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差不多”,其实差很多
看似“差不多”,其实差很多
很多人应该都看过胡适先生所写的《差不多先生传》,那是一篇以传记为体裁的寓言,以贴近生活的事例作为佐证,来嘲讽那些处事不认真的人和做事敷衍的态度,那是一篇趣味盎然,却又含义深远的寓言。鲁迅也曾经说过:很多民众都害着一种毛病,病源就是那个马马虎虎,就是那随它怎么都行的不认真态度。
如今,书中的“差不多先生”在当今社会也是屡见不鲜,无论是校园还是各行各业,总会有那么一些“差不多”的事儿和“差不多”的人,他们从小事的不清不楚、大事的“东西不分”,再至自己的时间、工作随便,持这种态度的人都是常常把“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认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但其实很多事情并不是“差不多”,其实是“差很多”,而其中大多部分的因素就是因为不肯认真,并不是不能做到·····
“差不多”之校园篇
马虎、粗心是学生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而且这个毛病很容易让孩子养成坏习惯,如果不及时纠正,就很容易带来不良后果。比如,小到低年级的学生答卷看错题、交错作业,或考试丢题,大到高考填错志愿等诸如此类的事件,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长甚至一生。
据贝贝的妈妈讲,贝贝是一名3年级的小学生,活泼聪明,思维敏捷,全家都对他寄予了很高的希望。可是他的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每次都是因为马虎出错,本来题都是会做的,可以得满分的,可成绩出来总会因为粗心而丢掉几分。贝贝妈无奈地说:“贝贝每天的作业都要我检查,他写完从来不再看,我总能查出错来。一道题明明会做,但还是总出错,特别是考试的时候难题会做,而平常做过很多遍的简单题却总会做错。有一次,同一张试卷里同一个题目,前面计算结果为‘85’,后面答案写‘58’。在学校写作业时,贝贝总是东张西望,再不就跟其他同学说话,在家里,他更是匆匆忙忙地写完作业,不管对错,将笔一扔,便跑到电视机前或奔出门外玩耍。”
说到这儿,贝贝妈妈叹了口气,她表示,现在孩子写完作业后,满桌子的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往往都是由她收拾整理,而且作业也是由贝贝妈从头到尾检查,发现错误再叫他改正。而改错时,他常常一脸不耐烦,如果批评他书写不认真,让他重写,则哭闹不止。贝贝妈拗不过他,心想只要正确就行,书写好坏就不计较了。其实面对这样孩子,家长应该冷静反思,自己是否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养成,要知道态度决定一切,而习惯成就未来。
这类粗心大意的问题,不止发生在小孩子身上,就连即将上高中的学生也会存在这样的毛病。据媒体报道,某省理科考生禹东,当年高考分数是592分,高出当地二本省控线58分。二本第一志愿报考西南石油大学,专业依次填报油气储运工程、石油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而当时,西南石油大学二本在考生所在省的调档线是566分,以禹东的实力,原本被该校录取是极有把握的事,可现实状况是他的档案投进该校,却被退回了。当禹东从媒体上得知西南石油大学的调档线后,愤愤不平地打电话到其所在地高考录取信访办投诉。老师调阅他的志愿表才发现,原来他在报考西南石油大学时,把该校在一本批次招生的专业填在志愿栏里。而该校在二本招生时,根本没有这些专业,考生又不服从专业调剂,因此,也就没有办法录取。
某些考生在最后填报志愿表时,马虎大意,不认真检查志愿表格,匆忙提交。在前期经历了认真仔细地志愿分析后,却在最后环节上失误,实在可惜。一般每个高考的孩子在进入网上报名系统之前,都有一个报名须知,只要仔细阅读,一般不会出岔子。而且在填志愿时,整个环节会弹出多次提示信息,告诫大家一旦提交便无法修改。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会出现差错,那真的就是太粗心了。
“差不多”之面试篇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做事儿粗心大意、丢三落四的人也越来越多。而一个细心的人,关键还是在于赋予自己责任感,切实用心,只有细心地工作,才能把工作做得完善。当然很多的用人单位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个落实型的员工,务必要具备尽职尽责的做事风格,而那些对待工作马马虎虎不认真,处理问题轻率大意不慎重的员工,又怎么可能将工作责任完全落到实处呢?
所以,没有一个仔细认真的好习惯,对于找工作的人来说是一个大忌,有时甚至会给个人生涯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就这个问题陈女士讲述了她自己的经历。陈女士原来是东北师范大学的高材生,上学时她学习一直很刻苦,她说:“虽然我那时候的成绩很好,可我知道自己一直有个坏毛病,这起源我过于自信,在学校答过的试卷从不再看第二眼,就是因为我不愿意检查,所以我的试卷中总会出现一些小纰漏,但因为我平时学的还行,所以小问题并不会对我的总成绩影响太多,我也就不太在意,以至于直到大学毕业我这个粗心大意的坏毛病也没改过,后来我到上海参加了一个入职考试,才让我意识到粗心大意会让我失去很多的机会!”
