六个东辽”,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保增长

    着力破解县域总量少、盘子小的困局,保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连续性,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3.4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4.1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8.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4亿元;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


    促改革、促调整

    在促改革上,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资源配置、城乡统筹、财税金融、第三产业、扶贫开发、政府职能转变等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推动实体经济做大做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在促调整上,坚持“加减乘除”一起做,深入实施“三去一降一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和新兴产业提档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


    弘扬“三创”精神

    弘扬创业精神,鼓励、引导和支持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形成家业殷实、企业兴旺、事业发达的生动局面。
    弘扬创新精神,鼓励、引导和支持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形成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思路落实新任务、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领域的生动局面。
    弘扬创优精神,鼓励、引导和支持岗位创优、行业创优、区域创优,形成每个劳动者创先争优、每个单位励精图治、每个部门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坚决打赢五场硬仗

    着眼于规模和质量,坚决打赢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硬仗。按照省委“抓项目、抓环境、抓落实”的工作要求,坚持“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工作状态,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做大做强做实工业经济。着力抓好项目建设。切实强化项目推进机制,今年实施的29个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驻厂办、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真包实干、强力推进落实,确保落地项目开工建设手续到位、资金到位、进度到位。着力培育主导产业。深化实施产业培育工程,努力实现产业集群实力壮大、品质提升、结构优化。切实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牢牢抓住农产品深加工、汽车装备、模具加工、装备制造和建筑建材五大产业,重点支持金翼蛋品、汽车改装、元隆达、方大锻造、金刚水泥等支柱企业全产业链集群发展。坚持向医药健康、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经济增量,重点推动九王药业、同城医药、天焱生物质、诺德高科等企业尽快投产达效。重点抓好吉东种业、元隆达、汽车改装、厚德食品和吉诺树脂的上市培育工作。着力推进开发区建设。坚持“一区多园”的发展方向,围绕汽车零部件、模具加工、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依托商贸物流、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构建“3+N”产业布局。牢固树立“亩产效益”理念,健全完善入园企业退出淘汰机制,加速腾笼换鸟,提高园区单位面积承载效益。着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加大政策、资金、领导力量投入,全力为本土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积极为招商引资落地项目提供保姆式全程跟踪服务。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完成农联社改制,充分发挥城投、保成、久力等融资平台与汇通担保公司作用,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一张网”建设,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软环境建设,做到“服务不干扰,代办不代替”,努力营造“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
    着眼于特色与效益,坚决打赢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硬仗。按照“产品结构调优、生产方式调绿、产业体系调新”的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三稳三增十进”的要求,争取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在结构调整上下功夫。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主线,从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入手,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逐步实现粮经统筹、种养加相结合,不断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村增效、农民增收。在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上下功夫。按照“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品牌产品”的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标准农业、品牌农业。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销售服务企业,扶持一批农村合作组织,培育一批返乡创业致富带头人,建设好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加快三产融合发展步伐。在稳妥有序推进规模经营上下功夫。坚持集中和分散双管齐下,支持和引导企业、合作组织及个人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土地流转,加快耕地向有实力的新型经营主体集中,推动农业劳动力向城镇及工商业转移,努力培育有特色、有活力、带动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提高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水平。突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着力推进中德东辽河源头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金州生态产业开发区、抓好安恕循环经济产业区、云顶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区和泉太肉鸡全产业链生产加工区等园区建设。在发展特色品牌农业上下功夫。重点抓好金翼蛋品、东辽黑猪、凌云韭菜、花市咸菜、鴜鹭湖有机稻米等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发展。继续抓好狐貉貂等特色毛皮动物养殖,大力扶持八里岗香瓜、黑果花楸、大雁、肉鸽等优质产品扩大生产规模。加快推进柞蚕原产地标识认证工作,研制开发全营养系产品,做精做大做强“蚕”产业,打造富有地域特色、高附加值、有市场竞争力的地理标志品牌。
