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重彩挥写意 东辽梦翔展翅高
翰墨重彩挥写意 东辽梦翔展翅高
东辽经济开发区
金州生态产业区
中德东辽河源头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
安恕循环经济产业区
东辽县首届民俗文化艺术节暨全民运动会
方大锻造8000吨锻压生产线
中德农业标准化育苗棚室
晨峰华府小区
东辽县民俗博物馆
金翼蛋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新农村文化活动
东辽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辽河源花海
伊开高速公路东辽收费站
金秋九月,广袤的东辽大地,群山苍翠,稻谷飘香。
伴随中国共产党东辽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胜利闭幕,勤劳智慧的东辽人民将以天空为布景,以大地为舞台,用如椽巨笔,描绘一幅和谐富裕幸福的优美画卷。
过去五年 东辽砥砺发展
过去五年,东辽围绕“三保三增”发展思路,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取得了新进步,开创了东辽发展新局面。
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县域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预计2016年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62.4亿元,是2011年的1.8倍,年均增长12.3%;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4.23亿元,是2011年的1.5倍,年均增长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亿元,是2011年的1.7倍,年均增长1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000元和12000元,分别是2011年的1.3倍和1.6倍,人民充分共享发展成果。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质量持续向好。实施“立足现有、抓大扶小、利用资源、追求高效”工业强县战略,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3户,预计年末总产值实现285亿元,是2011年的1.8倍,年均增长12.4%。金翼蛋品、金刚水泥、元隆达模具、汽车改装、方大锻造、吉诺树脂等企业成长壮大,在工艺、技术、产品等多个领域处于省内外乃至国内外领先水平。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实施亿元以上项目7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7个,招商引资领域拓展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累计签约项目52个,合同引资额570亿元,利用外资2.53亿美元。经济开发区已落地企业39户,形成了特种车制造、汽车零部件生产、模具加工、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项目的集群效应凸显。金州生态产业区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特色种植,吸纳农民就业,实现了土地经营规模化、新型农民职业化、农业生产标准化、乡村建设一体化。安恕循环经济产业区完成投资18亿元,占地近50万平方米,产值15亿元,为实现“双百”目标夯实了基础。中德东辽河源头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坚持“生态至上、统筹协调、规划引领、示范带动”,流转了5.7万亩土地,稻田公园、金盏菊种植园、果榛庄园等绿色有机产业落户园区,全域初步形成了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水源地保护利用、多业态共融共生的发展模式。“五养三种”得到大力发展,东辽黑猪获得了国家地理标识认证,蛋鸡养殖实现了全产业链发展,建立了水貂养殖繁育科研基地,稻田立体化种养、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得到有效推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42家,合作组织发展到1170户。成功推动了吉东种业与上市公司黑龙江垦丰种业的改制重组。现代物流、“互联网+”等生产性服务业呈现集群增长势头,三产融合的格局初步显现。大力实施“13579”旅游发展战略,初步形成了发展新业态。
不断加大基础性投入,城乡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全面整修了县城主要街路和地下管网,完成了10个老旧小区的综合整治,完成保障性住房和商业开发住宅小区面积64.3万平方米,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和园林城,县城基础设施和功能日益完善,建成了城在林中、人在园中的山水园林型城市。累计投资5亿元,实施了22.1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工程;累计投资3亿元,深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河道治理、道路绿化、林地清收还林;累计投资5亿元,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累计投资5.93亿元,扎实推进路网改造,建设乡村公路975公里,全县乡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交通更为便利,环境更加优美。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人民幸福指数明显提高。每年新增财力的70%用于民生支出,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等领域累计投资57亿元。就业规模日益扩大,全县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均超过40万人次。教育优先发展得到有效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扎实开展,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医保、新农合、城乡社会保险等保障性工作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2%。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药品零差价落实到位,城乡医保报销比例逐步提高,报销范围逐年扩大。“五院一所”和乡(镇)卫生院“三年提升工程”有序推进,投资3200万元完成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人民群众就医条件明显改善。县文体活动中心、民俗博物馆建成投入使用,投资703万元新建文化广场73个、文化大院233个,广大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持续开展脱贫工作,贫困村由33个减少到21个,贫困人口由33530人减少到13708人。今年以来,深入开展新一轮脱贫攻坚,全县21个贫困村实施产业扶贫项目51个,为脱贫攻坚“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着力加强社会管理治理,和谐稳定形势持续巩固。“六五”普法工作取得实效,司法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平安东辽建设不断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逐步推进,新建公共视频监控点位523个,社会环境显著改善。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从2012年开始连续四年保持全省领先水平。
全力推进党的建设,执政能力全面加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严”字当头和“好干部”标准,建设了一支务实创新、富有活力、勇于担当的干部队伍。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成两次村级组织换届,选优配强了村“两委”班子,投入4000万元,新建、改建标准化村部199个,村部“社区式”改造率85%,建设标准化城镇社区活动场所3个,新建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98个。坚决落实“两个责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坚持挺纪在前,加大纪律审查力度,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形成了风清气正、干净干事的良好政治生态。支持县人大依法履行职能,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和工商联作用,加强和改善党对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领导,扎实推进党管武装工作,形成了风雨同舟、同心同向的浓厚氛围。
未来五年 东辽奋楫扬帆
未来五年,东辽县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强化党的领导统揽全局,突出“创新驱动、统筹协调、提质增效、融合开放、绿色崛起”五大理念,形成适应引领新常态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创新东辽、富强东辽、法治东辽、文化东辽、美丽东辽、幸福东辽,全面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开创东辽美好未来。
党的建设不断强化。
东辽突出党的建设统领地位,始终坚持不忘初心,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以科学的决策推进事业发展,以过硬的作风树立良好形象,以良好的形象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为开创东辽美好未来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精神家园的新境界。强化基层基础建设,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抓班子带队伍,着力培养造就忠诚担当干事的好干部。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强化党的领导,着力巩固和发展团结共事的良好局面。
创新东辽
创新发展动力不断提升。
