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倾力打造幸福新农村
龙山:倾力打造幸福新农村
捧着自己培育的蘑菇,农民脸上洋溢丰收的喜悦
农村文化小广场上歌舞翩跹
精准扶贫项目蔬菜基地
为农村干部讲解新农合政策
美丽乡村路
美丽的乡村小学
送戏下乡
新农合标准不断提高为农民治病带来大福音
“感谢啊,这次是帮了大忙,让我看到了希望。”说起新农合,工农乡工农村3组村民杨宝山的眼睛红了,声音颤抖了。一段时间来,杨宝山生病住院花费了近40万元,但因为参保了推行的新农合,报销费用高达15.4万元。让这个遭遇难题的家庭减轻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更大程度上保障农民的生活,提升生活幸福感,龙山区近年来筹资标准和参合农民补偿标准逐年提升。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由2011年每人每年230元提高到2016年每人每年570元。补偿封顶线由2011年的6万元提高到2016年的20万元,重大疾病病种由2011年的20种提高到2016年的42种,重大疾病补偿标准由2011年的60%比例提高到2016年的65%比例,其中,继续推行儿童“两病”(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妇女“两癌”(乳腺癌和宫颈癌)在省、市定点医疗机构低比例起付段以上的部分按70%比例报销。进一步提高门诊慢性病诊治,门诊慢性病病种由2011年的20种提高到2016年常见病的30种和特殊疾病门诊的42种。近年来开展的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 2016年,针对全市所有持有贫困证明的人员,突破新农合和大病保险现有政策,实行政策倾斜,有效降低贫困人口患病实际费用支出。新农合政策具体体现在提高常见慢性病门诊报销、特殊疾病门诊报销、住院报销、重大疾病补偿5个百分点比例,提高新农合大病保险每段报销比例增加5个百分点,降低了新农合大病保险起付线由1万元降至6千元。2016年应筹集新农合基金3152万元,截至9月末,有42190人次受益,受益率达77.57%,共支付新农合补偿金1763万元,基金支出占年度筹资总额的55.94%。其中,门诊补偿312万元,普通门诊88万元,慢性病门诊210万元,一般诊疗费14万元;住院补偿1451万元,区内住院补偿302万元,区内住院补偿比66.37%,区外住院补偿1149万元,区外住院补偿比41%。预计10月至12月支出800万,全年年预计累计支出2563万元,资金使用率达到81%。
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农村教育均衡跨越发展
为满足乡镇农民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期盼,龙山区因地制宜,科学研究,确定乡镇学校作为改薄重点,并结合城镇化发展趋势,经过实地调查与审慎研究,明确了“南拓北展、东建西合、相对整合、推弱助优”的规划方案,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资金投入结构不断优化,坚持向农村学校、偏远薄弱学校倾斜,加快缩小校际差距。在建造龙福、诚信、三合等3所村小基础上,异地重建寿山中心校。两年间共实施10个规划项目,建筑施工面积达到6010平方米,新建及维修操场面积14600平方米,工程建设总投资1417.27万元;同时,结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针对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不足的问题,投入资金64.61万元,完成教学仪器设备采购336套,购置标准桌椅504套、补充图书6398册,安装多媒体一体机30台,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寿山中心校异地重建项目现已成为龙山区的改薄典范,使原来办学基础相对薄弱,条件相对简陋的农村小学一跃成为区域内设施条件一流的学校,彻底改变了学校面貌,让农村孩子真正享受到了高标准的优质教育。同时,为了解决农村学生上下学交通问题,区政府每年支付服务费150余万元,为农村小学配置了11台标准校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农民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近年来,龙山区大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努力构建公共文化关系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培训,组织群众踊跃参与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提高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让群众在文化活动中真正做主角,形成了具有龙山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
阵地建设落地生根:让村民有种“文艺范儿”。龙山区从战略高度研究部署全区文化改革和发展,着力解决制约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几年,龙山区结合文明城市创建,不断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狠抓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不断加强镇、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两个乡镇全部建成了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集图书借阅、报纸杂志阅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教育培训、排舞健身等活动服务项目于一体的标准文化站。全区25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和农村文化大院已实现全覆盖。对12个农村文化大院按7000元标准进行了提升,配备了秧歌服、音响设备和图书。基本上在全区城乡形成场所、阵地相对固定、规模可观的基层文化网络,直接辐射带动了基层文化建设与发展,并在巩固基层文化阵地,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小广场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的文化小广场达12个,长期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活动。闲暇时节,群众走进农家书屋阅读、走进电子阅览室上网,走进广场健身娱乐,农民文化乐园成为群众真正的精神文化家园。
艺术培训星火燎原:点燃群众的参与热情。经过几年的努力,龙山区以基层文化馆、乡镇文化站为主体,形成了一支业务熟练、比较稳定的基层文化队伍,为基层文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证。选出17个社区艺术骨干成立了龙山区文化馆艺术团、龙山区京剧艺术团,现有舞蹈队、模特队、健身舞队、民乐队、合唱队,成员170多人,全部登记入册统一管理。排练出许多喜闻乐见的精品节目,这些节目在省、市、区的各级各类演出中大放异彩,多次荣获“吉林省老年风采大赛”“吉林省金星奖”“吉林省精品展演”等奖项。龙山群众文化已经走出了龙山、走出了辽源,走向了全省,为辽源、为龙山增添了无尽的风采。截至目前,全区已有各类文化体育团队153个,参与人员8517人,其中,文艺演出团体27家,大秧歌56家,合唱团6家,民乐队8家,腰鼓队、健美操队、太极拳队等共83家,这些队伍长年活跃在各个广场、社区及乡村。
居住环境不断改善农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小溪清清,一路欢唱,流下山岗,奔向远方;麦浪滚滚,满园芬芳,丰收喜悦,美丽家乡……”随着“十三五”大幕的徐徐拉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头戏正在上演。一方面是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农村生活条件日益提高,另一方面是农村居住环境建设不断加强,农民生活环境得到持续改善。近年来,龙山区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让首善之区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更幸福!
