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区围绕总目标打好人才培养组合拳
西安区围绕总目标打好人才培养组合拳
本报讯 近年来,西安区把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作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组织保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积极作为,打好人才培养组合拳,不断提升人才工作水平。
创新方式,提高党政人才能力。建立党政干部人才培训档案,详细了解记录干部培训经历和培训需求,依据培训档案和干部实际有针对性制订培训计划,建立重点干部重点培养,优秀干部优先培养,年轻干部经常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的培训体系。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选派后备干部到信访、拆迁、社区农村基层一线等艰苦岗位进行实践锻炼,提高实际工作能力。选派6名后备干部到经济部门锻炼学习,13名后备干部到信访、拆迁部门进行轮岗锻炼。每年投入30万元用于人才培训,建立3个人才干部培训基地,近3年来,举办各类党政干部人才培训专题班20期,培训2000余人次。
优化举措,壮大专业人才队伍。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网络学习、上派锻炼、进修函授、岗位练兵等有力举措,促进专业技术人才业务能力提升。采取以赛带练的方式评选出全科医护人员6名,市骨干教师15名。加强社工师人才队伍建设,区委每年投入6万元,积极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参加社工师培训,定期抽查出勤率和听取学习反馈,不断提高社会工作者服务群众的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截至目前,西安区社工师达到39名,占全市总数的51.3%。加强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联合市职业技术学院继续开展“点亮青春”免费技能培训活动,重点围绕汽车维修、面点制作等十几个科目进行培训,活动开展以来共有758名低保子女,104名下岗失业人员走上了就业岗位。
搭建平台,发挥农村实用人才作用。搭建人才选拔平台。全方位、多渠道选拔全区具有种植、养殖等技术的专业户、致富户和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档案,实行统一管理。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实施村“第一书记”帮扶工程,分批次选派23名机关干部和涉农干部到村进行资金、技术、信息服务,重点培养致富带头人;与培训机构合作,组织村书记和农村带头人到山东开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域外培训,增长见识,激发创业热情。搭建人才创业平台。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重点发展农村电商、棚膜经济和食用菌产业,加大农业科技项目和农业基地建设,为现有农村人才提供用武之地,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形式的生产格局,推动产业化经营。截至目前,全区已发展各种农村合作组织115家,带动农户365人,电商销售额达2000万元。 (李贺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