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书写感动用心关爱未来

西安区关工委
用爱书写感动用心关爱未来

 

    东山社区关工委成员和社区党委成员研究如何组建网格关工党小组

 


    二实验小学立德树人传承国学

 


    仙城社区好家风带动好社风

 


    西安区教育局关工委组织党员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孩子们健康成长

 


    安康社区关工委主任经常指导贫困学生学习

 

    辽源市卓远集团和灯塔镇关工委为该镇贫困学生捐资助学

 

    近年来,西安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祖国的未来属于下一代。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争当西安美德好少年”“争做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爱好少年”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呈现出领导力度不断增强,组织、网络不断健全的良好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为西安区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关心下一代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本刊通过对西安区一组基层关工委先进事迹的报道,来鼓舞和激励更多的基层关工委组织和广大“五老”同志积极投入到关心、教育、培养和服务青少年工作中来。

    灯塔镇关工委
    党建引领 工作升级
    近年来,灯塔镇党委不断夯实镇关工委工作基础,采取有力措施,有效提升了镇关工委的活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以加强队伍建设为重点,提高工作水平。镇党委高度重视关工委工作,不断强化关工委基础建设,做到了领导组织、人员配备、政治待遇、工作条件、生活关心、经费保障“六到位”,确保工作、活动正常开展。镇党委还将关工委工作纳入村级干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与干部工资报酬相联系,并同其他党政工作一同检查、一同考核。
    以培训农业技术为重点,开展培训服务。镇关工委每年都组织退休专家举办各种科技致富培训班,对农村青年进行生产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帮助他们走科技致富之路。同时,组织青年农民去长春农博会、省农科院参观学习900多人次。太阳升村青年农民韩晓峰自建温室大棚14栋,7000多平方米种植蘑菇,为解决技术问题,关工委组织他到长春吉林农大学习,现在他种植的蘑菇供不应求,每年纯收入达40多万元。
    以关爱困难青少年为重点,办实事做好事。三年来,镇关工委积极开展扶危济困活动,先后组织33名“五老”人员与11名失足青少年结成帮教对子,为他们办实事44件,解决生活困难1.2万元。为困难青少年发放米、面26000斤、油220桶,总金额达8万多元。累计使6名特困学生摆脱了辍学的困境,63名贫困学生得到了爱心救助,救助金额达30多万元。另外,镇关工委还充分利用各村农家书屋,鼓励孩子们开展读书活动,帮助青少年励志读书成才。成山村是一个仅有277户居民比较偏僻的小山村,10多年共培养出62名大学生,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学生村”。

    东山社区关工委
    网格上的关工党小组
    2013年,东山社区关工委本着便于掌握青少年思想、工作和家庭情况的服务理念,将辖区内思想觉悟高、群众基础深、身体条件好的老同志调整充实到网格党支部中,成立网格关工党小组,实现“五老”人员和青少年零距离接触。
    自工作开展以来,网格关工小组积极联系辖区内各中小学校,先后为85名困难学子减免学习费用12750元,向相关部门争取助学资金26000余元,最大限度地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关注单亲家庭子女、困难家庭子女和留守儿童的成长,设立爱心捐款箱,首批捐款已经帮助二实验小学5名学生完成了学业,为二实验中学17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捐助了书包和助学金。发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助16350元,让困难学生和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在帮贫助困的同时,为待业青年联系各类免费技能培训班,使他们学到一技之长。针对身体条件允许的待业青年,“五老”人员就鼓励他们参军报国。通过关工委积极努力,目前共有58人实现了就业。
    此外,网格关工党小组多次组织“五老”宣讲团深入到学校、网格、居民楼栋中进行法制教育,让青少年儿童从小学法、懂法、守法。还开展科普知识教育,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与辖区内二实验小学联合举办了“迎‘七一’,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广场演出,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

    仙城社区关工委
    传承家风 立德树人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仙城社区关工委注重在传承好家风、树立好社风、培育好后代上下功夫,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社区居民康永库老人,注重对子女后代的培养教育、他的子女既有大学教授,又有国家干部;孙辈有7名大学生,毕业后均成长为各行业中的精英。老党员隗振祥是社区“五老”人员,他和老伴经常义务打扫楼道和门前卫生,他的儿子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社会教育书画辅导优秀教师。社区关工委把这些好的家风深入挖掘,整理印制成册发给居民,同时在社区画廊橱窗内对典型事迹进行宣传,大力营造“人人学习好家风”的氛围。
    好的家风,带动了好的社风。2014年,社区成立了由社区党委领导、关工委成员、“五老”和各界爱心人士组成的关爱青少年工作团。与社区贫困学生、问题青少年结成对子,实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残疾少年赵连启与奶奶相依为命,经常对奶奶发脾气。在社区关爱团帮助教育下,认识到了奶奶的不易,主动向奶奶道歉。“啃老族”马胜迪也在社区关爱团多次的说服教育下,理解了父母的艰辛,自食其力经营起了一个烧烤摊,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近年来,仙城社区关爱团累计帮助12名家庭困难的大学生筹集资金7000余元,为身患白血病的小学生黄馨仪筹集善款20000余元,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

