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 ,如何才能守得恰到好处?

原则 ,如何才能守得恰到好处?

 

编者按
    原则是指一个人做人处事的基本规则,也是每个成年人都应该具备的人格。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关系人,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直接影响社会关系的好坏,做人、做事的原则更是影响个人社会形象及人格魅力的标志。原则,可以让人明辨是非,张弛有度。可以让人在利益面前不动摇,也可以让人在错误的边缘及时回头。原则,对一个人来讲,就像是人生道路上的指南针,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迷失方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言行一致,说话、做事严格按原则进行甚至有些古板;有些人时而有原则,时而没原则,行为不定;也有些人在做人、做事方面基本没有什么原则可言,凡事都为一己之利着想。那么,原则到底应该如何守?如何才能守得恰到好处?


    家庭原则 爱己 爱人 爱世界 我好 你好 大家好

    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在各自的生活环境里充当着各种角色,“扮演”好家庭中的每个角色也是一门必修课。因为这与做人、做事的原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心理专家总结,想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就应该做一个爱己、爱人、爱世界的人,做我好、你好、大家好的事儿。
    爱己者方能爱人。忘我固然高尚,但在家庭中一个一度忘我的人,突然有一天发现对自己的亏欠,即会成为一种愤怒,伤害其深爱之人。因为没有人可以给出自己没有的东西,他(她)内心深处爱的匮乏终将伸出一双乞讨的手,向他人讨要爱。爱人先爱己,当自己成为一个高度自爱、丰盈饱满、富足充实的人,才能真正地给予他人爱。
    爱己者要爱人。在一个课堂上,有人提问:如何理解自爱与自私?老师说,自爱者让自己成为爱,散发爱,让世界充满爱。自私者获取爱,吝啬爱,让世界给他爱。自爱者充盈,自私者空荡,只爱己者自私,能爱己亦能爱人才是真爱。有爱是能力,能够爱是本事,爱出者爱返,流动、温暖、安稳。
    爱己爱人者必爱世界。爱无大小,滴水涌泉。肯做一个有爱之人,必是大爱之人,一时爱不难,难得的是一世爱。
    一个人把爱己、爱人、爱世界,我好、你好、大家好作为自身的处事原则,那么他(她)的家庭一定是幸福的。


    城市原则 保护历史遗迹与经济建设并重

    历史遗址是留给我们后人无价的文化瑰宝。历史遗址不仅能够传授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还弘扬民族文化、延续历史文脉、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面临城市发展与历史遗址保护双重的压力。然而,我们是应该将保护有重要价值的历史遗址放在第一位还是将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这就要看一个城市的价值取向。一些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将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建筑用作办公场所或为居民所用。更有甚者将历史遗址拆迁,然后做房地产等商业投资开发。而辽源虽然没有其它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的数量多,但市委、市政府懂得尊重文化、保护历史遗址。在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建设的同时,没有轻视辽源的历史地位、文化底蕴和历史发展脉络。
     2015年5月11日至13日,“辽源龙首山及相关遗迹学术研讨会”在辽源召开。来自东北三省的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通过考察文物古迹、开展学术交流,与会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古夫余国后期王城在辽源”。这一新说,是将文献研究与文物遗迹调查紧密结合起来得出的新结论。依此新说,辽源建城史就该从公元346年算起,距今已1669年。2015年8月18日,侵华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展览馆举行了开馆仪式。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侵华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的保护开发利用,并把它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项目来规划和建设。从2009年开始,相继启动当事人专访、史料文物征集等相关工作,并于2014年9月启动场馆建设,在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顺利开馆。
    由此可见,我市对历史尊重的程度,对文化保护的力度,符合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和原则,便于参观者更好地认识历史,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可望实现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记者原则 宁愿险中求证,杜绝“吃拿卡要”

    媒体的公信力是指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而记者的言行恰恰代表着媒体公信力。称职的记者会让被采访对象、读者观众乃至整个国家都认可、受益。也有少数记者可能在一念之间犯错或因一时冲动而产生无法挽回的负面影响。
    2002年,我国西部地区一处金矿发生爆炸事故。某知名媒体4名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因一时的贪念被当地有关负责人及非法矿主的财务所利诱。收受了被采访对象所送财物共计数万元。最终,这一新闻中的事件被纰漏,并引起全国轰动。严重损害了媒体的整体形象及公信力,最终也损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上述事件毕竟是少数。在记者的队伍里,还是恪守本分、严守职业原则、为社会和国家惩恶扬善的人多。曾经在某网络论坛里被大量“人肉搜索”、被广大网友纷纷点赞的一位年轻记者,为了那份责任担当,做了10年暗访记者。他数次被威胁、几次死里逃生。乞丐、失足女、代孕、酒托等各类特殊、典型的人群中都有过他的身影,每一次的暗访也都像电影大片一样惊心动魄。但几乎所有人都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与容貌。这让人不禁想到一个词——卧底。作为一名记者,他是成功的,但他的生活却是非正常的。他被暗访对象“通缉”过,有人甚至要出10万元买他的一条胳膊或者一条腿;他被暗访对象攻击过,至今胸口上还有伤疤……后来有一段时间,他随身都会携带匕首,每当离开报社后,都走得非常快,然后会突然回头看看后面有没有人跟踪他。有时走到家门口后,他会绕一个大圈,确定没人跟踪后,才会上楼梯。每次暗访时,他都会花费很多心血和暗访者交流,与之同吃、同住、同“工作”、同生活。曾经他也害怕过,怕脏,也怕被传染上什么疾病。但是,如今已经不再做暗访,而是就任一家杂志社副总编的他却常说,那时的他是用“拼命三郎”的精神来做暗访,虽然很危险,但如果遇到了好题材就会很兴奋,仿佛身上的每个细胞都在跳,所以“一定要暗访到”的信心就会盖过危险意识。


