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项工程带来十大转变
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进入崭新发展阶段
本报记者 李志民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市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和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突出发展精细种植业、精品养殖业、精深加工业、园艺特产业和乡村旅游业等“五大产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了10大转变,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实施粮食跃升工程,突出优质高产,种植业向精细农业转变。全市紧紧围绕国家增产千亿斤粮食和吉林省增产百亿斤粮食计划的实施,重点稳控和增补粮田播种面积、增加高产作物比重、提高单产潜力、扩大高产创建规模、加强重大农业增产技术集成应用、推广节水灌溉、强化防灾减灾等重要措施,全面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和良种补贴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扎实开展粮食跃升工程、农业科技效益年等活动,助推了粮食产量连年跃升新台阶。2013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63.8万亩,比2012年增加7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46.67亿斤,比去年增长了8.5%。农民人均纯收入10529.3元,同比增长15.1%。
实施牧业扩能升级工程,突出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养殖业向精品畜牧业转变。我市按照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健康清洁养殖的发展方向,突出牛、猪、鸡、羊等优势产业,坚持走基地园区化、园区标准化的路子,加快了规模养殖小区(场)和牧业示范园区建设。2013年,全市已备案标准化牧业小区508个。其中,农业部授牌的标准化示范养殖场5家、省畜牧局授牌的标准化养殖场9家。规模饲养户达到2.89万户,规模化饲养比重达到80%。预计到年末,全市生猪、肉牛、肉羊、家禽和梅花鹿等主要畜禽分别发展到89万头、50.3万头、9.8万只、3150万只和17.5万只,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9.7%、2.7%、2.1%、6.1%、19%。
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工程,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工业向精深加工转变。我市把扶强做大龙头企业项目建设作为推进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来抓,实施“全链条、全营养、全利用”的精品名牌开发战略,推动经营方式从小规模分散经营向产加销一体化转变,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组织运行机制,提高了农业组织化和产业化水平。依靠招商引资,盘活存量资产,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农畜产品加工业扩能升级,打造具有辽源特色的名牌产品,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全市依托玉米、水稻、肉牛、生猪、蛋肉鸡、梅花鹿、羊、柞蚕、食用菌、蔬菜、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基地,培育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37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82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3家、市级57家。启动实施29个农业产业化项目,金翼蛋品年产5万吨蛋制食品、希玛生物年产1000吨微藻、华粮生化年产20万吨大米等18个项目列为省农业产业化项目。全市337户农产品加工企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80.4亿元,同比增长14%。德春米业“御泉商标”、吉东种业“吉东商标”、金翼蛋品“金翼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麒鸣牧业“吉羊麒鸣”等17个商标被认定为“吉林省著名商标”。
实施高效特产提速工程,突出棚膜经济,特产向特色高效转变。围绕全省实施百万亩棚膜经济和建设北方特产大省发展战略,立足发挥区域和资源优势,积极争取省奖补资金,整合新菜田开发建设基金等,推动“菜蓝子”工程建设,努力增加鲜细菜和反季菜生产能力,保障供给安全和市场价格基本稳定,突出发展棚室瓜菜、柞蚕、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启动实施了8个棚膜蔬菜产业园区建设项目,总规模1366.2亩,总投资22585万元,开工建设棚室蔬菜1817栋。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15万亩。其中,棚室蔬菜达到3.46万亩,同比增长3.3%;柞蚕放养量达到1260把,同比增长2.4%;梅花鹿17.5万只,同比增长19%;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700万袋,同比增加30%;园艺特产业预计实现产值14亿元,同比增长7.7%。
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推进标准化生产,大宗农产品向绿色食品转变。我市坚持“源头与全程、瓜果与蔬菜、农村与城区、专项整治与日常管理、例行抽检和监督抽查”五个监管同举并重,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大“三品一标”认证管理力度,重点查处国家禁止使用和在蔬菜、水果中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的21种农药,坚决打击违规违法销售和使用高毒、禁用农药行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截至目前,全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111 个,其中国家级9个、省级15个;标准园区12个,其中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区4个、省级蔬菜标准园区6个、水果标准园区2个。全市通过认证绿色食品企业3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3个,通过“三品”认证总数达到169个,其中无公害产品123个、绿色产品36个、有机产品10个。配合省农委进行了8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共抽检蔬菜、水果、食用菌364个样品,总抽检合格率达到98.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抽检和送检肉样308个,生鲜乳样品104个,合格率达到100%。加大农资打假力度,全市共出动农业执法人员1860人(次),检查农资经营单位2870家(次),取缔非法经营户6家,取消非法广告22处,没收虚假宣传单、宣传画2000余张。
