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辽源全面转型升级鼓劲助力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为实现辽源全面转型升级鼓劲助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3月25日上午,市委书记吴兰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立新陪同下,深入辽源日报社、辽源广播电视台,实地调研、看望慰问一线新闻工作者,并就做好新形势下的新闻舆论工作作重要讲话。吴兰强调,各级新闻媒体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创新意识、学习意识、法治意识、廉洁自律意识,努力把媒体办成辽源最开放的窗口、最靓丽的风景、最响亮的文化品牌。

融入全市工作中心 服务全市工作大局 营造辽源转型发展的传播力和引导力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辽源广播电视台台长 张相
    我们广播电视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吴兰书记在全市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市宣传部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全面转型升级战略目标,积极服务全市工作大局,着力夯实发展基础,全面提高发展水平,创新方法手段,唱响辽源主旋律,传播辽源正能量,为实现“十三五”时期良好开局,为辽源转型发展和全面振兴营造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我们广播电视要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
    第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担起政治责任。
    现在,摆在我们广播电视面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就是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把广播电视工作做得更好。一要牢记职责和使命,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二要进一步组织好辽源贯彻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重大主题宣传。三要加强“四力”建设,做好热点问题舆论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应对工作。
    第二,讲好辽源故事,大力营造辽源转型发展和全面振兴的浓厚舆论氛围。
    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策划重点工作和重大选题的宣传,做到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在哪里,广播电视就向哪里聚焦。要通过我们新明确或新开设的“新起点新跨越”“美丽新辽源”“辽源好人”“我的创业创新故事”“今日关注”“民生资讯”“法治辽源”“农博汇”“幸福生活365”“记者在行动”“关注”“和谐辽源”等主打栏目,扎实开展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30件惠民实事、城市建设管理年、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扶贫脱贫、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主题宣传,及时报道全市各项重点工作的新进展、新成效、新经验,突出反映各县区各部门各条战线的实践成果和精神面貌,找准时间节点集中发力、出拳头作品,形成全面覆盖、布局科学、节奏清晰、高潮迭起的宣传态势。着力讲好辽源故事。要进一步搭建好讲好辽源故事的节目栏目平台。坚持“走转改”,转变新闻报道方式方法,用“鲜活、接地气、正能量”作为我们新闻质量的新标准新要求,多采写沾泥土、带露珠、有温度、有深度、触动心灵的稿件,不断提高我们讲好辽源故事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加强辽源广播电视网及微信、微博建设,拓展讲好辽源故事服务功能和新客户端媒体平台。
    第三,继续举办“辽源好人”颁奖典礼,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深入持久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阐释,是广播电视工作的使命和职责所在。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贯穿于广播电视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不断创新宣传方法形式,提高宣传实效,打造好“辽源好人”为主的系列标志性品牌。完善载体平台,办好核心价值观栏目。创新报道方法形式,不断扩大传播力、引导力;精心组织、精准发力,抓好2016年度“辽源好人”颁奖典礼各项准备工作;加大公益广告制播力度,报道好参与好各类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
    第四,加大投入和经营,为广播电视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必须结合广播电视实际,加大技术装备和基础建设投入,加大广告经营力量,加大安全播出监管力度,为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先导、制度保证、物质基础、安全保障。突破瓶颈障碍,理顺运行机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以改革的办法加以突破。要加强细化台领导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勇于担当;加大技术装备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安全优质播出;持续发力,用心经营,实现经营收入稳定增长。
