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幸福指数最高的辽源人
寻找幸福指数最高的辽源人
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67周年的喜庆日子。在这里,我们诚挚地庆贺新中国的生日,祝愿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祝愿全国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百姓的心声,也是全国人民共同的梦想,更是所有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在67年的光辉历程中,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3亿中国人民分享着新中国带来的成果。在这67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市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发展蹄疾步稳、政治清风扑面、社会和谐稳定、民生持续改善、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在这样一个收获的季节、在这个“十三五”开局之年的第一个秋天,让我们一起盘点咱老百姓的获得感,让我们推开千门万户,寻找幸福指数最高的辽源人,听听来自百姓的幸福声音。
爱与被爱都是幸福的人
采访对象:小敬航 12岁
回首2016年,令辽源人民记忆犹新的,是那场由春节开始的“爱心风暴”:意外坠楼的12岁男孩小敬航在家乡人民的“助力引擎”下,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辽源人民朋友圈“引力波”被刷爆、被转发,海内外家乡人、热心市民、微友、爱心团队、社会爱心人士及广大师生心手相传,一笔笔善款汇入小敬航就医的医院账户,一股股的爱心热潮在辽源大地翻腾——辽源“全国见义勇为城市”的品牌再次被擦亮。
如果说,小敬航在这次坠楼事件中是不幸的,那么在这场“爱心战役”中被“真情挽救生命”的小敬航却是幸运的,而且是幸福的。
记者在“寻找辽源最幸福”的人群当中,首先想到了小敬航,小敬航目前的状况也是很多爱心市民和网友最牵挂的。通过电话采访,记者了解到,日前,小敬航已在母亲的陪同下在四川生活和康复,11月会回到辽源继续接受治疗。小敬航父亲表示,敬航目前身体状态日渐良好,康复指日可待。敬航母亲对记者说:“没有辽源主流媒体的帮助、家乡人的慷慨解囊,就没有敬航的今天,这是我们全家人的福祉,太谢谢了。”
有人说,大恩不言谢;有人说,爱就该是无声的行动。但“小敬航事件”却让爱变得掷地有声。
如果说,受救助的小敬航是幸福的,那么,救助他的广大媒体人、网友、热心市民、微友、爱心团队、社会爱心人士及师生同样也是幸福的。“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日渐康复的小敬航是我们最乐意见到的,也是最期待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就是社会善能量、正能量的相互转化。
教科书将幸福划分为四个维度:满足、快乐、投入、意义。每个维度的幸福都是美好的,但拥有深远的满足感和持久的幸福感则是一件益处更大的事情。其实,幸福不就是让我们在平淡中去守望和守护的那份意义吗? (本报记者 张莹莹 整理)
“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采访对象:张晓棠 50岁
她叫张晓棠,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但她更是辽源这座爱心城市敬老孝老的典范。在她崇真、向善、臻美的人生道路上,20几年如一日地照顾公婆、大爷公公的美德,被人们广为传颂。她用自己的孝心和爱心,用宽容和善良,树立起好儿媳的形象。面对诸多荣誉和赞誉,张晓棠只是淡淡地一笑,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记者走进张晓棠的家,看到54平方米的房间里整理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快请进!今天公婆到大姑家去了,我给他们收拾屋子、洗洗衣服。”话语间,张晓棠边忙着手里的活儿,边与记者聊天。“你们全家都住在这里吗?”面对记者的疑问,张晓棠笑着说:“大爷公公去世前,全家老老少少8口人都住在这里。现在因儿子儿媳工作忙,租了房搬出去了,但孙女跟我一起生活。”
提起生活的艰辛,乐观开朗的张晓棠回忆说,30年前,她与丈夫张春生相识结婚。婚后不久,大伯哥突遭车祸去世,公婆承受不了这残酷的打击,身心都受到严重的创伤,不仅两人一起病倒,而且每天以泪洗面、精神恍惚、不能自理。当时丈夫在外地打工,他既要工作,又放不下体弱多病的双亲,不得不两地奔波,眼看着人日渐憔悴。思来想去,张晓棠决定把公婆接到家里来照顾。为了照顾老人和孩子,张晓棠辞去了工作,变成了专职主妇。可就在婚后第6年,丈夫的大娘去世,丢下了70多岁无儿无女的大爷公公独自生活。看到大爷公公身边没人照应,善良的张晓棠与公婆、丈夫商量将老人接到家里。就这样,张晓棠家组成了一个特殊的6口之家,侍奉3位老人,也成为她每天的生活重心。
