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香曲酒的“变”与“不变”

梅香曲酒的“变”与“不变”
盛妍妍
    工作人员在紧张地忙碌中。 本报记者 胡希伟 摄

    1964年,辽源市第二酿酒厂因生产梅香曲酒而远近闻名,成为吉林省首批67家老国营企业之一,是东北三省首家生产清香型白酒的生产基地。后因企业体制改革等因素,老厂破产,梅香曲酒也随之淡出了人们的视线。2010年7月,辽源市梅香曲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新厂的成立开启了梅香曲酒业华丽转型的篇章,填补了辽源市清香型白酒生产的空白。

    以不变应万变:保品质、创品牌,做良心企业

    企业成立之初,全盘接手老厂优秀的传统酿酒工艺,同时聘请吉林省白酒专家组长张武举为调酒师,并推出全新的大米原浆酒,“梅香”牌商标被评为吉林省著名商标。另外,企业还与泸州市醇窖酒业签订了意向性合作合同。一时之间,梅香曲酒业风生水起,年销售额达到1500万元。
    2013年,白酒行业进入了“速冻”模式,梅香曲酒业订单一度减少到原来的30%,企业面临停产的危机。很多同行企业都选择降低白酒生产成品,抢占低价格供应区的市场。而梅香曲酒业却依然坚守着“品质至上”这一原则。公司负责人王晨红说:“我们梅香曲酒业的人都有这么一股倔劲儿:辽源的老品牌、老手艺不能在我们这丢了,我们对咱梅香曲酒有感情,更有信心。”
    就这样,梅香曲酒业在酿酒器具上加大了投入力度,让酒的纯度更高、酒质更好。同时,加大销售力度, 挖掘价值在百元左右的中档酒市场,采用试尝试喝的方式,用品质吸引顾客到中档酒消费,从而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既吸引了顾客,又进一步打响了“梅香曲”这个老字号品牌。

    以变制变:研究市场、调整生产,做品牌企业

    “市场需要什么样的酒,我们就生产什么样的酒。适销对路,才能有出路。”负责生产的金厂长在这方面颇有心得。
    梅香曲酒业通过联合种粮合作社的方式,种植了800亩高粱,所有高粱在生长期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在酿酒过程中,也完全采用“大曲”发酵,坚决不使用食用酒精,不使用任何添加剂,保证原生态无污染。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梅香曲酒业在保证酒质不变的同时,将高中档酒变成小包装,从而降低了高中档白酒的价格,让爱酒的平民百姓也能喝上高档酒。由于客户需求日渐不同,梅香曲酒业针对大订单客户采取“私人订制”的方式, 放弃原有的统一包装,根据客户需求生产不同价位、不同口感、不同重量或者不同包装的产品,订单数逐渐增加。梅香曲酒业在销售上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他们直接做代理,从不将产品批发给二级商,在减掉了层级的同时,也避免了二级商从中随意加价抬高酒的价格,保证百姓都能用最实惠的价格喝到最醇香的酒。

    谋划长远:拓宽外延、抓产业链,做智慧企业

    经过3年的探索和转型,梅香曲酒业在“寒潮”中成功逆袭,截至目前,最高销售额达到近2000万元/年。现在的梅香曲酒业拥有两条完备的生产线,1000斤的地缸酵178个,产品种类达24种,远销北京、天津、三亚等地;厂区面积也由原来的1000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近6000平方米。
    发展中的梅香曲酒业依然没有停止发展的脚步。2016年,梅香曲酒业打算在循环经济上做文章:建日光大棚,发展养殖项目,用酒糟饲养猪、牛、羊等牲畜;用动物粪便做有机肥,拓宽种植面积和品种,生产清香多粮型白酒;继续开发5000平方米土地,建酒窖,缩短成产周期,增大生产能力;在山洞中开发出2700平方米储酒山洞,用于白酒的常年窖藏和陈储,同时开辟固定区域作为客户藏酒区。

    后记: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的发展必须要稳扎稳打。任何时候,坚持品质第一,只有改造提升传统优势技术,强化品牌质量,才能有市场、被需求。与此同时,企业还应稳中求新,主动融入市场发展浪潮、研究发展形式、适应市场需求,努力调整生产结构,打造企业个性发展,积极向外拓展延伸,坚持产业创新,推动转型发展,在市场竞争中为企业增添竞争的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