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你的“奶酪”?(下)
谁动了你的“奶酪”?(下)
《谁动了我的奶酪》是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写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情节可谓是家喻户晓。今天,本期专刊以《谁动了你的“奶酪”》为题,一是期望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二是用“奶酪”一词比喻或概括出此专刊里涉及的某些有关大众的利益、便利或是本应该属于人们共享且共同爱护的美好东西。众所周知,在人们的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涉及大众的某些利益、便利或是本应该属于人们共享且共同爱护的某种美好的东西却不能够给人带来应有的益处和便利。这是为什么呢?该如何制止或杜绝这种现象?
谁侵害了你的权益
权益是公民受法律保护的权力和利益,不仅是公共约定和公认的规范,同时也受国家法律确认和保护。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除了常见的消费者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而被侵权之外,还有一些人们摸不到、看不着的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也随时都有可能被侵权。比如,与我们每个人生活都密切相关的住房、小区物业和某些人群在工作中应享有的福利……
买房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大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今的楼房是越建越高,面积越来越大,价格也是越来越贵。购房者中,有的中老年人用了大半生的积蓄全额付款,为的就是置业养老;也有的年轻人东拼西凑筹集了首付款,然后用自己的信誉和每个月的工资收入进行按揭还款,为的就是能有个属于自己的稳定居所,置业安家。虽然如此,但个别房地产开发商却毫不手软地“说一套,做一套”,承诺的交房日期交不了房,应允的配套设施及格局朝向说变就变……似乎是拿到钱就不顾及购房者的利益和感受。
小区物业是现代居住小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个好的物业可以提升小区的环境、优化小区的日常管理,同时也会提高业主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但如今,物业不作为、服务不到位的现象在全国屡见不鲜。弃管小区和老旧小区暂且不说,就是一些颇具规模、较高档的商品小区也是问题多多,漏洞百出,业主交着物业费,但却享受不到该有的服务。近日,本报读者向记者反映,其所住的小区是我市某个半封闭的中档商品小区,自2012年购房到2015年3年间,虽然没有高档小区那种贴心的管家式服务,但小区基本的安全、卫生等也算能基本保证。不过,从今年春节过后,该小区的楼道卫生就没人清扫了,连续几个月没人清扫楼道、擦楼梯。业主物业费一分没少交,但却整天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中。她和邻居们也分别不止一次询问、催促小区物业,但物业给出的回答竟是之前的保洁员辞职了,此后一直没招到新保洁员。
除了以上现象,还有一些在私营企业工作的白领、蓝领也时不时被侵权。不用说加班没有加班费、法定假日不全休,甚至就连婚嫁、产假也没有保障,带薪的年假更成了天方夜谭……
谁让你吃得如此不安
前几日,一则关于一个城市的市民因为购买了掉颜色的大葱而再一次在网络上引发了人们对饮食安全的讨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不再为能不能吃饱而担心,却越来越为“能不能吃得安全”而担忧。近年来,有关食品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镉大米”“奶粉掺假”“假羊肉”“地沟油”“食品药物残留”等问题给百姓生活带来不小的困扰,让一向最为简单的“吃”一下子变得复杂起来。
63岁的市民刘继春告诉记者:“我小的时候,那些水果拿过来擦擦泥就敢吃,现在可不敢也不能这样吃。很多水果从花期就开始喷洒农药,直到拿到市场上出卖。我现在吃水果很小心,一般都要用苏打粉或是食盐水泡一会儿。”对于食品安全的担忧,可不止刘继春一个人。80后的李瑞琪说起食品安全也充满了担心,他说:“我爱吃烧烤和路边小摊上的食品,可烧烤用的材料和路边小摊上的食物符合不符合安全标准真是值得怀疑。况且,关于烧烤用料和路面食物的负面信息太多了,当我在享受食物的美味时,还不得不为饮食安全而忐忑。这种感觉简直太难受了。”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市民都和以上两位差不多,都对食品安全颇为担心。
吃是生存的头等大事,吃得安心、吃得放心,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吃得安全放心乃是最基本的要求。可是,随着间或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让人们越来越觉得吃的东西可没有那么简单。但是一日三餐是免不了的,人们只有在选择食物时处处小心了。看到这样的情形,很多人不禁会问:是什么让吃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充满危险,越来越让人不安呢?是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还是食品生产者的利益至上性,或是其他的什么原因呢?