据陈女士讲述,那时在上海她参加总经理助理的考试,她依稀记得试卷的开头是这样写的:综合测试题(限时3分钟),请把试卷认真读完;请在试卷的左上角,写上你的姓名;在你的姓名下面写上汉语拼音;五种动物和三种植物名称等等。许多考生包括陈女士自己也只是匆匆扫了一眼试卷,就急急忙忙地开始答卷,3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只有两个人按时交了试卷,陈女士和其余的人答得手忙脚乱仍然没有答完。当时考生们都纷纷抱怨,时间太短,而当时的考官却微微一笑说:“考卷不回收了,各位可以把它拿回去做个纪念,有时间的话再认真看看,或许对你们今后会有所帮助。”听了考官的话,陈女士和其他考生一样,有些不解地拿起试卷仔细地看了一遍,只见最后的一道题目是这样的:如果你已经看完了题目,请只做第2题。陈女士面对着这样一份特殊的试卷呆愣了很久,她身旁的许多考生也都若有所思的沉默了很久。陈女士说:“也许很多人听完,会觉得这是一个笑话,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就像被人打了一棒子。原本面对考试我还是有信心的,觉得自己学得还行,即使考不过,也没想到会是因为我疏忽大意的坏毛病。这确实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教训,也让我明白大意失荆州的真正含义。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那次考试是我上过的最宝贵的一堂课。”
人生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在社会上也许一个小小的失误和马虎都可能让我们失去宝贵的机会。无视小错误或不去关注它、积极改正它,那么,即便是高精尖的人才,可能也会因为这种态度而错失许多好的机遇。
“差不多”之医疗篇
如今网络应用越来越普及,而一些媒体平台上时不时地会出现医疗纠纷的案例。据一位从事医务工作多年的陈医生讲解,在医疗工作中,由于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医疗作风疏忽或技术原因,以及社会、病人个体差异、条件等造成了技术、服务、管理各方面失误,这些统称为医疗缺陷。而医疗缺陷常常是引起医疗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这种因医疗过失导致地医疗纠纷是医患双方都不愿意发生,虽然情况为数不多,但很难杜绝。
陈医生说:“我从事医疗行业已经20余年,根据我们医疗单位所了解,很多地方的伤亡及一般事故,大部分都是因为麻痹大意而造成的。据媒体报道和我自己的了解,大部分肇事者一般都存有侥幸心理,对事故的隐患缺乏足够的重视,或视而不见,或马虎行事,不能及时消除隐患,所以才会酿成事故。”对于这样的医疗事故,陈医生也讲述了几起他所了解的案例。
国内某医院妇产科护士,在执行“氯化钠灌肠”的医嘱时,没有按照查对制度的规定认真核查,将没有标签的试剂瓶顺手取来,当做氯化钠给病人灌肠,结果病人迅速出现窒息征象,经抢救病人好在没有大碍。后经查实,无签试剂瓶中的液体并不是氯化钠,而一种化学试剂。陈医生说:“该护士如果能执行查对制度,不盲目使用没有标签的药物,这起事故是完全可能避免的。”而另外一例是某公社卫生院值班医生,收治了一名肺炎的病人,并输液治疗,当第一瓶液体滴完,病人家属找医生换接下一瓶药时,因为已是夜里,医生睡眼惺忪,在昏暗的房间中随手拿起一个“葡萄糖”液瓶,以为是那瓶事先加兑完的药品,继续给病人滴注。后来病人病情加重,在医生仔细检查输入药物时,发现病人一直单纯的输入“葡萄糖”。同样如果值班医生稍加查对,这起严重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
说到这儿,陈医生表示还有一起事故,他本人觉得作为医疗工作者,这起事故是最不应该发生,也是他记忆最深的。在某医院小儿外科,一天安排两个小患儿同时手术,其中甲孩患有胸部肿瘤,乙孩患得是腹股沟疝。在接病去手术室时,护士违反了有关规定,为图方便,将两个孩子放在同一辆车上推进手术室。此间,护士没有遵守查对制度,看也没有看,就将手中的两本病例分别放到两个孩子的头旁。到手术室以后,麻醉师也没有按制度要求查对孩子情况,仅依据已被护士放错的病例,将两个孩子分别错误地安排在相应的手术台上,开始麻醉。结果开腹的医生找不到疝囊,开胸的医生没发现病灶,两个手术台一交换情况,才发现是错治了病人。
对这样的事故,陈医生说:“查对制度规定,对病人进行治疗时要认真核查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病历号等项目。如果不认真执行这一制度,一点儿的粗心大意就很可能治错病人,造成本不应该发生的医疗过失。”
“差不多”之工作篇
工作中,有时细节上的一个疏忽,就有可能出现不必要的错误,不但会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也许还会给所在单位造成损失,各个岗位上不乏就有一些这样粗心大意的人。
