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 那些筛不掉的城市记忆

  在一个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总会留下记忆,由城市历史的碎片、记忆的碎片、感觉的碎片组成的城市记忆述说着一座城市的成长故事。
  每一段记忆都展现了国家快马加鞭发展的步伐,人民群众生活的每一个变化都深深镌刻着党的优惠政策的印记。辽源作为一座新兴城市,她的发展变化都凝结着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心血。
  一个过往故事、一件陈旧物件、一种逐渐消失的习惯等等都浓缩着历史、沉淀着时光岁月,演绎着一个城市的发展与变迁。
  回望是人的一种本性。当我们回望那些定格了的过去的风景、那些凝固了的往昔的记忆、那些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物品的时候,抬头看看身处其中的城市,总是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叹:“变化太大了!”
  我们并不是单纯地怀旧。记忆,之所以筛不掉,是因为它饱含着我们对这座城市的眷恋;之所以筛不掉,是因为这些记忆提醒我们更懂得珍惜和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之所以筛不掉,是因为这些记忆更坚定了我们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信念……
  让我们打开回忆的闸门去触摸那些30年尘封的记忆,来一次穿越时空的精彩之旅。

 

  故事

  一双雨靴
  下这么大的雨怎么回家?打车!
  坐在出租车里,不禁回想起雨靴在自己人生中的“变迁”。
  幼小的时候,家里只有出门上班的父母才有双“黑不溜秋”的肥大雨靴,每逢下雨走在泥泞的小路上,粘得雨靴上一层的厚泥巴。因为这双雨靴曾经服务过家里的每个人,所以常常发生“漏水”现象。逢雨天晚上,爸爸就忙开了,因为要忙着补雨靴。至今我仍记得爸爸利索地剪下一块旧内车胎块,用火钳夹着放在炉火上烤。调皮的我们常常偷穿雨靴在雨里蹦跳着踩踏积水,水花四溅时自己的心比溅起的水花还欢快……
  上小学了,市里没有几条像样的好路。行路最困难的时候是春天冰雪融化时。清晨上班、上学行走还可以,中午时分整个道路泥泞不堪,人们只好趟“水泥”而行,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灌包的鞋垫放在炉子上烤。
  上中学了,母亲用加班费为我买了一双黑色的高筒雨靴,我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快乐——我把雨靴紧紧地抱在怀里,尽管它散发出浓浓的橡胶味,且制作粗糙,鞋的表面乌腾腾的,没有一点光亮,我还是把它当作宝贝一样捧在胸前,一遍又一遍地端详,从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中,我感受到无比幸福。
  也不知从何时起,突然间讨厌起雨靴来了,尤其是早上出门时的雨天迫使自己套上色彩还算漂亮的雨靴。可中午、下班时的天空放晴,令紧裹在雨靴中的双脚闷热难受。一条条修好的柏油路、水泥路,还有便利的的公交车、出租车……似乎都让雨靴没有了用武之地。妈妈为了给我的女儿买双雨靴,跑遍了市里的好几家鞋店。妈妈说:“这雨靴真难买,现在孩子都不穿这个了,就不买雨靴了,再多买一双米奇运动鞋吧!”
  现如今,鞋子跟着衣服配,无论晴雨,价格再怎么不菲也是一双为自己的脚服务的鞋子,即便平时优雅高贵,雨天也只能沦落为普通的雨鞋。哈!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如此不正好给自己添置新鞋找到了再好不过的理由了吗?
  一双“雨鞋”的变迁,恰恰折射出我们生活的变迁——城市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提高了!

 

  一个“红包”
  固然是好东西,但如今,面值一分、二分、五分、一角、两角、甚至五角的钱,恐怕连小孩子都不以为然了,丢在地上,也许都不会有人弯下腰去捡。可我对这些微额的钱币却情有独钟,因为它陪伴着我的成长、见证着我们家乡辽源的发展。
  一天,我在收拾自己房间时无意间翻出了一个“红包”。看着“红包”,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它是哪来的,里面是什么。打开之后才恍然大悟,是小时候自己悉心攒下的“存款”。20多年前,对于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来说是“存款”,可实际总钱数还不到10块钱。拿着红纸包里整整齐齐的一沓以分、角为“主角”的“存款”,似乎穿越到20多年前。当时的我拿这些分、角的钱绝对当回事儿,因为它可以让我蹦蹦跳跳地到家门口的小卖店里逛上一圈——1分钱可以买一个小鱼糖或橘子瓣糖;5分钱就可以买一块小淘气糖或是格尺糖;偶尔家人高兴时给个一角钱、两角钱的,我心里会乐开了花,因为那简直就是“大票”,能买更“高级”的食品呢。妈妈告诉我,给我的钱就是我的,可以自己支配,但是不能总去买糖吃,糖吃多了会牙疼。渐渐地,我逛小卖店的次数少了。我把分、角零用钱按新旧分开,新票都放在小盒子里“存”了起来。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我攒零用钱的习惯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渐渐消逝了。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逐年上升,人民币在世界经济贸易中也已经举足轻重。人民币升值了,面额越来越大;市民们的购买力增强了;大人们的工资越涨越高;孩子们的零用钱数目自然也大了,吃的、玩儿的也就五花八门了。现在一个孩子每天的零用钱都要几元钱甚至几十元钱。随便哪条街上都会有大大小小的超市供人们选择物品。如今,五角以下的纸币几年前也已经不流通了。我的那些微额“存款”也算是有“收藏”价值了吧!


