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竖井煤矿(二)

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竖井煤矿(二)

 

    凿岩组组长谷发明,当时才23岁,这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凿岩工人面对难关,反复琢磨,建议改革打眼工具和老式操作方法,终于创造出“深孔爆破”新技术,实施井筒凿岩和砌壁平行作业。
    这一创新大大提高了凿岩和砌壁速度,每米凿岩进度由1007个工,降至231个工,单位成本由3200元降至1900元,凿井月进度比原来提高三四倍,整个井筒工程只用了22个月,创造了全国建井史上的奇迹,与建设初期进度相比,提前了五年的时间。
    中央竖井的井口主井直径6公尺,副井直径8公尺,井筒延伸达522公尺,工业广场占地面积6万平方公尺,矿建、土建、安装工程总数为142件。面对这个巨大工程,苏联政府伸出援助之手,委派石曼阔、普斯多维托夫、沙夫琴克等专家来辽源帮助“中央竖井”的建设。为加快施工进度,他们提出了“井筒平行作业”“平巷平行作业”等30余条建议,使每月掘进的进度提高到106.5公尺,发旋进度提高到95.37公尺,综合月进度提高100公尺,掘进效率提高68%,平巷每公尺造价降低3%。5个掘进队中,有4个队先后突破“月进百公尺”全国纪录。1954年,多孔掘进达月进173公尺。平巷掘进速度的提高,为井巷机电安装争取了时间。
    1953年11月,开始了13间厂房建筑工程的施工,为尽快安装竖井机电设备,要进行冬季施工。冬季施工必须战胜零下25摄氏度的严寒,关键在于做好建筑施工中的保温工作。苏联专家提出“蓄热法”“缓遭冻结法”“土壤蓄热法”和“电极加热法”等先进技术方法,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加快厂房建筑速度,按原计划提前25天完成了建筑任务。
    竖立安装竖井的井架,是由抚顺来的安装工人进行操作,因为他们过去从没见过这么巨大的新式井架,竖立这个井架,怕做不好,不太有信心。这时苏联专家提出了预先把井架组立好一次起立等建议,使巨大的井架平地而起,安全的树立起来。
    1954年以后,矿建、土建、安装三类工程交错施工,任务艰巨而复杂。在苏联专家的技术指导下,问题一个个得以解决。他们预先帮助编制了三类工程的总体设计,提出加强三类工程的平衡工作建议,亲自参加调度会议,还日夜坚守在施工工地上,作具体的技术指导。
    在这座现代化矿井建设的五年中,苏联不仅帮我们设计新型矿井,还提供了大批优良的机械设备,同时也为我们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对于前苏联的无私支援,我们将永远铭刻在记忆中。 (市档案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