张晓棠指着卧室对记者说:“别看房间小,公婆住主卧,大爷公公住小卧,我和丈夫在客厅放了张床,屋外过道处给儿子搭了个小床。”这样拥挤的日子,一直坚持到张晓棠儿子毕业、工作、结婚。2014年初,照顾20多年的大爷公公病重,在重病期间意识模糊的大爷公公不认识其他人,却一直记得张晓棠。“那时,大爷常拉着我的手流眼泪,说我是最孝顺的侄媳妇。”张晓棠有些哽咽地说。
俗话说:“婆媳亲,全家和。”好儿媳张晓棠用一生的精力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用渗透在血液里尊老爱老的优秀品质,谱写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孝亲之道。作为儿媳,张晓棠没有感天泣地的事迹,没有豪言壮语,她只埋头做着她认为该做的事,把“孝”字深深地刻写在自己人生的字典里,抒写中国最传统最朴实的美德。 (本报记者 于芯 整理)
四块月饼让她热泪盈眶
采访对象:吴井玲 38岁
教师是个伟大的职业,因为多数教师的职责是教授学生知识,让学生成人、成才、“桃李满天下”。然而,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来说,他们不求学生成才,只希望学生能尽可能多学会一点生存的本领。学生只要有一点点进步,一点点改变,他们都会兴奋不已;学生如果知道感恩,给老师送点小礼物,他们则会感动得“一塌糊涂”。
今年38岁的吴井玲21岁参加工作。至今,从事特教工作已有17个年头。她现在所带的班级是培智部九年级。班里共有8名“特殊”孩子,分别有自闭症(孤独症)、脑瘫、智障等病症。这些孩子虽然病情不同、程度不同、家境不同,但却同样单纯而真诚。中秋节过后上班的第一天,她收到一份“沉甸甸”的礼物——特困脑瘫学生从家带来的四块月饼。她当即感动得热泪盈眶,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吴井玲说:“当日清早,我正在教室带领同学们打扫班级卫生,田伟走进教室后从书包里掏出四块月饼,向我走来……此时我还没注意到她的动作,但当她费力地对我说:‘老师,祝你节日快乐!我也没什么送的,就送您几块月饼吧’!看着孩子认真的神情,我顿时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虽然当日中秋节已过,但却没想到能有学生会在上学第一天想着给我带月饼。虽然中秋节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月饼,还可能有很多种,但田伟送给我的这几块,对我来说是世上最好吃、最珍贵的。因为这几块月饼很可能就是她家过中秋节的全部,她却要等节后上学送给我,我怎能不说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呢?”
据了解,18岁的田伟家住龙山区寿山镇永康村8组,从小患有脑瘫。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原本是家庭支柱的父亲,多年前因车祸导致腿部粉碎性骨折,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同样体弱多病并高度近视的母亲也只能在家务农。一家三口都是病人,没有主要生活来源,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这孩子却有情有义,坚强乐观。
(本报记者 王超 整理)
做个快乐的“公交人”
采访对象:谭广涛 49岁
“老爷子,您慢着点儿啊。”14路公交车司机谭广涛碰到老弱乘客总是不忘叮嘱他们小心慢行,等他们坐稳了才发动汽车。经常乘坐14路公交车的乘客都记住了这位脸上始终挂着微笑的热心肠“小伙子”。
其实,谭广涛已经49岁了,在别人眼里枯燥乏味的公交车司机工作,他一干就是30余年。刚参加工作时,他只有18岁。提起当年,他说,恍如隔世。那时得用摇把儿用力摇才能启动汽车,冬天还得踮脚给汽车加温水防冻,所以经常前襟是水、后背是汗,虽然有苦有累,但谭广涛对这份工作十分热爱,仍乐在其中。
“酸甜苦辣各行业都有,关键得有个好心态,学着自我解压,一定要传递正能量。”谭广涛说:“今年是我幸福感最强的一年。14路公交车换成了气电混合动力车,车厢整洁宽敞,手动挡变成自动挡,司机解放了一只手和一只脚,减轻了劳动强度;人民大街拓宽改造,车辆流畅了,速度也提高了,还节省了能源和时间;公交站点规划设置更合理了,减少了安全隐患,司机满意,乘客也满意,大家都满意就是我认为最幸福的事儿。”
“只要乘客满意,我受点儿委屈也行!”俗话说,吃亏是福。谭广涛的好心态让他赢得了乘客的喜爱,熟识的乘客都会喊他“涛子”。由于发车时间非常严格,午餐、晚餐对公交车司机来说就是填饱肚子,只能在发车间隙就餐,十分、八分地解决超级“快餐”。“涛子,今天包的大馅包子,遇事儿垫补一口。”谭广涛的老乘客在站点堵他的车给他送包子,他的幸福指数又蹿升啦!
