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县的早期教育 (三)

西安县的早期教育 (三)

 

    在这一年,西安县选送刘德润入奉天小学教育研究班学习,结业后他带回了新式教学方法,对西安县的儿童学龄教育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1916年12月,西安县建立了县立初级中学,有教职员工6名,年支经费大洋6026元。从1917年开始逐年招生,到1920年招学生3个年级,总计138名学生。当时的职业教育很有特点,1906年6月,设立了两个等级小学堂师范传习所,都是速成科,并不断招生。1910年12月,知县雷飞鹏创设师范简易科,用捕盗营做校址,委任张梦九为校长。1927年,在县城南关设立师范讲习科,有30余间校舍,教职员工5人,级数为两班。1919年至1927年,县立师范讲习科共毕业五至九级,学生174人。1928年2月,师范讲习科和师范中学合并,以两等小学为校址,委任张成文为师中校长。
    1911年春,知县雷飞鹏筹办初等农科实业学校,在巡警分驻所修建校舍16间,这是辽源市历史上第一所职业教育学校。学生入学不受年龄限制,但因市民不重视实业教育,学生纷纷退学,便于1913年改为高等小学,并入初等高等小学校。1921年3月,西安县知事郑颐津倡办女子蚕桑学校,地址附在女校,有学生30人,试办二年。1923年10月设蚕桑科,招女生32名,后改为女子师范讲习科。
    1923年3月,西安县设私立医学校普及医学,招有学生三级34名,经费大洋650元。
    1928年8月,西安县知事张仁安创办女子缝纫科,附在女校,招初小毕业生,前后毕业四级38人。
    1906年9月,西安县设立社会教育讲演所,由商会月捐20元为经费用于讲演所费用。1914年秋,迁于新址,设讲员一人,兼办平民学校,每日听讲者不下七八十人,年支经费832元。1917年5月改为民众教育馆。
    1906年冬,在西安县城内设立一处简易识字学塾,识字学塾不受年龄限制,随来随学,免费教识字,但前来学习的人却很少,没办多久就停办了。同时,还设有一处平民学校,附在讲演所内。
    西安县的早期教育活动如火如荼,兴旺繁荣,为开启民智发展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档案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