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惠民生——让孩子都插上“隐形的翅膀”

说说咱身边的惠民实事儿(二)
教育惠民生——让孩子都插上“隐形的翅膀”
本报记者 李艳红

 

    这里说到的3个孩子都来自贫困家庭,日常生活常显拮据,缺少读书的钱是压在他们幼小心灵上的一块巨石。
    现在市五中读高三的胡悦,自小由姑姑抚养长大,靠姑姑打零工赚取家用,姑姑家中还有一个同样在读书的哥哥,兄妹二人每年读书的费用成为家里的一笔巨大开销;同样在市五中读高二的孙子涵由于家庭原因,与父亲、奶奶一起生活,父亲在一次事故中不慎从房子上摔落,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断了家里唯一的生活来源;马俊莹是市田家炳高中2016届毕业生,由于家庭困难,父母离异,马俊莹和妈妈与年迈的姥姥挤在一处,靠低保金和妈妈的打工收入补贴家用。
    每天看着孩子穿着校服、背着书包走进学校,与同学们一起快乐成长,是每个普通家庭都能为孩子做到的。但生活的贫困无法让上述3个家庭满足孩子最平凡的求学梦想,他们常常为此一筹莫展。令人欣慰的是,虽然千难万难,但3个孩子的亲人仍都在努力打拼,期盼孩子有个更好的未来。
    “如果能有好政策来帮帮我们该有多好?”孩子亲人的祈盼在市教育局2016年惠民实事行动计划中得到了“积极回应”,犹如冬日暖阳般照亮了他们黯然失色的脸庞。
    按照实施标准,胡悦现在除了享受每年1000元的国家助学金资助外,还会得到孤儿救助资金1500元和65310部队的资助善款1000元。市教育局在对孙子涵每年资助1000元国家助学金的基础上,今年还资助其特困生补助500元、65310部队资助其善款1000元。马俊莹高中在校三年一直享受国家每年1000元的助学金,高考后享受新生入学资助项目500元,并且在暑期又申请下来助学贷款,现已在吉林工商学院顺利就读。
    没有后顾之忧的胡悦和孙子涵每天都在勤奋学习的道路上奋力拼搏,且都成绩优异,孙子涵的成绩更在年组名列前茅。

 

    延伸阅读:记者了解到,市教育局资助贫困学生计划每年都在惠民实事行动中有所体现。仅今年前三季度,共资助学前教育阶段学生425人,普通高中学生1448人,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1059人;为城市低保家庭的938名初中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104名城市贫困初中住宿生提供资助,为480名贫困大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80名贫困大学生实施圆梦助学,为100名贫困家庭应届大学生实施新生入学资助,全力做到应助尽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