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鹿苑”的往事 (一)

“皇家鹿苑”的往事 (一)

    在100多年前的大清朝晚期,东丰县小四平方圆400平方公里都是专门为皇家圈养梅花鹿的地方,统称“皇家鹿苑”。大清盛京围场,共有105围,东丰县占22围。晚清时期,围场渐渐松禁,从河南、河北、山东、热河等省“闯关东”的流民涌入围场打猎、垦荒人数日益增多。不久,东丰县境内就有48家鹿趟猎户私猎圈养梅花鹿,围场内捕鹿的陷阱有900余处。当时,鹿趟分布很广,东丰县的清末《养鹿官山图》再现了当年鹿趟圈养梅花鹿的状况。
    在今天的大阳镇南部姜大房一带有丛家趟子、猴石镇西北部有阎家趟子、杨木林镇四合村有拐家趟子、小四平镇有解家趟子总计方圆400平方公里的养鹿官山,不许流民进入,不准私自上山打猎,只能供赵家圈养梅花鹿,向朝廷提供鹿材使用。
    养鹿官山报给朝廷,得到批准。但是,由于人口介入,山上野生梅花鹿越来越少,以自然猎取方法远远不能满足皇贡所需。鹿鞑官赵允吉与猎户们商议,用窖捕方法来擒获活的梅花鹿。这个窖捕就是针对梅花鹿经常走的和已经留下蹄印的路,在必经之处挖掘1丈深,长5尺,宽4尺的大坑,中间用井字形木棒架上,众人绕山呐喊、轰鹿,驱使野鹿坠入陷阱。陷阱中有大网,鹿伤不到筋骨,这样就能逮住活鹿。其中也有怀孕的母鹿,受到惊吓后会早产,逮上来时,便生下鹿羔。有人说把母鹿和仔鹿一起养起来,以母鹿的乳奶喂养仔鹿。不就越养越多了。赵允吉欣然同意,他先在自家院子以外用柞树杆子圈起一座鹿圈。柞树杆子1丈来高,野鹿仍能跳出去,就再往高架,上面用渔网罩上,这样,鹿就再也跳不出去了,这叫“腰鹿圈”。这就是东丰县第一座鹿圈,开辟了人工养鹿的先河。后来成为“皇家鹿苑”。
    1897年,赵允吉之子赵振山出任围场猎勇军管带等职。宣统元年,由他承办皇家用鹿事宜。养鹿官山丈放时,赵振山领得山地4万余亩,有鹿圈3处,130余头梅花鹿。 (档案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