开开心心上车来,平平安安下车去。对于谭广涛来说,司乘关系融洽最具幸福感和满足感。
(本报记者 宋建立 整理)
与老人们在一起很快乐
采访对象:王新月 56岁
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向往的生活,有人追求名利、有人沉迷于享乐,而对于开发区康复护理站的负责人王新月来说,他只想要照顾好护理站的每一位老人。
人生苦短,谁也逃不开老去的那一天。从事为老年人提供接送服务的王新月遇到过很多步入生命黄昏的老人,他们不再健康,变得孤独少言,需要细心照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想到家中日渐年迈的母亲,王新月开办了康复护理站。
一走进王新月的护理站,就能看到干净整洁并充满绿色植物的环境。在采光良好的大落地窗前,几位老人正躺在床上悠闲地沐浴着秋日的阳光……“每位老人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与他们交流非常的愉快。他们就像是我的家人,我很享受照顾他们的快乐。”在王新月的眼中,每一位老人都是可爱的、需要人关心的“老小孩”。
王新月对老人们的照顾很细心。为他们准备了食品温度计、会自动报警的防潮垫、超薄的坐便器,还有氧吧、朝阳的大窗户以及帮助翻身的全自动床。
王新月对老人们很贴心。没事就陪老人们唠唠嗑,每位老人喜欢聊什么样的话题,他都“门儿清”。老人的子女没时间看望,他就帮着用手机或电脑视频交流。
饮食、卫生、心情,是保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在这里,王新月为每一位老人都建立了健康档案,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制定营养饮食。刚送来的老人们身体普遍存在营养不良、便秘现象,通过饮食调理,身体都能得到改善,体重也都有所增加。还有几位医院的主任来护理站做义工,为老人们检查身体,指导如何看护老人。每周为老人们洗澡的活儿都是王新月自己在做。曾有一位老人刚被送来时,已经五年没有洗澡,一连三周,他从最开始的两天一洗到后来的一周两洗,总算是让老人的身体恢复清爽。
护理站就像一个大家庭,有老人离世时,王新月会替不能赶回来的儿女为老人操办丧事。当这些儿女想念离世的父母时,也会来到护理站,在曾经父母躺过的床上小憩一会儿,就好像他们又回到了家里、回到了父母身边。
王新月说,照顾老人很辛苦,但收获是金钱无法衡量的。老人们很可爱,他们常会心疼地让护工多休息。老人生气了,只要走过去抱着他,在额头上亲一下,他们的火气就立刻消下去。做子女的若能抽空去看望老人,更会让他们高兴上一两个星期。王新月希望更多的人能体会到与老人相处的快乐,更多地去关注和支持老年服务行业,让老人的晚年生活得更幸福。 (本报记者 刘红娇 整理)
在这里创业,有幸福感
采访对象:温暖 29岁
今年29岁的温暖是辽源本地人,创业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今年5月,温暖了解到东北袜业园启动“淘宝5000”计划,致力于培养淘宝创业者,这不禁令她兴奋不已。怀揣已久的创业梦终于有机会实现了!她第一时间报名,成为培训班的第一批学员。“免费培训、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和设备。东北袜业园在供货和物流等方面都给予很多优惠政策,尽最大努力减少我们创业者的后顾之忧。”温暖开心地向记者介绍说:“培训班的老师授课特别接地气,这使我对电商创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培训班的学员之间还会互相讨论交流,分享各自的奇思妙想,创业氛围特别活跃。我也收获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进步,共同成长。”
参加培训7天,温暖的淘宝网店成功创建;随后,给袜品拍照片,上传产品信息;不到一个月,淘宝店迎来了第一单生意,温暖的心里乐开了花。如今,创业3个月了,温暖的淘宝店平均每天可以做20多单生意。温暖说,现在,虽然每天的成交量并不算多,但她仍旧很有信心。“这是一个梦想的舞台。园区对创业者的支持力度很大,实实在在为创业者服务,在这里创业,幸福感十足。借助东北袜业双创淘宝孵化园这个平台,我也搭上了电商'顺风车',实现了创业梦想,这不仅让我更加自信,也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
(本报记者 焦红梅 整理)
葡萄成了“脱贫致富果”
采访对象:崔景菊 56岁
