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升舞台”与辽源市京剧团 (三)

“日升舞台”与辽源市京剧团 (三)

 

    1948年1月,西安县委民运部部长黄儒汉在二道河子区搞土改时不幸牺牲。为了纪念黄儒汉同志,将西安县委宣传队更名为“儒汉剧团”,陈放市长为名誉团长,李岱为副团长主持工作。同年,儒汉剧团接收了“日升舞台”的班底,吸收赵秉南、金菊芬、任福贵、马文贵等演、乐员加盟。为配合中心工作,儒汉剧团排演了《九件衣》《仇深似海》《边疆恨》《父子争先》《小女婿》等京剧,在观众中影响很大。
    1952年,儒汉剧团更名为辽源市京剧团,赵秉南任业务副团长,又先后聘请青衣花旦高永秋、刘梅霞,老生陈士良、文武老生于仲柏,架子武花脸崔湘亭、郭庆兰和冯宝林,还有武生杨月樵,铜锤花脸高声远,刀马花旦雯似彧,琴师司鼓苏顺奎、赵连成及琴师兼编剧陈国珍等京剧名流加入剧团。
    杨月樵的猴戏、雯似彧的《无底洞》、赵秉南的《失空斩》、陈士良的《十道本》《乌盆记》等艺术魅力感染和影响着辽源的观众。
    剧团编创的十八集连台本戏《青衣女》,每集演出一个星期。创编的《杨香武三盗九龙杯》等拿手好戏轰动长春、哈尔滨、沈阳等东北各大城市。
    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是辽源市京剧团演出的黄金时期。剧团多以创编演出大量现代题材的剧目为主。编排演出了现代京剧《血泪英雄》《唇亡齿寒》《詹天佑》《徐秋影案件》《火烧望海楼》等,特别是1957年,由陈国珍、田英、赵秉南创编的现代京剧《智擒惯匪座山雕》。参加吉林省现代戏汇演一举夺魁。演出盛况空前,场次近千场,观众多达69万余人次。先后走遍东北各大城市。1963年这个戏被收入《中国地方戏曲集成》。
    1957年11月,《智擒惯匪座山雕》在哈尔滨道里黑龙江评剧院演出。与上海市京剧院《赵一曼》剧组相遇,便互相交流了剧目。后来,上海市京剧院将《智擒惯匪座山雕》改为《智取威虎山》,成为轰动全国的8个样板戏之一。
    七十年代以后,辽源市京剧团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批青年演员涌现出来,登上舞台施展才艺。创作和演出了现代京剧《海岛女民兵》《杜鹃山》《盘石湾》《八一风暴》《陈毅出山》和《于无声处》等很多好剧目,繁荣了辽源的文化生活,受到广大观众的高度赞誉和热烈欢迎。时任吉林省委宣传部部长宋振庭曾称赞辽源市京剧团是“排演现代戏的排头兵”。
    辽源市京剧团经过了40余年的发展历程,1987年,与辽源市地方戏团合并,重新组建了辽源市艺术团,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市档案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