    第五,树人固基,育人强台,着力强化广播电视队伍建设。
    按照市委宣传部的要求,继续深入开展好“学习年、调研年、创新年、服务年”活动;在全台开展“广电在振兴,我能做点啥”大讨论活动;增强政治家办台意识,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树立看齐意识;带领广播电视队伍提高业务能力,勤学习、多锻炼,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推动广播电视队伍深化“走转改”;开展关爱媒体暖心行动计划,不断提高广播电视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认真开展“两学一做”活动,不断营造清廉风气。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为实现全面转型升级助力
辽源日报社副总编辑 辛延凯
    习总书记2月19日重要讲话,为新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市委机关报,在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方面,肩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我们一定要以习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吴兰书记在全市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市宣传部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新形势下的新闻舆论工作。联系到辽源日报社的实际工作,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努力:
    强化政治意识,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党报姓党,《辽源日报》以及旗下的专刊、副刊、微信、微博、网站等,在所有工作中必须自觉体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意志,维护党中央权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为实现辽源全面转型升级鼓劲、助力。
    强化服务意识,精准把握受众的需求。当前,媒体受众呈现分众化、差异化态势,不同人群有着不同的信息需求,阅读习惯和接受心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只有精准把握受众需求,才能实现对舆论的精确引导。去年以来,我们先后推出了“践行三严三实、争当时代先锋”“新春走基层”“履职尽责、他们在路上”“辽源好人”“爱心追踪”“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微视角、新辽源”“记者提醒”“新常态项目群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辽源暖新闻”“老李说理”“精绘“十三五”发展新蓝图”“我说辽源精神”等二十几个专栏。紧紧围绕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的战略部署,组织开展战役性系列化宣传,通过生动的形式、多样的手段,科学阐释新常态、新趋势、新变化,正确解读、有效传达了各项方针政策,提高了宣传报道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影响力。我们要通过组织开展记者走基层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生活,采访民众、报道一线,反映百姓生活变化,讲百姓故事,展示全市改革成果。通过完善新闻策划机制和实行每日编前会制度,使主题报道再提升、典型报道更厚重。
    强化传播意识,充分发挥全媒体的作用。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必须主动适应媒体融合的新趋势和新要求,创新思维,才能在网络舆论场这个新舞台上,演得好新角色、吸引来新观众。《辽源日报》着力打造了数字平台、网络平台、移动平台,在全省党报报社率先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吉D微风”。我们要把办好“吉D微风”微信平台作为媒体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围绕“内容+服务”,瞄准客户群体,在“精、新、活、特”上做文章,实行二次开发,实现文字、图片、视频以及线上线下的全方位播报,打造了我市唯一一家全媒体平台,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并通过这一平台,增加《辽源日报·手机报》的阅读量。
    强化人才意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编采队伍。把“政治家办报”要求贯穿到新闻舆论的各项工作中去,必须有一支政治坚定、胸怀正气、业务精熟、作风扎实的全媒型、专家型编采人才队伍。辽源日报社属财政差补事业单位,非正式在编人员多、年轻人多、非专业人员多。本着人尽其才,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压力下成长的原则, 我们通过以老带新、座谈讲座、青年采编沙龙等形式,开展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单稿质量明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升。近两年,《辽源日报》编采人员在全省好新闻评选中,获奖的数量和质量均处于全省地级报同行前列。今年我们结合即将开展的“两学一做”活动和市委宣传部在全市宣传系统开展的“四年”活动,在全体职工中开展“职业、敬业、专业”专题学习活动,努力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争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讲好辽源故事