  一辆“二八车”
  时代的变迁,磨灭不了人们的记忆。30多年前,爸爸还是个愣头小伙儿,也跟现在的我们一样,有着自己的梦想。他特别喜欢车,那时候,他的梦想就是买辆自行车。当时自行车与缝纫机、手表并称为“三大件”,无异于现在的私家车。爸爸努力地工作,卖鸡蛋、卖酱油,四处为别人打工,只为早一天买辆自行车。
  当时,爸爸要干一天的体力活。中午的一个面包不能全吃掉,得留一半解决晚餐。就这样,爸爸把攒下的钱买了当时很“拉风”的大金鹿牌28自行车。爸爸回忆说,那时候有一辆自行车,比现在开宝马还“抢眼”,想想自己能够骑上自行车在路上飞驰,感觉就很帅。后来爸妈结婚了,爸爸又用这辆自行车载着妈妈去远在安石镇的奶奶家,骑车得2个多小时,那时的路都是土路,一趟下来,必然是灰头土脸,但是甜蜜却留在了两人心里。现在妈妈还常常回忆当年的情景,当时虽然很累,但是有说有笑,时间也就过得很快了。
  1988年,爸妈开始琢磨着做点小买卖。他们把仅有的积蓄买了一辆二手长江750“跨斗子”,用于拉送货物,那种车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的战争片中看到过,如今几乎没有了。爸爸告诉我说,那种车在夏天还好,但到了冬天,天太冷,车子就很难发动,经常得用火烤一烤,把车的机体烤热了才能发动起来。而且“跨斗子”没有棚子,如果遇到风、雨、雪天,就不能送货,很不方便,但是总比自行车要省时间。
  1994年,我小学四年级时,爸爸开了一家贸易商行,经常要出差,为了方便买了一辆标致505小轿车。当时拥有私家车的人还是极少的。爸爸用那辆车送我上学,惹来很多同学的羡慕。
  随着辽源发展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爸爸的车也换过多次,东风标致、桑塔纳2000、尼桑蓝鸟、北京现代,到如今的凯美瑞。爸爸说:“30年前,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能开上这么好的车。”
  30年的时间,回首这些年交通工具的变迁,让我们回味的是昔日的清贫与苦涩,也让我们感受到便捷、快速、高品质的现代化生活。交通工具更换的背后,书写着的是辽源这30年的变化,也是我们家幸福指数的变化。

 

  一天菜假
  记得在我还上小学的时候,每年秋季(十月十五)都会放一天菜假。因为老师家要收秋菜,所以放一天假。对于我们这些整日守在课桌前的学生来说,都是极为盼望、极为难得的。
  每年到秋菜下来,就会有当地的农民用马车拉着成车的白菜、大葱来到菜市场。一到秋天,家家户户都开始备秋菜,白菜、萝卜、土豆、地瓜能储存的都要多存些,不然到了冬天就没蔬菜吃了。每次上下学都可以看到一群人围着拉菜的马车挑挑捡捡。随处可以看到居民家院里的大白菜一层层摞得像一面墙。
  备好秋菜,接下来家家户户就开始用大瓦缸渍酸菜:把白菜一层层地码进去,放上水和盐再压个大石头,腌制完成后把瓦缸密封好,得一个月后才能吃。而且这一大缸酸菜一家人要吃上一整个冬天。尽管也是白菜“变”的,但当时酸菜可比白菜的身价高,是全家人都喜欢吃的“美味”。偶尔能吃一次酸菜炖肉,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了。
  后来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买东西也不要票了,一年四季没有买不到的东西,即便是冬季也能吃到各种新鲜果蔬。想吃饭店做的酸菜,有专营杀猪菜的饭店;想自己做酸菜,超市、市场到处有卖独立包装的品牌酸菜,酸菜自然也就不那么的“娇贵”了。
  再问问现在的孩子们,怕是连当年我们熟知的“菜假”这词都没听过吧。

 

