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社区共筑“大邻里”

走笔“幸福家园”创建活动之二
小社区共筑“大邻里”
本报记者 于蕾 夏景明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龙山区新兴社区的“邻里节”系列活动,已在不知不觉中连续举办了5届,无论是社区居民自编自导拍电影,还是传统节日“合家宴”,无论是帮扶困难家庭送爱心,还是举办欢乐无比的趣味赛,“邻里节”已逐渐成为新兴社区居民无法割舍的心灵寄托和精神家园。
    居民们走出家门,走进社区,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共同欢度属于自己的节日。
    邻里之间不再是一扇门、一堵墙、一幢楼,而是融洽邻里关系、和谐亲如一家。“邻里节”让陌生的邻居熟悉起来,疏远的人亲近起来,欢声笑语随之走进千家万户。
    “‘邻里节’已经成为我们社区的‘传统节日’,居民们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参与人数已由最初的60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5000余人。”社区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针对社区服务有盲点、邻里矛盾难处理、邻里纠纷难调解等问题,社区党委创新服务理念,以建立新型邻里关系为目标,把群众的切身需要、具体愿望与社区工作、长远发展结合起来,设计开展了“邻里节”系列活动。活动秉承“三贴近”理念,即活动主题贴近居民、活动内容贴近生活、活动形式贴近实际。活动主题主要源自居民的建议和意见,采取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广泛征求社区居民建议,在开展的117项主题活动中,有70%来自于社区居民的提议。活动内容主要反映居民的日常生活,宣传互助互帮典型,使居民学有标杆、做有榜样。活动形式主要采用符合社区实际,符合居民现实需要的载体,让居民乐于参与、主动参与、广泛参与。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辖区内的居民中,邻里之间相互认识的人多了,参与社区管理的愿望强了,邻里纠纷少了。
    “邻里节”系列活动紧紧围绕“大家庭、大邻里、大和谐”这个主题,将活动划分为“家文化”“传统文化”“体育文化”三个单元,以网格为单位为社区居民搭建起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社区党委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式,设计实施了“微电影节”活动,即通过拍摄微电影的形式,说身边事儿、录身边人,反映社情民意,化解日常矛盾,传播正能量。微电影全部由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自己设计、自己拍摄、自编自导,利用社区居民影院面向居民群众免费播放,并协调市级影院对全区干部免费播放,通过身边的人演绎身边的事儿,增强了信服力和感染力。几年来,共创作了《印象新兴》《醒》《假日》《圆梦》等20部微电影。每部微电影都通过不同的题材、不同的视角,从各个侧面展现了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的真实事例。充分利用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特色节日作为“邻里节”载体,为这些传统节日注入文明、和睦的内涵,不断拉近邻里的距离,促进邻里情感交流。比如,开展“迎中秋、创和谐”文艺演出、“踏征程、爱我中华”徒步走等活动。社区党委也借助这个时机,广泛开展结对帮扶困难家庭、关怀“空巢”老人、走访慰问老党员等活动,充分展现了当代孝老敬亲的社会传统美德。在激发邻里之间的亲情、友情、真情的同时,也拓宽了党群、干群沟通的渠道。充分利用辖区内广场及社区各类文化设施,持续深入开展“羽你相约快乐时光”羽毛球比赛、“快乐活动、激情运动、全面健康”趣味运动会、“活力新兴”拔河比赛、“赛出邻里和谐、展现居民风采”象棋比赛等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生活,融洽邻里关系,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社区党委积极发动和吸引辖区内单位和非公组织融入到活动之中,让他们也以“邻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来,使社区内的单位和居民互相支持,进一步提高社区党委的凝聚力、向心力。为扩大“邻里节”系列活动效应,社区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建立了以社区、网格、居民、驻区单位“四位一体”的全面参与体系。社区党委统筹谋划、整体推进系列活动的组织实施,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网格结合实际确定不同的主题,自行设计组织活动;广大居民群众对活动主题、活动形式出点子、提建议;驻区单位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共驻共建。社区党委坚持“投入少、效果好”的原则,采取“社区党委投入一点、社区居民自筹一点、驻区单位帮扶一点”的办法,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多方筹措活动资金,在物资保障和经费保障上下功夫。每年社区拿出20%的服务群众经费用于开展系列活动,驻区单位无偿提供场地、设备,社区居民结合实际自筹一部分活动用品和物资,形成了人人献计出力、大家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