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稻从保护区走进商贸区
有机稻从保护区走进商贸区
本报记者 李及肃 胡希伟 摄影报道
精准抛秧
插秧归来
米粒晶莹
先进设备
人工插秧
反复整地
优质水源
精心起苗
喜看稻田千重浪,遍地“黄金”待秋天
同是一个村的地,为啥俺种的水稻和人家比,卖的价格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插秧时节,东丰县二龙山乡新兴村3组的刘大哥望着与自家地一道之隔的1组的稻田满是感慨。
刘大哥羡慕的这块水田是吉林省佳庆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有机稻基地。4年前,基地流转该村1组村民土地300亩,随后这300亩地经过3年的无化肥、无农药、自然生长的“调养”,已经变成名副其实的有机稻田。日前,记者来到位于东丰县二龙山乡新兴村的有机稻基地,实地探访。记者看到,“田管家”依宏正领着他的田间管理团队进行作业。他对记者说:“这300多亩地现在可是全村种水稻最肥的地。为了保品质、创品牌,乡里在去冬今春特意将永合水库引水渠整修一番,现在永合水库的水直接就流进基地稻田。永合水库的水在县里可是响当当的,一点儿污染都没有。因为种的是有机水稻,为了保障品质,基地采用的都是传统的人工插秧。咱干农活就得讲究抢农时,一天都不能耽误。要不,上秋后收成就会受损。”依宏说,现在在田里干活的这些人,都是把土地流转给基地的村民,他们又回到自己的地里给基地打工,这些村民一年收入就比原来多好几万元。
随后,记者又来到吉林省佳庆米业公司的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在忙碌地为来自福建的客商加工大米。记者从加工流水线上捧起一把大米,果然是颗粒完整,米质晶莹,洁白如玉。公司总经理孙东告诉记者,公司现在使用的是从瑞士引进的处于国际领先的稻谷加工设备,像记者手上这样优质的大米,需要经过抛光、色选等十几道工序加工后才能形成,而且必须是当年的优质有机水稻。现在,公司加工的“东坳香”牌有机大米已和北京、上海、广州、福建、香港等地的经销商建立了良好稳固的伙伴关系。前不久,一位台湾客商专程到咱水稻基地和加工厂进行考察,并表达了合作意愿。
二龙山乡党委书记刘孝斌说,一个优秀的企业必将造福一方百姓。佳庆米业公司采用的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种植有机水稻,农民将土地流转出去后又可以回到企业打工,大幅度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发展了当地的农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