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街头现象作为评判人的道德准则
勿以街头现象作为评判人的道德准则
本报记者 咸凯慧
上世纪70年代,电影艺术领域曾出现“道德焦虑派”,以影像探讨人们可能面临的道德悖论。现实生活中道德不是非黑即白,在行人路过乞丐身边的时候,给他一元钱并不能代表你的道德有多高尚,而不给钱也并不意味着你的道德低下。在追寻社会道德时,我们需要的是有一颗真诚待人的心,而不是为了慈善家的名号而做的“慈善事”。
现今社会将道德作为重中之重,不管是在家庭教育中,还是在事业、社交里,人们对道德的重视与日俱增。然而,道德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累积下的至理,有些时候确实很难被人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更有甚者将道德作为砝码,以求得个人便利,“道德绑架”的现象层出不穷,委实令人痛心。
公交车上年轻人不让座位,也许是那位年轻人身体不舒服或是怀孕初期而没有让座,你根本不能单凭与他的“一面之缘”去评判别人的道德好坏,更不应该强制性的迫使别人按照你的标准执行。匆匆而过的路人,家里或许有急事,又或许他的经济情况不容许他去帮助别人。不要再把自己看到的所谓事情真相作为攻击他人的借口。道德是一种修养,不是责任,道德是不能拿来要求别人的。所以,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让座是尊老爱幼的表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座美德的背后还是一种以和为贵的相互理解。我们应该相互体谅,而不是出现“被让座”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