东辽坚定不移地把创新作为推动县域跨越的重要途径,构筑富有活力的创新格局,使创新内化为县域跨越发展新动力。全面优化创新体制机制。鼓励、支持、引导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投融资平台建设,健全土地、技术、资本、人才、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积极推动供给侧和“放管服”改革,努力构建优良的创业创新环境。突出重点助推创新发展。着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医药健康等高新产业项目,打造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技术优势明显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重点企业与科研院所对接,做强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大力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支持创客空间、科技孵化器等创业基础平台建设,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大力培育发展新模式。坚持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发展中间产业,促进工业、农业、服务业全产业链闭合循环;整合各类资源要素,推动旅游业与农业、工业有效衔接;大力实施“互联网+”工程,提升产业的智能化、智慧化、智造化水平,实现三产融合发展。
富强东辽
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东辽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全面增强产业竞争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和一般公共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实现经济发展与财政增收同频共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以产业集聚为载体,做大做强现代工业。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快项目建设梯次推进,接续发展。改造提升现有传统优势产业,着力做大做强汽车装备业、模具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建材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推动优势产业向集群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以九王药业、同城医药为代表的医药健康产业,以天焱生物质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和以吉诺树脂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逐步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化,积极推动县经济开发区、金州生态产业区、安恕循环经济产业区、中德东辽河源头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创建省级园区。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依托,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农村“四个转变”。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和引导域内外涉农企业参与结构调整,鼓励支持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组织参与土地流转,发展一批带动力强,群众参与度高的合作社。建立土地流转大厅,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大力推进旱改水,扩大绿色有机水稻面积,实施精细化种植。深入推进“绿”字号工程,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业区。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推进全程农业机械化作业,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积极搭建信息沟通和物质流通平台,解决好农产品销路,扩大农民增收渠道。以拓宽空间为重点,推进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积极推进辽白经济一体化,构建“辽白经济走廊”服务业集聚区。扎实推进旅游业发展,深入实施“13579”战略,加快形成乡村旅游发展新业态。加强鴜鹭湖生态旅游度假区、聚龙潭水利风景区和辽河源现代生态农业主题公园开发建设,建设与国家登山步道相连接的跨金州、安石和辽河源的旅游产业带。以提升城镇功能为目标,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实施“一轴三区四带”发展战略,优化空间布局,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辽源卫星城。抓好精细化管理,建设智慧城市。继续实施农村环境整治三年工程、农村公路三年整修工程、农村改厕三年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推进金州乡省级城镇化试点、辽河源镇国家级城镇化试点和特色小镇、安石镇民俗风情村寨建设,构建现代化新型城镇体系。
法治东辽
社会管理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东辽坚持依法治县,把法治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使人民民主更加健全,依法执政能力不断加强,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基层治理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社会和谐稳定,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高。增强依法执政意识。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深入推进“七五”普法,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平安东辽建设,实现视频监控系统村村全覆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文化东辽
文化软实力逐步加强。
东辽坚持以文化为引领,不断提升全民思想文化水平,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实现品牌化,不断提升东辽文化的感召力和自信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持续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家庭、道德模范、“东辽好人”等评选活动,建立健全乡规民约,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延伸、向公众开放。加强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培育文化龙头企业,推动东辽文化活态传承、多样存续、守正出新,形成具有东辽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深入挖掘东辽民间文化艺术。突出抓好文化大厦、东辽河文化产业园等项目的规划建设工作,搭建宣传推介东辽文化的载体和平台。
美丽东辽
生态质量效益逐步提高。
东辽坚持倡行绿色发展,切实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统筹生态城乡建设,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营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构建绿色文明体系。突出抓好生态建设。加强生态环境质量监管,使发展更符合生态文明要求。持续推进水源地保护工作,依托中德东辽河源头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积极构建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保证水质、适度开发的水源保护区。加强聚龙潭水库周边环境整治,确保县城群众饮水安全。加强对东辽河及其支流的河岸生态和植被的修复和保护,打造良性生态系统,建立东辽生态屏障。加大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力度,切实加强林地清收还林,到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3.9%以上。科学推动绿色城镇发展。开展国家级卫生城和园林城创建。全面实施城乡绿化工程,实现生态宜居。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城镇化发展评价体系,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推进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以庭院绿化、村屯美化、道路亮化和农田水网、路网、渠网、林网建设为重点,建设“村在林中、人在景中,村庄有林、庭院有景”的绿色家园。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到2020年,力争建设30个省级、70个市级美丽乡村。
幸福东辽
人民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东辽坚持建立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使全县人民享受更加公平的教育、更加高质量的医疗、更加全面的保障、更加充分的就业、更加优质的生活,让全县人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巩固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坚持办人民满意教育,做到教育发展优先安排、教育投入优先保障、公共资源优先配置。大力实施教育人才引进与培养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发展高中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切实办好特殊教育,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扩大社会保险保障覆盖范围,加大对特困群体的救助力度。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公共卫生、人口计生五大体系建设。深化医改和制度创新,深入实施“三年提升工程”。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全面完成“五院一所一中心”建设。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深入实施产业脱贫,使产业扶贫成为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保证发展富裕长效化。深入落实“1+N”行业支持计划,强化脱贫攻坚的基础支撑,确保到2017年底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