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区件件实事暖“夕阳”
西安区件件实事暖“夕阳”
盛妍妍 高磊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养老问题日益凸显。西安区持续把养老服务工作列入惠民实事工程,以全面落实“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为目标,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让老人感受到在西安区养老是一件幸福的事。
“在这里生活比在家里舒心”
今年68岁的刘玉珍老人已经在西安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生活两年多了。她高兴地跟我们介绍着在这生活的感受:“在这里生活感觉特别幸福,一日三餐都很有营养,房间干净整洁,衣服也有人帮着洗,平时还组织唱歌比赛之类的活动,在这里住就像在家里一样,甚至比在家里都舒心。”
西安区在解决养老问题上精心探索、不断实践,积极打造公共养老舒心、社区照料贴心、私立养老放心的立体式养老模式。在公共养老上,积极对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实施改扩建工程,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床位528张,图书室、棋牌室、音乐舞蹈室、台球室等一应俱全,满足了老人日常生活娱乐需求。在社区照料上,成立日间照料间,为老人提供保洁、代购、日常事务代办等服务,定时对社区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进行走访,了解老人日常生活和身体情况。目前,全区12个社区均建立起日间照料间,社区养老实现全覆盖。在私立养老上,西安区利用政策倾斜、管扶结合等举措,不断提升民办养老水平。同时,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
“每天都运动,身体比以前好多了”
在灯塔镇龙背村新建的文体广场上,扭秧歌成为这里老人茶余饭后的主要活动。今年57岁的村民刘恒芝说:“这个广场修得好啊!以前我们吃完饭只能在家里看看电视,现在我们这些老人每天晚上都来扭秧歌,也都有了自己的爱好了。”
西安区在打造老有所养的同时,也十分关注老有所乐。今年以来,西安区先后投入60余万元加强农村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共修建农村文化小广场两个,硬覆盖面积均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为社区和农村配备文化衫和秧歌服900余套,音箱23台,健身路径9套,极大地满足了社区及农村老人的锻炼需求。与此同时,12个社区和23个行政村均建立了图书室,开展各类文体培训15场,丰富了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身边就有医生,看病方便多了”
西安区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完善功能、方便群众”的原则,实行医疗惠民服务政策,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灯塔镇卫生院每年定期举行老年人免费体检,并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派出医生进行上门服务,极大方便了老人就医。
谈及电话预约体检,今年68岁的王艳明老人感触颇深。由于出行不便,以前看病检查身体成为老人的一个头疼事,既耽误时间又把自己折腾够呛。现在好了,打一个电话,仙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就来到老人身边,为老人进行常规的身体检查。“平时出门都不太方便,更别提到医院检查身体了。如今在自家就可以检查身体,真是太方便了。”王艳明老人高兴地说。
为方便农民就医,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西安区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形式,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开展村级卫生场所标准化建设工程,在每个村级卫生室均配备一名具有执业医师证的医生驻村,为农村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等服务。
延伸阅读:西安区已连续多年将养老服务工程列入惠民实事行动计划。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合法养老机构10家,床位1724张,收住老人754人。他们以智慧社区建设为契机,为75周岁以上贫困老人提供定制化居家养老服务,为60周岁以上贫困居家失能老人提供护理服务。在医疗方面,今年共为城乡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11805人,100%进行了系统化分类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