“我的背景音乐曾经被‘调包’了!”面对采访,我市某机关单位工作的李先生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李先生说:“一谈起这件事儿,我到现在还觉得不好意思。我们单位举行一次工作会议,会议颁奖仪式需播放背景音乐,办公室主任将这一任务交给了我。会前,我将一盘事先准备好的光盘放入播放机,播放音乐进行调试,自认为万无一失。可会议当天,颁奖仪式开始时,耳边却响起了一首与会议氛围极不协调的流行音乐,引起参会人员的哄堂大笑。我马上意识到出错了,急忙跑到播放室,手忙脚乱地调换音乐,吓了我一身冷汗。原来其他工作人员闲时无聊为了听歌便调换了光盘,事后也没有将光盘及时退出。而我更是由于自己的疏忽大意,并没有想到会前对播放机里的光盘进行检查,所以到播放背景音乐时,才出现了大错,我特别后悔,竟然在这么严肃的会议上闹出了笑话,但为时已晚。”李先生表示,现在想想,如果当时再细心一点儿,会前再认真检查一遍,这样的事故完全可以避免。通过那次错误,李先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开始更加注意细节了,也明白了对待工作应该善于回头看。
在工作中类似于李先生这样疏漏大意的事件,在丹东某局工作的杨辉先生身上也曾经发生过。杨辉先生说,他以前并不愿提及在工作中出现过的错误,但现在觉得这不但是教训更是给他认识错误、修正自己的一个机会。他依稀记得,那是在他们单位年度税收专项检查时,他需要作一份工作方案,因方案的基本结构与上一年度相似,所以,杨先生就以上一年度的税收专项检查工作方案为底稿进行修改。在拟稿过程中,由于他只注重对主要内容、检查项目、具体步骤中涉及时间的修改,而忽视了对方案中年度时间的修改,在时间上产生了严重错误。在校对过程中,由于杨先生自己的马虎大意,并未发现这一错误,直至文件正式签发后,某位领导在阅文时才发现这一错误的时间。杨先生说:“虽然事后其他同事进行了修改,漏洞的地方也及时得到了补救。但这件事儿让我思之后怕,假如这份文件不是内部行文,那将会给我们办公室工作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啊!那次事件以后,我就告诉自己,绝不能再对工作有一丝大意,不能给其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工作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想把工作做好,但在其中发生任何一点儿疏漏,都有可能使我们在工作中陷入被动,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所以,要想干好某项工作,就不能有丝毫马虎,更不能敷衍了事,要切实负起责任。
·评论·
凡事不能“差不多”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基本”“好像”“几乎”“大约”“估计”“大致”等声音不绝于耳,工作中不抓落实、不追求细节,生活中的马马虎虎、毛毛糙糙、无所谓现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就是“差不多先生”的理论——“差不多就好,何必太认真呢”在作祟。但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要想把事情做好,凡事就不能“差不多”。
细细想来,即使是再小的错误,如果放任不理,也有可能酿成大错。如果这种“差不多先生”出现在一些安全工作中,那后果不堪设想,正所谓“天灾不可逆、事故本可防”,再看看媒体上所报道的那些各种各样的事故,有一些不得不说是人为造成的,是由许许多多“差不多先生”造成的。比如,制定措施时熟悉不熟悉现场“差不多”,正规操作和违章作业“差不多”,施工质量比标准多点儿少点儿“差不多”,甚至安全监督检查睁只眼闭只眼“差不多”,业务培训考试及格和不及格“差不多”!但是因为这些“差不多”在一些安全工作中出现的“小纰漏”,往往也就成了“致命伤”,造成了很多本不该发生祸端。
对个人来说,如果从小就养成了马虎大意的习惯,在学校中,这种粗心的习惯也许在学校还不会造成什么太严重的后果,但步入社会后就完全不一样了,你的一次大意可能给所在单位带来严重的后果和损失,也许更会影响自己的一生。因此,马虎大意的坏习惯要正视,培养自己严谨的生活工作习惯。在家,认真对待家庭;在外,认真做事,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以用心工作的态度养成注重细节的习惯,以良好的职业精神认识工作的意义,以高度的使命感承担起安全的责任。正像海尔总裁所言:“什么是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千百遍都做对,就是不简单!”我们更要知道凡事不能“差不多”,忽视小错误就是无视大责任,马虎大意就更谈不上尽职尽责。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祝琪尧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