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管小区旧貌换新颜

弃管小区旧貌换新颜
李长山 本报记者 夏景明 摄影报道

 

居民自己动手改造老旧小区。

改造后的小区整洁一新。

 

    东辽县教师新村小区是一个已有18年历史的老旧小区,也可以说是一个“病残小区”,因为顽癖处处显现:没有物业、没有资金、没有维护,是一个迫切希望改造的小区。
    弃管小区改造也是大工程。东辽县委、县政府和住建局在构建城市大动脉、塑造城市新形象的同时,更注重疏通城市的“毛细血管”的改造。今年初,东辽县教师新村的综合改造就在人们心中树立了一块“民生至上”的丰碑。经过3个多月的全面改造,这个上世纪90年代的老旧小区终于“脱胎换骨、返老还童”了。
    在小区改造过程中,小区居民踊跃参与,全员上阵。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大家争相为小区的建设贡献力量,居民人人争当主人翁,主动维护小区的环境整洁,有的居民义务当起了治安员,门禁、监控有专人管理,使小区的安全有了根本保障。
    走进教师新村,你会发现,多年废旧的下水管网已经重建,臭气熏天的现象已不复存在;院内的健身器材整齐地安装在绿地中;平整的柏油路面贯通小区各个角落;地面镶嵌着各色花纹的红砖,银色护栏上的顶球闪着光;集会议室、娱乐室、读书室、警务室、便民室为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室,成了人们的开心室;四周的文化长廊更是让人耳目一新,流连忘返;独具特色的楼外储物间将楼道内的杂物全部收纳其中,使楼道洁净畅通;存车棚、工具间、晾衣架,警钟、门禁、监控、路灯和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宜居小区。
    居住在教师新村里的居民,现在人人喜笑颜开,个个心花怒放,他们感谢县委、县政府和住建局为百姓送来的“民生大红包”,决心搞好小区的自主管理,回报党和政府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