谁让你住得如此担心
对老百姓来说,房子是保护家的城墙,是绝对的必需品。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买房子是件喜事儿,而装修房子却是个磨人的烦心事儿。当有人感叹装一次房子就像扒了一层皮时,却不知还有另一群人,也跟着被迫承受别人装修带来的无奈,他们就是——邻居。
“哐哐”的砸墙声、“突突”的电镐声、“吱吱”的电锯声……噪音扰民,是装修带给邻居们的最深印象。最近,倒夜班的刘先生谈到楼下的邻居装修,就一脸的无奈。他介绍说:“从早到晚装修的声音就没断过,感觉就像是有个拆迁队在拆你家房子。其实这些事儿大伙儿基本也就忍了,谁家买房不得装修一下?最让人担心的是怕砸了承重墙。承重墙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那可是影响楼房质量的大事儿。”
“卖房时对业主的室内装修是有严格要求的,并特意标明不能动承重墙。可惜的是,对于这些‘破坏性装修’,不进屋察看的话很难发现,一些业主安全意识淡薄,乱接电线、私自改造管道线路、随意拆墙,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一位物业公司经理介绍道。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们虽然会对业主进行劝告,但仍有业主不按要求装修,对物业的劝阻听而不闻,根本没把危险性放在心上。可一旦出了问题,后悔就晚了。曾有一外地开发商刚建好的楼还没卖出多少,就因为一户业主装修导致楼体破损,出了质量问题的房子变得无人问津,开发商差点儿因此破产。
一家装修,邻居发愁。业主王先生所住的小区是2014年的新楼,但因为邻居装修打通了承重墙,导致现在墙体有细缝出现。他说:“一楼有住户今年装修,房主嫌房子格局不好,把100多平方米的室内全部打通,被砸的墙自然也包括了承重墙。我对一些砸了承重墙导致楼体破损的新闻早有耳闻,这其中有的发现及时,楼塌之前里面的人都跑出来了,但更多的却是楼塌了人也被埋了。现在一楼的业主砸了承重墙,大家都很担心自家的住房安全问题,甚至有搬家的想法。”对王先生这样的普通家庭来说,全家人合力也只够买一套房子。可谁家买个房子不是精挑细选呢?花了积蓄买下来的房子,结果邻居哐当一锤子下去,新楼变危楼。想卖了房子搬走吧?墙体有裂纹的房子,根本卖不出价。继续留下来住?谁知道这楼还能坚持多久?这可关系着自己一家老小的生命安全。
不仅仅是“危险装修”毁了邻居们的居住安全,住在“八部”附近的杨先生碰到了一个家有精神类疾病的邻居。这位邻居觉得屋里面太冷,竟然用木柴在屋里燃火取暖。这种在屋里放火的奇人,虽然要烧的是自己家,也把周围的邻居吓得够呛。还有一位住在我的家园小区的张大娘也碰上不止一个的“极品邻居”,这两户人家不约而同地选择在屋里养小鸡。一个是在自家屋里拉铁丝网围养,另一个是“笨式”散养。可无论哪一种养法,都弄得满屋子散发着难闻的气味,门窗一开“香”飘十里。张大娘介绍说,她的那位散养小鸡的邻居每天就像看小孩儿一样,鸡在前面溜达,他在后面跟,鸡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让周围有孩子的人家十分担心,生怕这几只“战斗鸡”伤到自家孩子。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但对于这些毁了自家居住环境的邻居们,最让人困扰的是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一方面是房子价格问题导致搬不起,另一方面却是安全隐患带来的危险而不敢住。这不禁让人想问:我们还要为他人的错误买多少次单?
