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农村普法上下工夫

在深化农村普法上下工夫
本报记者 赵强

    近年来,随着普法工作的深入推进,广大农村干部的法制观念、依法行政意识普遍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明显增强,对有效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仍有部分农民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借助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能力不足,农村普法守法建设基础薄弱、对法制建设不够重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的存在,农村普法形势不容乐观。
    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依笔者之见,应不断创新普法形式,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有针对性地采取普法措施增强农村普法实效。加大对贫困偏远地区、农村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快新常态下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夯实凝聚农民群众法律意识的物质基础。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把农民的合理诉求规范到法制渠道,依法满足农民的利益诉求,全力做好农民利益的“代言人”。同时,改变过去农村普法宣传形式单一、理论化过强的现状,实现农村普法方式的趣味性、导向性、实用性。比如,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农民画、戏剧、小品、歌曲等形式,将抽象的法律淋漓尽致地体现在生活中进行创新宣传,体现农民的意愿,满足农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