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被授予“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

人民防空为人民  开创人防新局面
辽源市被授予“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


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授予辽源市“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



领导重视 常抓不懈
促进人民防空事业健康发展


辽源市人民防空机关暨专业队伍训练动员会

    “十二五”时期,辽源市委、市政府和辽源军分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用新思想引领,用促战备推进,人防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拓展深化,建设发展方式加速转变,对经济社会的支持力度日益加大,各项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战时防空”是人民防空的根本使命。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明确了人防建设发展的重大战略指导和城市防护与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并重的指导原则,赋予了“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新内涵新职能,在发展方式上,提出了要探索基于信息系统体系防护能力生成模式、要走与经济社会融合式发展道路的战略要求。
    “十二五”时期,在加强人防系统建设上,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适应战争形态新变化,大力解决军事斗争准备的深层次矛盾、短板弱项和重难点问题,指挥场所建设已见成果,综合防护体系初步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防护能力明显提高。
    防护体系建设加速推进。牢固树立体系对抗和信息主导防护的新理念,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提高人防信息化水平为目标,大力加强指挥信息系统综合集成和新型指挥场所建设,不断加大防护工程信息化改造力度,基于信息系统的空中、地面、地下多位一体的综合防护体系初步形成。
    群众防空组织蓬勃发展。按照联合精干、多能高效的目标要求和模块化编组、合成化使用的原则,针对群众防空组织人员落实难、组训实施难、掌控使用难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优化力量结构,强化质量建设,打造了一支现代化的防护救援队伍。
    战备演训活动常抓不懈。坚持战斗力标准,按照国家人防办新的《人民防空训练与考核大纲》,组织开展人民防空训练演练,强化战备观念、拉动全面建设、提升实战能力,使战备演训成为中心工作,“学、研、训、考、评”成为常态。为巩固国防、建设人防起到了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快速发展推动作用。



    5月13日,在第七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上,辽源市被评为“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主要得益于辽源市人民防空工作具有6个方面亮点。

牢记使命 着眼需求 人防指挥场所建设实现新突破

新建人民防空地上指挥中心

    指挥场所建设成果显著。进入“十二五”规划以来,辽源人防转变观念,强化职能,将工作重点向人防战备应急准备聚焦,下大力气狠抓指挥场所建设。2013年初,吉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吉林省军区司令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人防指挥场所建设的通知》,围绕指挥场所建设问题,经过调查研究,反复论证,制定了《辽源市地下指挥所配套建设和人防地上指挥中心建设方案》。规划两项工程建设时间三年,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在市委、市政府和军事机关大力支持。2013年8月5日,地上指挥中心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利用一年零7个月的时间,新建地上指挥中心,实现了集控制、远程会议、三维地理信息、空情、多媒体、卫星信号控制、投影、监控、报警管理、新风、电视、通信于一体的指挥信息平台;2015年,基本指挥所改建工程开始实施,历时8个月的时间,改造完成,并采取模块化信息传输手段,建成了地上、地下、移动“三位一体”指挥场所,指挥信息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指挥场所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2013年7月10日,副市长谭海在住建局、规划处等部门领导的陪同下,到市人防地上指挥中心改扩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踏查。10月29日,省人防办主任王涌慧一行,在我市相关领导及有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到建设中的指挥中心工地视察,11月26日,国家人防办副主任柳庆森到辽源人防进行视察。2014年1月5日,沈阳军区作战部副部长王洪义,到辽源“准军事化”建设检查验收。2015年7月21日,副市长谭海到基本指挥所调研。12月24日,省军区副司令员石佳坤到辽源视察。   
    信息保障能力大幅跃升。加强基于信息系统防护能力建设,是加快形成新质战斗力的迫切需求。按照国家人防办“一网四系统”建设要求,积极构建以卫星、光纤通信网为骨干,无线通信网络为重点,融合空情预警、北斗导航、语音调度、综合业务等信息链条,进一步完善了人防数据库建设。
    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队伍。多年来,在不断规范群众防空组织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依托人防自身,我市人防部门新组建两支自己掌控的专业队伍。利用专业队伍训练基地,每年有计划组织开展防化训练、野外通联训练,移动指挥车跨区域演练、防空袭实战化演练,提高应急应战能力。2014年,国家人防办部署8省13个防空重点城市开展新大纲试训任务,辽源作为吉林省唯一承担试训任务的试点城市,不辱使命,在省人防办的指导下,辽源市委、市政府和辽源军分区的大力支持下,精心组织,严格按纲施训,积极开展了人防办机关、指挥信息保障中心、重要经济目标单位、群众防空组织等训练,为探索人防训练新路子作了有效尝试。2015年,辽源在国家人防办举办的人民防空训练与考核大纲集训会议上,介绍了试训经验。