    着眼于功能与品位,坚决打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硬仗。始终坚持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优化城乡发展布局,完善城乡建设体系,突出城乡风貌特色,加快产城融合,提升综合承载力。提升县城精细化管理水平。开展县城建设管理年活动,突出规划引领和刚性控制,适度有序扩张,做大县城规模,做优县城品质,启动省级生态城、国家级卫生城和园林城创建工作。提高县城绿化率、美化率,优化县城功能、做靓县城形象、提升县城品位,将县城打造成为舒适宜居的幸福家园。推动特色城镇化发展。首批国家级特色小镇辽河源镇突出特色小镇建设一条主线,结合智慧城镇,完成土地调规、抓好土地流转,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推进一二三产协调发展,打造特色产业链和旅游产业链相辅相成的区域产业生态圈。金州乡特色城镇化继续围绕生态农业、养生养老、旅游度假等产业做足文章,为城镇化发展做好支撑。做好农民新居回迁安置工作,健全完善各项基础设施,让回迁的百姓住得安心舒心。围绕全县主导产业,以经济开发区为重点主动承接辽源发展要素,构建辽白经济走廊服务业集聚区,实现错位发展。充分发挥渭津、云顶、建安等节点镇的资源优势,深入推进特色城镇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的新型城镇体系,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辽河源物流园区、金州物流功能区、建安地产品、安恕迅驰冷链物流建设,构建立体式物流体系,将东辽打造成为重要物流节点。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加大东辽特色产品线上推介和销售力度。完成国家级登山步道建设,加强鴜鹭湖生态旅游度假区、聚龙潭水利风景区和辽河源现代生态农业主题公园开发建设。整合文化资源,积极推进东辽剪纸、弓箭、葫芦画、秸秆画、鱼骨画等产业基地建设,发展产业联盟,搭建宣传推介东辽文化的载体和平台。
    着眼于发展与需要,坚决打赢推进生态文明发展的硬仗。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统一,推动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加快发展生态产业。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积极推广科技含量高、节能高效的生产方式,加快引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绿色发展。积极扶持现代农业采摘园和园艺花海建设发展,着力打造关东农耕、山水湿地、生态度假等绿色业态,把生态资源变成生态资本。大力治理生态环境。坚持零容忍、出重拳,突出抓好大气、水、土壤等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工作。开展秸秆焚烧、工业“三废”、燃煤锅炉、建筑施工污染综合治理,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加强杨木水库水源地保护工作和聚龙潭水库周边环境整治,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严厉打击毁林开荒、蚕食林地等违法行为,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力度。努力建设生态城乡。继续深入实施农村公路三年整修工程、农村环境整治三年工程和农村改厕三年工程;持续加大力度巩固林地清收还林、乡村道路绿化美化、村屯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成果;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绿色城镇、绿色乡村、绿色交通干线“三绿”工程,倡导群众开展庭院绿化,加强农村水网、路网、渠网、林网建设,构建绿色家园。持续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年内完成13个“美丽乡村”,500户美丽人家的建设任务。
    着眼于民心和民意,坚决打赢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硬仗。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坚守民生底线,在共建共享中提高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突出项目建设,夯实工作基础。2017年将完成的18项重点工程和25件惠民实事是向全县36万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是最大的民心工程,要向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抓好脱贫攻坚,提高群众满意度。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突出产业扶贫,切实落实“1+N”行业支持计划。抓好新增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形成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机制,确保脱贫攻坚全覆盖、无遗漏。强化保障能力,促进社会稳定。完善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保持打击各类违法犯罪高压态势,保障群众安居乐业。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及时妥善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切身利益问题,畅通正常信访渠道,保持社会大局安定有序。
   

    抓住四个重点

    抓投资,扩总量。坚持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继续实行外延型扩张和内涵型发展并重的经济增长模式,以投资拉动消费需求,以投资带动结构调整,以增量激活现有存量。
    抓产业,稳财源。坚定不移地把产业发展作为转型之本、强县之基、富民之源,坚持用新型工业化的理念和手段,优化产业布局,巩固产业基地,完善产业体系,拉长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升级,形成强有力的财源支撑和保障。
    抓招商,增后劲。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转型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举全县之力招大商、上大项目、引大企业,推进本地资源与外部市场、资本、人才的深度对接;优化发展环境,形成“引进一个、建好一个、带来一批”的效应。
    抓投入,惠民生。加大争取政策、资金等工作力度,提高居民收入,汇聚更多的公共资金投向就业、社保、教育、卫生计生、养老、住房等重点民生领域,让发展成果普惠全县人民。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超 采写 东辽县委宣传部 提供
    本版图片由东辽县委宣传部 提供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