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姓感受贴心“温度”
让百姓感受贴心“温度”
——记辽源市信访局案件督查科科长孙军
本报记者 于蕾
信访接待,是一个平凡却充满挑战的工作。
在经历了15年前的那次公考后,孙军走上了信访接待工作岗位。
信访工作纷繁复杂,关乎政府与百姓的血肉联系。所以,从走上新岗位的那天起,孙军就告诉自己,身为信访工作者,就得有抗劲儿,能解气儿,化解矛盾都顺气儿。这些年来,每当怨气、闷气和不平之气接踵而来时,孙军总能将其化为骂声连连后的一张笑脸、拳脚相加后的一杯热茶。
“信访工作不好干,但咱也得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若不是到最难处,没人愿意走信访这一步。”孙军为自己宽宽心后,又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下一次接访工作中去。有人说孙军把信访工作做出了“温度”,而这温度来自于他与信访对象之间的互信互谅、来自于矛盾化解后的心安理得,更来自于他对这项事业的责任担当。
孙军,现为辽源市信访局案件督查科科长。
让“信访”成为“信任”
2003年,时处全省企业和行业改革、改制的年代,在大趋势的环境下,形成了大量历史遗留信访问题。辽源一批省直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来到市信访局反映取暖补贴问题,当时的场面一团混乱,大喊大叫的、连哭带闹地堵在信访接待室里,这些老人们情绪十分激动,扬言再不解决就要做出过激行为。孙军一边在讽刺、辱骂、推搡中稳定大家的不满情绪,一边在积极向上级汇报,争取支持。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位70多岁的老大娘对孙军说:“放弃了!放弃了!一直都没解决,我已经等不了了。”而孙军的一句话,却让老人眼前一亮,他说:“大娘,您放心,这虽是历史遗留问题,难解决,但咱也得想办法解决,就算你们放弃了,我也不会放弃的。”听了这话,老人们的情绪稳定了,现场也随之安静下来。事后,在孙军的不懈努力和积极争取下,事情终于得到了圆满解决:通过地方自筹的方式,老人们拿到了补贴款。领钱时,一位80多岁的老人对孙军说:“孩子,谢谢你,你的热心让我们这些老人心里暖和。就算拿不到钱,我们也没有怨气了。”
从最初从事这项工作到今天,孙军容得下误解、经得住考验,别人说他心真大,其实他的“心”也疼过。常年的满负荷、超负荷工作运转,让身体一向健康的孙军患上了冠心病,急救药随身带着,有时在接访现场发病了,嘴唇发紫、满脸淌汗,同事们劝他歇歇吧,他却说:“没事儿,吃点药一会就缓过来了。”
让“生人”成为“亲人”
孙军在这一行业中可谓小有名气,很多群众都是慕名而来,虽然彼此不熟悉,但口碑相传,人们觉得孙军值得信赖,是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好干部。
2012年6月,四百综合楼的居民10余人到市信访大厅上访,一进门就吵着要见孙科长。孙军第一时间把他们让进了办公室,见面后,上访人对他说:“孙科长,见到你我这心就放下了。”孙军耐心详细地询问了案情。原来该楼属弃管楼,按政策规定应由居民自修自住或全体业主选举业主委员会自行管理。在向上访代表宣传了政策规定后,孙军联系到小区属地的社区干部,责成社区负责组织全体业主召开业主大会,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同时,还联系水务集团,负责做好该小区业主委员会成立后的上下水维修改造及善后工作。一个月后,居民代表在社区干部的陪同下来到市信访局,向孙军赠送了锦旗。社区干部说:“事后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及时跟进工作,现在居民上下水问题已经得到了彻底解决,居民们非常高兴,感谢党、感谢政府。”
2014年高考前夕的一天下午3点多,原本由市机械局开发的、现已弃管的居民楼七八位老人找到了孙军。由于地下电缆损坏,而这一问题又不属于电业部门维修管理范围内,居民楼停电,眼看着高考在即,在这居住的待考学生们该如何备考?了解这一情况后,孙军马上联系电业部门,积极争取为居民楼接上了临时用电。高考顺利结束了,居民阿姨特意来电感谢孙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临时用电毕竟治标不治本,以后再停电了,谁来管?为此,孙军又联系了市工信局,通过进一步协商沟通,为居民楼争取到了3500元维修电缆款。就这样,临时用电改为了永久性服务用电。接电那天,孙军一直跟到最后,夜幕降临,看着居民楼窗里闪出的光亮,孙军这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走了。