崔景菊得意地说:“葡萄成了‘脱贫致富果’。去年,俺种葡萄就收入2万余元,今年收入突破5万元。这日子过得可越来越好了,土坯房换成了砖瓦房,衣食住行不用愁了,我和丈夫也不用为生活到处奔波了。”
秋风徐徐。坐在大棚的葡萄架下,仰望从叶子缝里垂下的一粒粒似紫色珍珠的葡萄,轻轻扒开葡萄皮,顿时让人心生蜜意。9月22日,记者来到东辽县白泉镇安慈村,在该村1组村民崔景菊的葡萄大棚里看到了这一幕。“这葡萄口感不错,今年葡萄卖得也不错,价钱合适。现在大棚里的葡萄不多了,都是留给自己家人吃的。”崔景菊的脸上绽放出喜悦的笑容。
今年56岁的崔景菊穿一件蓝色劳动服,虽然言语不多,但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是淳朴憨厚。她告诉记者,早些年家里日子过得清贫。她和丈夫分隔两地,自己在长春一个饲料厂打工,负责给人做饭,收入微薄,累得也是身心疲惫。为了多挣些钱,丈夫在辽源本地好几个打工点往返。渐渐地,丈夫由于长期劳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后期不能劳作,重体力活不能干,仅四处就医就花费了上万元,日子过得更是捉襟见肘……后来,崔景菊决定返乡琢磨着干点儿啥。“在外打工的那些年,日子过得挺苦。钱没攒多少,还落下了一身病。”崔景菊说每次回忆至此,总不免一阵辛酸的滋味侵袭她的心头。
2014年,崔景菊听了本村“草根”宣讲员高云山的理论宣讲后,顿时豁然开朗,没几天后就在自家的2亩来地栽起了葡萄,并在短时间内还挑头成立了东辽县白泉镇众富种植合作社,带动村里16户村民种上了葡萄。后来,为了发展葡萄种植,还建起了1栋温室、2栋大棚。今年8月18日,崔景菊的合作社在白泉镇站前广场主办了“葡萄文化节”,吸引了来自云顶、建安、泉太、平岗等地的农户前来“取经”。通过活动,又有100多农户积极地加入了合作社,催生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本报记者 赵强 整理)
“水果玉米”甜了嘴暖到心
采访对象:纪丽威 36岁
初秋时节,阳光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向广袤的农村大地,送走了夏天的炎热,大片的麦田在微风里泛着浪花,呈现出安定繁荣的一派景象。9月23日,记者走进西安区灯塔镇龙背村,正在田间劳作的纪丽威一见记者到来,就欣喜地介绍起自己这几年的变化。
今年36岁的纪丽威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姑娘。这些年,她靠“互联网+”模式经营的“蚯蚓蛋”远销全国各地,年收入过百万元。颇有成就的她,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继续将她的事业之路在孜孜以求中不断延伸。
今年春天,善于琢磨的纪丽威,种植了一种可直接生吃的杂交玉米——“水果玉米品种”(非转基因甜玉米),并以每亩耕地每年约800元钱的价格从当地村民手中流转土地共120亩。到了7月末,她的第一批“水果玉米”出炉了,以每棒零售价为4.8元钱的高端价格进入市场后,因其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以及具有甜、鲜、脆、嫩的特色而深受广大用户青睐,刚一问世就供不应求,不到5天就销售了10万棒,销售额达到48万元。截至目前,“水果玉米”全年累计销售额突破100万元。
“小纪这姑娘能吃苦,心眼儿好使,干事儿也机灵,跟着她做事儿,心里踏实!明年,俺也种‘水果玉米’。社里统一采购,提供种子,日后销路不用愁,收入还能翻上好几倍。秸秆回收不用自己下地,合作社都帮俺安排得妥妥当当,真是太省心了。”该村6组村民、62岁的兰玉利笑呵呵地说。据了解,村民兰玉利家有40余亩地,以往种植的都是传统玉米作物,收入平平,比起纪丽威销售的每棒4.8元“水果玉米”来说,真是天壤之别。看到了“水果玉米”存在的巨大商机,兰玉利便于今年积极地加入了纪丽威的种植合作社,决定到明年也跟着纪丽威种植“水果玉米”。
“我得带着大伙儿一块儿致富,让大伙都过上好日子,不能让支持我的父老乡亲们失望!”下一步,纪丽威打算带领合作社社员将“水果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到1500亩,并同时发展黏玉米种植2000亩、黄豆种植1000亩。此外,还计划建设6300平方米的阳光温室,用于种植大樱桃特色产业,以此带动更多村民从事经济作物种植,最终达到共同致富。
(本报记者 赵强 整理)
本版图片由 毕 营 本报记者 夏景明 胡希伟 刘 鹰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