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吴起:走上“多彩”发展新路

红色吴起:走上“多彩”发展新路
新华社记者 张斌 陈晨

 

    “黄河唱,长城喜……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每当来到陕西省吴起县的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导游吴亚楠总会高兴地唱起这首《到吴起镇》,并带领游客登上胜利山,探寻红色遗迹。
  胜利山因见证了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而得名。1935年10月21日凌晨,毛泽东同志来到位于山顶的指挥所叮嘱警卫员:“枪声响得激烈时不要叫我,等到打冷枪的时候再叫。”说完,稳操胜券的毛泽东就靠着山顶的杜梨树酣然入睡。战斗于清晨七时打响,中央红军采取分块切割等战术,迅速打赢了这一仗,切掉了长征中一直甩不掉的敌军“尾巴”。
  80余年后,那两棵杜梨树已经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贫瘠吴起也早已高楼林立,一跃成为“全国百强县”。
  但十余年前,吴起还饱受“三口”问题的困扰:缺水的梁峁多是“和尚头”,喂不饱烟熏火燎的“灶口”;春种一面坡,秋收一瓢粮,喂不饱倒山种地的“人口”;羊蹄一踩就倒,羊嘴一啃就光,喂不饱漫山遍野的“牲口”。
  资料记载,上世纪90年代初期,吴起县水土流失面积一度超过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0%,是黄河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
  秉承长征精神,1998年起,吴起县率先在全国开展退耕还林工程,18年间累计“造绿”近250万亩,林草覆盖率提高到72.9%,“八川两涧两大山区”逐渐由黄变绿。
  “现在气候改变了,早晨下地干活露水打湿的布鞋得晒半天才能干。”65岁的吴起县土佛寺村村民张树彪憨笑着说,“以前我们这儿也没有雾,第一次看见白茫茫的一片,村里人吓得都不敢出门。”
  在吴起的山山峁峁间,还有一个变化引起了张树彪的注意:山上的“磕头虫”少了,“风电机”多了。“几年前吴起到处都是采油的‘磕头虫’,拉油车在县里跑得很欢实。”张树彪站在路边指着一座山头说,“你看,现在‘磕头虫’都打盹了。”
  这是吴起从经济结构单一的“油主沉浮”开始转型后的可喜变化。吴起县经济发展局局长贾治乾说:“尽管目前财政收入暂时下降,但事实上为了破解‘油涨县富、油跌县穷’的困境,吴起早已重新调整了经济结构,一批标志性项目已经落地开花,这会惠及更多百姓。”
  在距离县城几十公里外的周湾镇,一排排大型风力发电机正在旋转。2014年10月,国电龙源吴起新能源有限公司吴起周湾风电场一期工程开工。据了解,新安装的25台2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月平均发电量可达949万千瓦时,节约标煤3.9万吨,节约水资源约21.4万吨,同时可减少燃煤所造成的废料废气污染。
  龙源陕西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大宏告诉记者,随着二期工程的开工,2016年底并网发电后,年上网电量可达10525万千瓦时,并为地方财政实现利税收入3000余万元。
  沙棘系列产品开发园区、羊肉加工园区、小杂粮加工园区……游走于吴起的条条街道,越来越多的绿色产业正在这里的沟壑梁峁间悄然成长。
  在县域内的洛河川、二道川,一个个苗木综合集散地正在形成,预计年产值可达4000余万元。同时,“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村、一村联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规模化养殖格局也初见雏形。
  最近,县城一家名为“谷农优品”的特产店老板乔河玉很开心:“以前俺们吴起就是黑色的石油和黄色的荒坡,现在山峁绿了,白色风电车转起来了,红色旅游热起来了,我这土特产销量也翻了几倍,日子越来越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