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提升农业发展潜力,向效益农业转变。我市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科研育种取得新突破,市农科院自主培育的4个玉米品种分别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省以上审定品种总量达到25个。全市累计推广优质高产玉米、水稻、大豆新品种260多个,推广测土施肥、生物防螟、统一灭鼠、机械深松等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142项,累计推广面积1650万亩(次),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农机化步伐明显加快,全市农机总动力预计达到12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4%。拖拉机保有量6.1万台,比上年增长9.8%,配套农具达到13.1万台(套),比上年增长4.4%。全市农机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70%。实现机耕作业面积314.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1%;机播种面积32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94%;机收作业面积63.25万亩,比上年增长51.5%,占播种面积的18%;重点攻关推广动物营养及兽药饲料、高效繁殖、智能化装备、疫病防控等10个方面关键技术,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猪蓝耳病、口蹄疫、甲型H1N1猪流感等主要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全市大、中、小动物疫病死亡率控制在1%、3%、5%以内,连续10年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加强市、县、乡三级农牧业信息网络建设,免费开展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和“农牧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开通了“12316”和“12582”农业专家咨询热线,举办送科技、送政策、送信息“三下乡”服务,2013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4.5%。
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强化示范引导,向现代农业转变。2011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型、全面转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战略,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引领全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快速增长向高度集约化、科技化、工业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100个园区及基地项目。在注重发展的同时,重点实施了拉拉河镇高标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拉拉河镇有机棚膜蔬菜示范区、东丰梅花鹿产业示范园区、金翼蛋鸡循环产业园、市农科院设施农业示范区、金州鴜鹭湖生态农业观光园、南屯基秀水生态农业观光园区等园区、基地的增量扩容,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装备水平。大力推广应用喷灌滴灌、温湿调控和农产品贮藏保鲜、分级包装、冷链运输等设备,提高了园区农业机械化、设施化的整体水平。
实施农村改革深化工程,完善体制机制,向农业服务化转变。全市投入资金807万元,建设土地流转服务中心27个, 土地流转专职人员57人,发布土地流转信息1048条,指导土地流转签订合同3424份,全市土地流转面积9211公顷,占耕地面积的4.0%;农业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参加农业保险农户15.6万户,占83.4%,参保面积14.2万公顷,占94%,保费金额4304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多种规模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418个,比上年增加203个;新建市级以上标准化示范社20个、市级以上标准化示范社达到108个、家庭农场125个。
实施强农、惠农、富农工程,固本强基,向保护性农业转变。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里各项强农、惠农、富农补贴政策,加强对国家惠农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保证了党的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促进了“三农”工作有效开展。2013年共争取落实各项惠农资金近10亿元。其中,落实粮食直补资金8770万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24161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191万元、良种补贴资金2770万元和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玉米螟、农田统一灭鼠三项重大技术补贴582万元;争取粮食高产创建25个万亩示范片400万元、新农村建设68个项目专项资金1044万元。
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向惠及民生转变。今年是我市“百村示范”工程第二批启动实施的第一年,围绕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的任务目标,经过市、县(区)积极努力,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确定我市第二批省级示范村62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11.9%,比全省平均11%高0.9个百分点,其中,东丰县26个、东辽县29个、龙山区4个、西安区3个。平均每个乡镇2.06个,比全省平均1.65个高0.41个,加上2012年补充延续的东丰县南屯基镇万兴村,全市省级示范村达到了63个。组织申报省级专项资金补助项目7类、68个,总投资2343.9万元,申请省专项补助资金1619万元,省批复1044万元,建设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将全面完工。样板区建设全面推进,重点推进了东辽县安石镇、金州乡现代农业样板区,东丰县拉拉河镇蔬菜产业样板区两个市级样板区建设,指导东丰县那丹伯曙光村、十八道村农业和东辽县凌云乡陵镇村、文官村特色产业两个县级样板区建设。落实了各级领导、部门和企业帮扶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