综合整治 为战而备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日臻完善

市人防办在市区、公园、广场等地安装了应急疏散场所指示牌。

    加强战备综合整治。结合贯彻落实中发15号文件,开展军事斗争准备评估,积极推进人防战备综合整治。按照沈阳军区“两室一库”建设标准,建立和完善战备值班制度,增建战备库和资料室,购置所需装备器材,实行集约化管理。
    新建专业队伍训练基地。在地面指挥中心建设规划时,将人防专业队伍训练基地建设一并纳入其中,一层为训练区,设立了更衣室、队员休息室、洗消室和训练场馆,既可以用于防化专业队伍训练,平时还可用于人防直属专业队伍和职工的体能训练。
    建立人防应急避难场所。2015年,为进一步有效提高战备应急保障能力,加强城市人口应急疏散体系建设,利用市区公园、广场、绿地开展人防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过程中,人防部门积极协调公用、规划、交通、交警等相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按照市政府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设计安装了较高标准的应急避难场所标识牌,分别设立在市区广场、公园等8处醒目位置,我市人防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实现了零的突破。


建管并重 平战结合 综合防护能力稳步增强

专业队伍防化训练

    工程建设管理取得新进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战争潜力的主要设施,也是一项长期任务。为提升综合防护能力,把人防建设融入到城市建设之中,促进人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编制完成了全市人防工程专项规划和《东方广场控制性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五年来,完成新续建、加固改造工程5项,建设投资2309万元。同时,还着力推进“结建”工程与社会资本的融合,审批民用建筑141万平方米,引进民营投资建设人防工程1.6万平方米,城区工程总量稳步增长,主城区人均防护面积比“十一五”增长0.4平方米,人防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平战结合多元开发。不断提升的防护空间,催生了新的经营理念,在兼顾平战结合、平战兼容的基础上,从过去单一的工程租赁,拓展到工业旅游项目开发,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中华老字号“龙泉春”酒,打造“中国第一酒庄式洞藏”工业旅游名片,形成了“洞藏酒”“冷藏库”项目为主导的新的发展格局。

创造环境 塑造形象 建立宣传教育长效机制

    在推进人防体系建设的同时,始终把宣传教育作为促进全社会关注人防、支持人防、参与人防建设的平台,以“五进”为载体,借助大众传媒,采取《辽源日报》设立专栏、专版,政府信息网建立人防网页,户外多媒体电子显示屏设计宣传教育板块等手段,聚焦人防,扩大宣传。还通过人防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的方式,深入细致地普及人防法律法规和防空知识、应急知识;每年都结合警报试鸣日、“9·18”宣传日开展“勿忘国耻,爱我中华”主题宣传活动,印刷《人防宣传》册、宣传单向群众发放,扩大宣传覆盖面,多层次、宽领域的宣传,充分展示人防部门在信息化条件下防空袭斗争准备的新作为、新形象、新成就,为人防事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增强合力 提高素质 干部队伍建设上新台阶

    辽源人防注重突出“准军事化”建设,按照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要求,全面加强自身队伍建设。
    加强学习教育,提高政治素养。从抓学习入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市委重要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理念,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开展革命传统、先进典型、专题党课、廉政警示等多种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
    建强领导班子,抓好队伍建设。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重视人防领导班子建设,用过硬的领导班子,带动务实高效的干部队伍,在全国人防大比武中取得了优异成绩。2014年,市委组织的领导班子考核中,市人防办领导班子被评为较好,位次大幅前移;在政府组织的绩效考核中,市人防办被评为良好;同年,辽源人防办被评为全省国防动员先进单位;2015年,辽源市被评为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准军事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加强队伍建设的同时,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机关办公环境,实现了正规化管理,人防知名度和社会地位显著提升。
    回顾“十二五”取得的建设成果,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面对“十三五”宏伟蓝图,让我们豪情满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乘第七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的东风,让我们鼓起改革勇气,扬起风帆,破浪前行,为开创人防事业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版稿件、图片由辽源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