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组织收听收看2017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暨农资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发布会

我市组织收听收看2017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暨农资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发布会

 

    本报讯(记者 赵强)2月27日,我市组织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水利局等有关部门领导,市、区农业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农资打假监管工作人员在我市分会场收听收看农业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八部门召开的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暨农资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发布会视频会议。
    会议指出,2016年,全国各地各部门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严打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共出动执法人员251万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主体132万个,整顿市场43.2万个次,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6.2亿元。
    会议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和质量兴农绿色发展,对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提升农资打假能力水平。加强源头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加快完善农药生产、经营许可制度,严格执行市场退出机制,严打无证制售假劣农资的黑窝点。加大案件查处,提高执法震慑力。加大农资监督抽查结果和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研究制定案件移送的具体程序和标准。创新监管手段,提高监管能力水平。改善农业执法监管设施装备条件,建立健全农资打假执法监管信息系统,加快推进主要农资产品电子追溯体系建设。推进社会共治,完善打假长效机制。加强联席会议制度建设,完善案件会商、检打联动等长效机制,畅通假劣农资投诉举报渠道。
    会议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把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的重要抓手,建立农资生产经营者信用档案和黑名单制度,将无证生产经营、制假售假、检测不合格和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企业纳入黑名单,进行重点监管。要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对失信主体依法依规采取联合惩戒措施。
    会上,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分别对各自领域农资打假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9个部委联合签署的《关于对农资领域严重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并就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提出要求。
    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我省随即召开2017年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认真贯彻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并部署2017年各项工作,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农业部部署,及时传达会议精神,建立农资监管长效机制,加强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成员单位间的信息互通与协作,重点时期、重点阶段的农资打假工作绝不松懈,严厉查处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为全省春耕备耕生产顺利进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