专业保洁,旧貌换新颜。过去一提到农村,人们的定式思维就是“脏、乱、差”,土路两旁垃圾如山,牲畜徜徉臭味弥散。但是,现如今的龙山区,通过村屯保洁的市场化和专业化,使得村庄内环境大有改观。近几年,工农乡通过专业保洁公司对全乡6个村的环境卫生进行市场化保洁,对垃圾和积雪及时进行清运,对村民柴草垛进行集中规划堆放;寿山镇18个村的垃圾清运工作也由专业保洁队伍负责清理,热闹小街延线实现了日产日清,辽沙线、七一北环线和高丽墓至山湾线每周清理一次。“过去由我们村民保洁员自己负责清扫时,大家的环保观念不强,就是做表面文章,经常偷懒,有检查时才清扫清扫,这回由专业的人员清扫,我们村子也像城里一样干净了!”工农乡工作人员说。
移花栽木,蝶变新家园。青砖绿瓦,暮时炊烟袅袅;翠树欲滴,花香沁人心脾。这描绘的不是江南水乡,而正是龙山区的寿山镇与工农乡。2016年,龙山区集中打造2个美丽乡村试点及两个乡镇三条主干道路的整治和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完成530个美丽庭院和1500户干净人家的创建评选。在省级重点村永治村公路两侧栽金叶榆1466棵,村屯公路两侧栽花37000株,栽种丁香树4500株,种花11.3公里。新建树台、清理边沟11.3公里。新建农户大门围墙1300多米,大门60个。苇塘村新建围墙780米,大门48个。同时,高标准绿化村屯15个,绿化乡、村路23公里,义务植树完成6万株。“以前这道路两边没有花也没有树,夏天热了连个乘凉的地方都没有。现在我们村可以说是有了大变化,晚上在文化广场一边跳舞,一边闻着花香,这日子过得真舒服”。苇塘村3组村民王德凤说起村里的变化就赞不绝口。移花栽木,村庄环境有了大变化,村民生活的也更加幸福!
林地清收,绿意满山川。森林植被对于防止水土流失有重要意义,但是有部分农民出于个人利益,将林地违规侵占用于种植农作物,不仅使森林资源遭受破坏,甚至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2016年以来,龙山区继续推进林地清收工作。通过摸底排查,建档立卡,及时还林,目前已完成还林1171.5亩,并全部通过省林业厅验收。通过广泛宣传、政策支持等方式,保护林地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2015年,组织开展造林技术培训500余人次,采购还林苗木10余万株。通过积极开展林地清收工作,龙山区的森林资源不断增加,生态环境得到了良好保护。
“精准”扶贫不断深入带领农民共同走上致富路
龙山区始终把扶贫攻坚工作作为一项中心工作,全区上下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强化措施,各部门深入村屯内部,走进农户家里,调查摸底,结合各村实际情况与各贫困人口脱贫能力共同谋划脱贫方案,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依托产业找到好项目。发挥近郊优势,立足市民“餐桌需求”,推行“公司+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引导贫困农民参与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依托食用菌产业,由食用菌龙头企业正旭公司向贫困户出售菌棒并回收成品香菇,由区财政对购买菌棒的农民进行补贴。目前,我区农民已购入菌棒150万棒,预计每亩食用菌将为村民带来年3万元以上的收入。依托大雁养殖产业,由企业专门与贫困户开展合作,为其提供雁蛋、雏雁并收购成雁,目前,已经在大良、安国等村吸纳70余户贫困户开展养殖,预计每户年平均收入将达到3100元。在大良村,我们还重点实施了16栋温室大棚建设项目,目前,项目主体已经完工。大棚投入使用后,将以村民合作社的形式运作,除种植收入外,还将为村民提供70余个就业岗位。除此之外,王家村百亩“马铃薯+”项目、安国村千亩绿色有机水稻示范项目的产业致富成果和就业带动效应也都初步显现。
帮助理财找到好门路。大力推动“租金+薪金”模式,以入股分红、抵押租赁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转和闲置资产利用,并引导贫困农民到企业务工,同步增加贫困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目前,全区大部分村都有土地、林地或闲置资产外租,全区90%农村劳动力都长期或短期在企业务工,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农民的收益。比如,永治、永康等村有40余户农民将土地租给正旭公司建立了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并有近50名农民在生产示范基地务工。大良村计划投资50万元对大良村原村小学旧址500平方米的教学楼及200平方米的厂房进行重新维修,并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吸引项目入驻,出租场地收益将用来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村级组织服务群众能力。目前,正在申报资金,待资金到位后即可动工。
帮助就业找到好出路。充分调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投身脱贫攻坚的积极性。通过积极沟通协调,推动大良村与吉东种业、顾大山庄等企业签订了扶贫用工协议,让贫困村民就地就近务工就业。目前,吉东种业用工40余人,月平均工资在1500元左右;顾大山庄用工30余人,月平均工资在3000元左右,极大地提高了贫困村民的家庭收入。
本版稿件由吴海波 孙思萌 付瑶 陈健 提供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鹰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