谁利用了你的信任
人们常说:越容易相信别人就越容易受伤。此话不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吃饭、购物、接打电话……不知不觉就被他人利用了这份信任而上当受骗。
品牌商品一般都是人们购买时信任的依据。但品牌商品有时候也会伤到消费者的心,利用消费者的信任以次充好。对此,记者就有亲身经历。曾在超市购买过一箱价格较贵的某大品牌新上市的纯鲜果粒乳饮品。冲着“大牌”“果粒”“牛奶”“新品”这几个标签,以为自己会味蕾大开,可一盒喝尽也没有吃到半粒纯鲜果肉,吃到的只是可以确定的人造椰果粒。从此,该品牌产品在记者心中形象全无、信誉大跌。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方便快捷、经济实惠的网购早已成为年轻人喜欢的购物方式。凡事有利就有弊。网购虽快捷、方便,但购买之前却看不见、摸不着,商品虽然比实体店便宜,但很多时候却让人真假难辨。网购现在尽管也有较成熟的交易安全保障,但某些店铺客服人员的态度售前、售后不一样。于是,一些不良网店商家抓住年轻人重品牌、图便宜且怕麻烦的心理,以次充好,用精美的图片欺骗买家的眼睛。
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这个硬道理对一些容易相信有“天上掉馅饼”这等好事儿的人来说,还是阻挡不了“悲剧”的发生。电信诈骗中不法分子就是抓住了被骗者的这个心理,使之一次又一次得逞。电信诈骗案件,一般都是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冒充银行等权威机构的电话号码及工作人员,以银行卡积分兑换、网络中大奖等由头,骗取受骗者钱财。受骗者少则损失成百上千元,多则几万、几十万,甚至倾家荡产。
谁让你的出行如此“蹩脚”
近日,市民刘女士向记者说了她和邻居们的烦心事。去年,刘女士和老公在我市某高档小区买了一栋房子。今年,刘女士的房子装修完毕了。房子入住后,刘女士和老公对小区环境和物业管理都很满意,庆幸自己的眼光好买到了称心如意的房子。可是,这一段时间以来,刘女士和老公却有点高兴不起来了,是什么事情让刘茜如此烦心呢?
这个烦心事是这样的:刘女士家所在的那栋楼靠近小区入口的广场和马路。路上每天车来人往,不但噪音大,而且很拥挤。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小摊贩每天都会来小区门口的马路边上“集结”。这些集结的小摊贩一个连一个分立马路两边,让小区居民回家都要绕路。小摊贩堵住小区居民回家的路还不算刘女士和邻居们心里最窝心的事情。最令刘女士和邻居们不高兴的是,小区进户大厅旁边的饭店竟然堂而皇之地把桌椅摆在小区门口的广场上。这样一来,小区居民回家的路就被堵住了一半。堵住一半这还不算,饭店顾客由于在门口吃喝到很晚,很多时候酒瓶子东倒西歪更让居民在走路时增添了很多不便。这样的情况令刘女士和邻居们很不满意,就找到物业希望能够把这里的小摊贩和广场上的餐桌给清理一下。针对这样的情况,物业虽然去和饭店的经营者沟通了好几次,可饭店的经营者却依然我行我素。对于马路边上的小摊贩,物业只能派人去维持秩序,由于没有执法权而不能彻底清理。
占道经营,不仅对小区的环境也造成了影响,更给小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让小区在自家门口进出也得小心翼翼。这些经营者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时候,却不顾别人的权益,这样的行为不但需要相关部门的严格管理,也需要这些经营者多点公德心,多为他人着想。
·评论·
“大家”的利益靠谁来维护?
我们以《谁动了你的“奶酪”?》为题,作了两期专刊。在这两专刊中,我们讨论了和“你”有关的利益问题。这里面的“你”是谁?其实,这里面的“你”是你,也是我。换句话说,就是在一定的场合和条件下,我们每一个人的利益都可能受到程度不一样的侵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是在讨论有关大家每一个人的利益问题。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人和人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就算是互不相识也能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你我的行为说不定都会给他人带来这样或是那样的影响。譬如说,在谈论水果或蔬菜的农药残留问题时,人们习惯性地把板子单单打在农民身上,斥责农民为了一己私利而滥施农药。这种观点看似有理,滥施农药的责任似乎都要由农民自己来背。可是,细细想来,当我们每一个人似乎都是农药过量的推动者。当我们对农产品外表和产量的要求很多时,卖家只能靠喷施药物来支撑。为了说明问题,笔者再以装修私改建筑结构为例。装修的事情似乎只是个人的事儿,其实不然。如果大家都认为自己的装修意愿应该得到无限制的满足,而不为公共安全着想的话,这个体可能一时得到实惠,可是长远来看,大家都这样,这个个体的利益也会遭到侵害。通过以上事例,笔者只是想说明“大家”的利益和大家有关,它的维护需要每一个人尽力。
维护“大家”的利益,除了需要大家的努力,去寻求相关部门的支持、合理监管和制定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更需要每个人从心理上认同是“大家”的一部分,关注并用实际行动来遵守规则。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李 锋 王 超 刘红娇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