    诚信原则 “拿”了一毛钱,愧疚40年

    近日,各媒体发布的一条关于“40年前拿同学一毛钱,40年后还一万元”的新闻,让人们在夏日里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也将当事人那至臻至善的处事原则和境界彰显的淋漓尽致。
    据新闻中描述,当事人施女士和徐女士40年前是小学同班同学,而且是前后桌,关系也很要好。施女士上小学时,由于家境贫困,基本没什么零花钱。有一天,她肚子很饿,想买饼充饥,但又没有钱。此时,她看见徐女士的铅笔盒里放着两张一角的钱,就趁人不注意,犹豫又胆怯地拿了一张,去买了两个饼吃。事后,她也一直深感愧疚、后悔不已,此事整整折磨了她40年。施女士和徐女士自小学毕业后就再未谋面,施女士也因此一直在寻找徐女士。直到后来,她得知徐女士的工作单位才与其联系上。如今已是女老板的施女士,为了弥补40年前那一毛钱的愧疚,拿一万元向徐女士道歉、致谢。徐女士谢绝了施女士的一万元钱并表示,40年前的事儿自己早已经忘了,一毛钱与同学情相比不足挂齿。

    借了一卷纸,从此无踪影

    在我市从事个体经营的林宁是个热情、大方的姑娘。3年前,从外地来到我市经营一家品牌服装店,1年前,她在我市某小区买了一套小户型的二手商品房。就在她刚搬进新家的第二天,便有陌生人上门来借东西,而且这一借便没了踪影。
    当天,林宁听到有人敲门还心想,刚搬进来会是谁呢?询问后,听到门外传来的是一位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女声,并说明是楼上的邻居,因为一时疏忽忘记了买卫生纸,所以想向她借一卷,等买了卫生纸第一时间就还。从门镜望去情况属实,于是就放松警惕开了门。她心想,邻里邻居住着,大家本应该互相照应。跑向卫生间就拿了一大卷纸递给了年轻女孩儿。随后,又在门口与之聊了一会儿。到现在已经事隔1年,那个女孩儿不但没有还纸,就连偶尔遇见了也不和林宁打一声招呼,就像不认识一样。这让林宁百思不得其解。
    此事与上文的“一毛钱”事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样是小事儿,同样是“借”东西,但却有着不同的做事态度,也反映了两位当事人不同的做人原则。


    好人原则 见义勇为

    电视里、网络中,我们时常听到一些关于突发的危险事件发生时,路人冷眼旁观或一走了之的新闻。然而,在我们辽源这样的见义勇为城市,“见义不为无勇也”早已成为很多人的原则。
    东辽县平岗镇大营村村民张某,因突发家庭变故失去理智,因此,产生了报复社会的想法。2014年9月24日,张某手持镰刀在大营村和平岗镇小街砍死一人、砍伤多人后,继续在小街持刀行凶。危急关头,平岗镇小街居民李鸿、王文清、王殿成三人在听到求救声后先后赶到事发地。为了不让其他无辜的居民受到生命危害,三人不顾个人安危,先是由李鸿打电话报警,然后又分别用关切的语言劝阻张某停止行凶。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三人拣起地上的木棒和石块等与手持凶器的张某勇敢搏斗。在搏斗过程中,王文清被砍成重伤。其余两人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砍伤。最终,三人与赶到现场的民警合力将歹徒制服,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遏制悲剧的进一步发生。
    事后,张某被绳之以法,居民李鸿、王文清、王殿成见义勇为的感人事迹也被我市的社会各界所传颂。三人被我市授予2015年度“辽源好人”特别奖。面对表彰和荣誉,李鸿、王文清、王殿成三人却看得很平淡。他们说:“在砍人事件发生时,我们只是想着要制止对方,别再让他继续伤及无辜。面对着疯狂的凶手以及他手中无情的镰刀,事后想想也很后怕。但当时情况危急,我们作为辽源的一份子,有责任冲上去。如果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们还是会冲上去……”


    你对原则怎么看?

    @元朗:
    信仰是最大的原则。信仰决定人的行为,信仰是心灵的力量,信仰是人生最大的一篇道德文章。对党员干部来说,法律法规都是底线约束,是管理和监督的保障。但是,要能时时刻刻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夙兴夜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可靠的还是坚定的信仰。一个人一旦有了信仰,就会不计较个人得失去为之奉献。信仰不需要轰轰烈烈,需要一点一滴,慎独而为。真正有坚定信仰的党员,才永远是党战胜一切困难、保障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坚力量。


    @发之语:
    做人必须要有原则。违背原则底线的事儿,就算有再大利益或逼迫都不能动摇。做事要踏实,虽然一步一个脚印走可能比别人走得慢,但回过头看,踏实的脚印才是我们珍贵的回忆,更是生活的见证。


    @难难:
    做人守原则是必需的,但在看什么情况下的原则不能守。在亲情与爱情方面我认为原则可以放开一小点儿,也不能没有原则,这个度就要看你的处理了。


    @大牛:
    大事儿坚持原则,小事儿学会变通,人不能没有原则。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 超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