    安康社区关工委
    爱心驿站铺就大学路
    近日,就读于山西大同大学的李显林跟随母亲来到安康社区关工委爱心驿站,将一面书写着“爱心助学,情深似海”的锦旗送给了“五老”人员孙宏,感谢这位老人每学期为其捐资2000元和学习生活用品,使其能够顺利求学。
    这样的事例在安康社区还有很多。2015年,安康社区关工委在社区党委的关怀和支持下成立了爱心驿站,吸收了市中级法院、市交警支队、市财政局等单位为爱心驿站的成员单位,扎实开展助学活动。
    家住社区8委5组的蔡玉石同学,高考中以689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蔡玉石家境十分贫寒,从小父母离异且父亲智障,由奶奶和姑姑抚养长大。然而面对艰难困苦,他自强不息,学习成绩名列前茅,高中期间始终是省级三好学生,并成为了中共预备党员。了解这些情况后,社区党工委书记和关工委负责同志第一时间来到蔡家看望。爱心驿站多方筹措15000元,圆了小蔡的大学梦想。社区5委12组的王千瑞同学高考中以565分的好成绩考入了西南民族大学。其父亲、母亲都患有多种疾病,是社区有名的特困户。关工委爱心驿站负责同志主动协调爱心驿站成员单位为王千瑞同学救助3000元,使他顺利地走上了西南民族大学的校门。
    自安康社区关工委爱心驿站成立以来,先后为13名特困学生筹集助学金20500元,让贫困学生继续学业,感受社会温暖和关爱。

    西安区教育关工委
    贴心服务开创新局面
    西安区教育关工委自2013年调整以来,充分发挥教育“五老”作用,坚持服务,主动作为,真正做到情况一线了解、矛盾一线协调、问题一线解决、工作一线落实,在全区树立了关工委新形象,开创了工作新局面。
    注重服务,为青少年解决生活实际困难。近年来,区教育关工委广泛开展各项帮扶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倡导老少互助,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组织“五老”联系困难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各种难题。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先后为200余名特困、留守、单亲、残疾、失范等孩子投入帮扶资金10万余元,为两名特困重病孩子捐资1.4万余元,使学生们重返校园。此外,区教育关工委还为基层教师解难事、做好事30余件,为“五老”人员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140余件,受到教育系统内一致好评。
    品牌引领,不断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区教育关工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工作,形成了独有的品牌特色。在全区6所学校中大力推广二实验小学举办的“品文墨书香,做儒雅之人”的展示活动,努力打造国学经典教育品牌。积极开展“西安美德好少年”“三爱好少年”和“学两史、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好孩子”评选活动,利用三年时间相继评选出200多名优秀少年,努力培育“立德树人,重在养成”教育品牌。另外,在创建省级示范家长学校过程中,坚持做到“八有”,即有挂牌标识、有师资队伍、有固定场所、有工作制度、有教学计划、有统一教材、有活动开展、有教学效果等,把立德树人的点点滴滴渗透到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

    市第二实验小学
    国学引路 德育优先
    市第二实验小学注重把“德育优先,重在养成”等多方面特色办学放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作为学生成长的奠基工程,探索出一条“立德树人,注重养成”的新路子。
    国学经典走进课堂。早在10年前,学校就确立了“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的校训,开展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诵读经典名著,使学生从经典的哲学、历史、道德、文学、美学中品位民族人文道理。多年来,学校坚持传承与创新,以国学经典为依托,以诚信教育为突破口,学习实践,续写《弟子规》,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
    阅读照亮学生童年。自2002年以来,学校一直致力于书香校园建设,倾心构建有效的运行机制,通过营造氛围,让校园有书香;引领阅读,让书山有路勤为径;开展活动,让阅读有快乐;注重整合,让阅读有根基。同时,学校将书香校园建设与德育教育、体育活动和艺术教育相结合,对老师提出言传身教,让阅读有高度,激励师生的读书热情,着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让学生的童年有阅读相伴,让经典滋润学生的心灵。
    校园文化融入其中。学校把校园文化的设计、制作、内容选编,融入对学生的养成和教师的引领教育之中。将“唐诗宋词”“名著赏析”“中华国粹”“蒙学经典”等多个内容精巧、华丽的贴表在教学楼墙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办公楼内分为“树师德”“强师能”“铸师魂”三大板块,将一些与教师相关的名人名言展示在走廊墙上,让老师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名人名师在教诲和指点,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本版稿件、图片由中共西安区委宣传部  西安区关心下一代委员会 提供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