  一只大水箱
  记得小时候家里是用缸装水。后来住楼房了,大缸也没地方放,于是改用塑料水桶,用起来真是即不方便又占地方。记得有两年全市用水紧张,其中一年过春节时,爸爸跟邻居借来了扁担,趁大伯一家来过年的机会,叫年轻的堂哥帮着把水挑上楼。当时我还在上学,爷爷奶奶和我们一家3口生活在一起,可我家是6楼,奶奶身体不好,每次上楼都要在中间歇上一会儿。家里水少,回家时她都会想办法在一楼的水房里打些水上来。有时候没有装水的容器,她就拿个干净的透明塑料布,裹成口袋的形状兜些水回家。虽然家里人总是看不得奶奶如此劳累,有时间都会到一楼来回地把家里的水桶装满,但勤俭的奶奶仍然每天都会从楼下运些水回来。当时我家的条件并不好,可看着奶奶如此辛苦,父亲决定找人给家里安了个水箱。
  从那以后,一天两次来水的时间,妈妈不用再守着水管大锅小盆地接水了,哪怕是偶尔少来两次水也不用到邻居家打水了。恐怕唯一让人头痛的就是刷水箱了,时间一长水箱底就会积上一层水垢。一到这种时候,就只能拿着刷子踩着凳子将手伸进水箱里,费力地又擦又蹭,真是相当麻烦。可就是这种麻烦的清理水箱方法,我们家一直持续了好多年。我们家在享受着水箱自动蓄水的好处同时,也过着担心喝到水箱里的水垢和费力清洗水箱的生活。
  令人难忘的是2011年末,我家这栋楼实现了24小时供水,这回再也不用为水箱里的水是否有污垢而纠结了,我家也终于摆脱了“盘踞”在卫生间多年的水箱。

 

  一场婚礼

  前不久,去参加老公同学的婚礼。早上5点多,我和老公就起来准备,因为我们的车要给婚车领路,所以必须早些到。6点左右,我们就到了他同学家,开始帮着忙活。7点钟,开着敞篷车的男主角缓缓而来,一身帅气的西装,手捧鲜花,走在阳光下,真有点童话里王子的感觉。在一阵喜庆的爆竹声中,新郎把新娘迎娶到家。宴会开始,大屏幕上重复播放着来自各地同学的新婚祝福,有来自澳洲的,来自北京的、重庆的等等,远在千里之外的同学,都通过视频送上了祝福。
  婚礼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一个环节都会配上浪漫的音乐和强烈的灯光,让在场的宾客沉浸在极具现代气息的温馨而又热闹婚礼氛围之中。在感受新人幸福的同时,让我想到30年来婚礼的变化。
  30年前的婚礼,形式简单、内容单调。妈妈就是那时结婚的,他们俩结婚是爸爸用自行车载着走的。妈妈说:“由于那时自行车少,所以能用自行车作为接送新娘的队伍,是相当风光的事情。那时也没有什么隆重的婚宴仪式,只是亲朋好友在一起吃上一顿饭就算两个人结婚了。远在外地的亲戚更是赶不回来,那时候是靠书信来往的。”
  再看如今,婚礼的形式是多元化的。根据新人要求,可以有浪漫温馨的、高贵典雅的、个性张扬的……婚礼上的“节目”更是层出不穷:点燃蜡烛、倒香槟酒、互换结婚礼物、新人亲吻对方……无一不说明时代的变迁。30年前,就连结婚的新人也不敢在外人面前亲吻对方。如今,新人们坦然地在亲朋好友面前展示他们的爱意,更说明了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的进步。
  一场婚礼,也是社会转变的一个缩影。下一个30年,我们还会有什么转变?


  一块西瓜
  一次闲谈,一位姓刘的朋友讲了一个关于一块西瓜的真实故事。
  30多年前的一个冬天,那年这位朋友只有5岁,屋外的温度是零下30多度,凛冽的北风裹挟着雪花肆无忌惮地飞舞。这个冬天,他的爷爷病倒了,已经躺在床上有1个多月了,而且病情愈来愈严重。在一天的午后,他的爷爷病得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全家人都紧张地静静地守在爷爷的身边。突然间,奄奄一息的爷爷好像要张口说话。看到爷爷蠕动的嘴唇,一旁细心的奶奶走近爷爷,低头询问爷爷有什么话要说。朋友的爷爷告诉自己的老伴:自己真想吃一块西瓜。朋友的奶奶听完爷爷的愿望,望望窗外的大雪,无可奈何地流下了眼泪。最后,朋友的爷爷没能如愿以偿吃上最后一块西瓜,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那年他的爷爷刚50岁。
  转眼30多年过去了,我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成了现实。温室大棚和冷藏技术的运用、推广可以让东北人在天寒地冻的冬天吃上新鲜的蔬菜、水果。在今年的年夜饭后,朋友的家人在大鱼大肉饱餐后从冰箱里拿出一个滚圆的西瓜切开吃。吃着西瓜,80多岁的奶奶无限感慨地说:“大冬天吃西瓜,以前真是比吃人参果还难。你爷爷要是能活到现在应该没啥遗憾了,这年月变化真快。”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郭珍珠 咸凯慧 刘红娇 王 超 见习记者 李 锋 采写
  本版策划 郭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