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彰显魅力 春城尽放光彩
文化彰显魅力 春城尽放光彩
本报记者 付晓娇
考古、文物、发掘……这些似乎离我们很远的词语却真实地出现在了我们的身边。2016年,龙首山古城挖掘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龙首山古城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这是辽源建市以来最大的一次考古发掘。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从龙首山古城城墙及角楼的规模、构造、建制、出土器物,从出土器物的文化类型,从出土文物的数量上都有了新的发现和继续深入研究的考古价值。
近年来,我市文化领域在挖掘底蕴、打造特色、文艺产品和文化产业方面异军突起。近年来,我市相继成立了“鹿文化研究会”“东辽河文化研究会”“琵琶文化研究会”“农民画研究会”“工艺美术协会”等,目前,各项研究整理工作均已展开。
同时,我市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演出不断推陈出新,特色文化产业也已迈上快速发展轨道。辽源矿工墓陈列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被批准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侵华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展览馆被中宣部、国家发改委等14部委确定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15年,经过重新修缮,两处展馆均已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重新向世人开放,目前,两处展馆全部晋升级为3A级旅游景区;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也正在进行之中,31520件可移动文物数据录入工作已全部完成,366处不可移动文物已全部登记完成;田野文物保护工作得到重视,编辑出版了《历史记忆》《二战盟军辽源高级战俘营史画》两部专著。
不仅如此,2013年以来,我市围绕中国“农民画之乡”“梅花鹿之乡”“琵琶之乡”“剪纸之乡”“二人转之乡”等多张文化名片,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出显顺琵琶、农民画、一鸣草编、同创动漫等6个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同时,我市有多部二人转、戏剧、小品等作品在全省汇报演出中获奖。尤其是创作出版了戏剧文集《放歌辽源》,排演了大型音乐情景剧《寻梦东辽河》和现代礼仪舞蹈《满族献酒》等多部精品剧目;在2014年全省吉剧汇演中,我市创作的大型吉剧《情满东辽河》一举摘获全省优秀剧目奖及编剧、编曲、导演、表演4个单项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实现了我市舞台创作演出历史性突破;大型吉剧《皇家鹿苑》(原名《马记鹿茸传奇》)参加第二届辽吉黑蒙4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暨吉林省2016年吉剧优秀剧目汇演,获得专家和观众一致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琵琶艺术节”和“中国东丰农民画艺术节”,连续创造了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2015年,第二届“琵琶大赛”又取得圆满成功,几千名国内外选手聚集辽源,再次提升了我市对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近年来,全市精心组织各类精彩纷呈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使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我市连续几年举办大型音乐会、秧歌展演、送春联送书下乡、春节晚会等元旦、春节“两节”文化活动及“东辽河文化艺术节”“市民文化节”“农民文化节”“社区文艺汇演”“五一游园演出”“六一少儿晚会”“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惠农直通车”“全民阅读”等众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值得喝彩的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辽源籍选手宫金杰获得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冠军,是中国自行车项目在奥运史上的首枚金牌。宫金杰的拼搏精神将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热情,增强大众了解、喜爱、参与体育的意识,从而带动我市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和各项体育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文化生活质量要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更要提高。以全民健身运动为突破口,我市连续多年举办“全民上冰雪”“6·18健走日”活动、“8·8健身日”活动,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身等系列大赛的举办,在强化广大群众竞技体育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全民健身的认识,激发了群众的体育热情。2014年,我市以“节俭、安全、热烈”为理念,成功承办了吉林省第十七届运动会。
文化是彰显一个城市精髓的灵魂,更是助推城市软实力的根源;城市发展的如何,从文化领域方面会看得更加透彻。当前辽源文化事业的发展步伐在迅速加快,辽源的文化魅力也随之酣畅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