让“怨气”成为“和气”
孙军常说:“我的工作就是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群众上访,是因为有心声要向党和政府倾诉,是有实际困难需要党和政府帮助解决。所以,只有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才能换来群众对党的政策的拥护。”
2011年10月,原物资系统吉盛钢材市场退休职工30余人集体到市政府上访,反映企业改制后退休职工享受医疗保险待遇问题。上访人情绪异常激动,行为冲动,他们用手推车推着全身瘫痪的高龄退休人员冲进政府大院,高喊维权口号,严重影响了机关办公秩序。孙军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认真同来访群众沟通情况、安抚情绪、劝阻过激行为,并及时向领导汇报反映情况。在得到领导指示后,协调市商务局、市医保局和吉盛钢材市场个体老板到市政府联合接访,有效地控制了局面。事后,孙军多次到有关部门研究退休人员医保接续政策,并协调钢材市场个体老板反复做其思想工作,终于打动了个体老板自愿为每名退休职工出资6000元办理了大额医疗保险。
2012年9月,原皮革机械厂棚户区改造地块被依法征收,皮革机械厂100余名退休人员集体到市政府上访,索要征收补偿款,用以补发企业退休职工拖欠多年的工资。个别上访群众威胁接待人员,声称要越级集体去省、进京上访。孙军及时同上访代表进行约谈,了解案情。由于案情清晰、政策明确,孙军立即向企业主管部门进行了督办,要求企业主管部门5日内拿出详细的资金分配方案,向职工进行公示后发放。几天后,企业主管部门将拖欠职工的工资全部补发完毕。
原本一触即发的矛盾被解决得和气顺气,大家都佩服孙军是个有能力、有胆识、有爱心的信访好干部。
让“努力”收获“果实”
为了超前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当地、处理在基层、控制在源头。除了日常大量的接待群众来访外,孙军主动分析排查不稳定因素,对可能出现的信访隐患和苗头进行排查,上报领导决策,落实包案责任人,把排查出的问题化解在萌芽中。及时提出对信访事项的处理建议,如群众来市集体上访,通知涉事部门及属地领导到现场跟踪劝返,接到通知很长时间内也未及时到位,造成群体性事件的情况,向局领导建议,以文件形式下发群体访事件现场跟踪处理制度,规范了工作行为准则,明确了属地和涉事部门到位时间和责任,规范群众来访投诉流程,实现信访大厅窗口一站式服务,灵活处置来访群众提出的问题。为了使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促进信访问题的解决,孙军按照领导的指示,建立了信访情况月通报制度,此举有力地督促了相关部门和单位加大处理信访问题的力度。
有人说,信访部门是清水衙门。其实,它比清水还清;信访工作是一团麻。其实,它比一团麻还难理。信访部门是寒暑表,上访群众的冷暖要通过信访干部来感受。
信访工作的性质注定了信访干部要比他人牺牲和付出的更多。信访工作不分白天黑夜,不分节假日。信访这根弦在孙军的脑子里时刻紧绷着,只要群众有事,他都随叫随到。10余年来他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就算他牵挂着一对刚满月的双胞胎儿子,依然奋战在信访一线。他平均每年接待来访群众一万多人次,接待集体上访400余批次,全部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他先后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城建工作先进个人、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先进个人、全市信访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全市人民满意公务员、个人三等功、辽源市五个服务一线基层先进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多年来,信访群众为孙军赠送锦旗30余面,写表扬信20余封。
2016年3月23日,孙军因工作需要由信访接待管理科调整到案件督查科任职。工作交接那天,他还躲在保安室偷偷哭了一场。他说:“15年基层信访接待工作是我一辈子最珍贵的经历,不管我再走上哪个工作岗位,我都将不忘初心,对党忠心、对民贴心,做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合格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