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矛盾化解在萌芽中

将矛盾化解在萌芽中
——西安区红城社区法律服务站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付晓娇

    2015年6月,驻社区的红城供热公司管道改造工程遭到社区居民王某等人的阻挠,理由是供热公司挖管道沟占了“他们的地”,声称自己有土地使用证,施工被迫停工。红城社区法律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到现场调查处理,由于涉及土地使用权的问题,他们又请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参与调查,经查王某等人持有土地证不合法。于是,工作人员把王某等人请到法律服务站,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听了法律服务站工作人员的劝说后,王某等人表示不再无理取闹,使已经停止两天的施工得以继续进行。
    自2012年10月西安区红城社区法律服务站在全市率先成立以来,他们通过这一平台,充分发挥法律专家、法律工作者的专业优势,积极为群众和驻区基层单位提供法律咨询、调解矛盾纠纷和妥善解决涉法信访等服务。据统计,从成立至今,法律服务站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72人次,代为咨询法律专家37人次;推荐来访者到法律专家单位咨询8人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36人次,成功率达到90%以上,有效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红城社区现有居民7100户。其中,有低保的贫困户2000多人,有残疾病症的400多人,有精神疾病的40多人,刑满释放的有200多人。为了能将上访率降到最低,法律服务站的工作人员经常会挨家挨户了解情况,遇到问题及时答疑解惑、解决矛盾。同时,邀请在职党员、法律专家为社区居民讲解法律知识,定期组织法律讲座,还通过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律宣传活动,将法律知识普及给广大群众,让大家知法、懂法,并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13年,原是西安矿工人的韩某因退休后养老金比本单位同期退休的工人低,多次到社区上访。法律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把他请到站里,询问他的上访诉求。了解情况后,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发现答复他的诉求需要涉及工资政策,可站里又没有这方面专业的工作人员,便与人社部门联系,请来了从事劳资工作的专业人员对照有关国家工资政策为他作了解释,消除了他长期认为自己养老金低的疑惑。
    2014年2月,社区居民孙某到法律服务站说,他儿子和儿媳离婚,孙子归儿子,但他儿子老实,原儿媳一直不承担抚养费,孙某感到很气愤,问服务站能不能帮忙解决。当时孙某情绪激动,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有矛盾激化的可能性。站里的工作人员立即联系了律师。律师表示,这样的问题可以到法院起诉,并愿意替孙某代写诉状。
    实践中,法律服务站通过整合法律资源,实现了相互依托、资源共享、共促共赢,有效提升了法律服务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法律服务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同时,在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区稳定和谐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