辽源日报社要闻部副主任 李艳红
    每次采方,我都是跟在书记的后面或左右做记录。今天能坐在吴兰书记和刘部长的对面谈自己的从业感悟,心里既兴奋又紧张,因为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已经报道过三任市委书记,这么近距离的接触还是第一次。
    在要闻部工作快十年了,主要负责采写市委书记的报道。要说感悟的话,就是责任重、压力大,担子重。跟随在领导身边,你不仅要是一名好记者,听说读写样样精通;你更要是一名情报员,要将书记关注的重点和感兴趣的话题牢记在心,哪怕只是只言片语,也要将信息及时传达给单位领导,然后通过派记者深入采访,变成一篇篇有份量、有质量的稿件。采写“请转告吴书记,我们过得很好”这篇稿子,就是来自吴兰书记去东丰县拉拉河镇调研时的“花絮”。说是“花絮”,因为它不是书记当天去调研的内容,而是书记即兴走进贫困户刘顺增家后发生的故事。因为有了书记的关怀,刘顺增和老伴在半个月后就住进了崭新的彩钢房里。文章标题用的就是刘顺增对记者说的原话,因为记者从刘顺增的眼睛里确实看到了他们夫妻俩对新生活的希望,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辽源遭遇洪涝灾害的那年夏天,我跟随吴兰书记去查看断桥断面的损毁情况。当时天空乌云密布,半路上就下起了狂风暴雨,稍有不慎就有被风刮到断桥下面的危险。当时我的心里是真的恐惧,可没想到车刚停,吴兰书记就打开车门,双脚站在了雨里,单薄的身体在风雨里费力前行着,自己哪还能在车里空想,马上下车跟上了书记的脚步。也正因为亲眼看到了灾害现场,稿子写起来才得心应手,也对灾害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后果有了深刻的认知。
    写领导的稿子虽然有点苦、有点累,但其中也有甜。这种甜有时会发生在吴兰书记在工作之间,会时常微笑地跟我们说“你们辛苦了”;有时会发生在跟书记在农村村部吃盒饭时,书记喊你的名字去吃饭;有时会发生在去乡村牛棚调研时,书记叫你也进去闻闻牛粪的味道,接接地气。更大的甜还在于吴兰书记有次在调研结束后,下车前特意把我们几个记者叫过去,让我们转告单位领导说对近段时间的宣传报道很满意。市委书记的肯定比吃什么特效药都管用,当时就感觉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精神头也足了。
    说到报纸有了美的变化、质的提升,完全来自于宣传部领导的创新思维、单位领导的给力策划、新闻记者的深入采访和编辑校对的尽职尽责。刘部长对报纸的真抓、真管、真严,让报纸质量在短时期内有了飞速提升,所有记者每天都在基层奔走,关注民生的报道越来越多,提出问题的稿子越来越多,百姓爱看的稿子越来越多。一篇好稿件的背后可能是做了十几次的“整形手术”,一个好标题的产生可能凝聚了太多人的智慧精华,一个好版面可能是加班熬夜后的精品呈现。正因为尽了心、出了力,西安区的一位机关干部在读完年轻记者采写仙城物流园区董事长陈影的事迹后感动流泪;在报道小竞航坠楼事件后掀起了整座城市的爱心传递。
    吴兰书记曾经说过要讲好辽源故事,作为新闻记者,我们在讲好辽源故事之前,首先要用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辽源的好故事,传送正能量,弘扬真善美。辽源转型升级带给城市的不仅有活力和惊喜,一路走来,更有一串串的创业故事、创新故事、改革故事、发展故事等着新闻记者去记录、去传播。而我们所要做的和将来一直要做的,就是当好时代的记录者,无愧于记者的称谓。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辽源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 杨旭
    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始终把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今后我们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第一,坚持党媒姓党,切实做好主题宣传。
    今年我们在《辽源新闻联播》节目中开设五个栏目:《新起点新跨越》《美丽新辽源》《辽源好人》《我说辽源精神》《我的创业创新故事》。
    通过开设子栏目来强化主题宣传效果,为保证主题宣传的质量,我们采取任务清单模式。就是把每一项主题报道落实在报道小组,小组内部策划,有分工有实施。通过任务清单明确了责任。在重要宣传节点,集中发力形成宣传的浓厚的舆论氛围,增强新闻的影响力、引导力。
    第二,坚持改进作风文风, 切实反映民声民心。
    当今新闻宣传的环境有很大的变化,受众更加乐于接受接地气的报道。经过几年的走转改,我们的作风文风有了很大的改变,记者能够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深入基层,把党的方针政策传递下去,把民情、民意,群众所思所想反映上来。我们要求记者每一次采访都要有策划,想要告诉受众什么,希望受众得到什么启迪,有的放矢,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经过改进作风文风,记者创作出了更多接地气、粘泥土、带露珠、有思想、有温度、有深度、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
    第三,坚持沟通协调,做好对外宣传。
    我们新闻中心另一项重点工作就是负责对上传稿,去年,在央视发稿5篇,在省台发稿218篇,其中头题6篇,单条75篇;广播在省台发稿66篇,央广1篇(战俘营开馆),去年对上传稿创几年来最好成绩。今年我们将继续努力,把我市的重点工作,辽源声音传递出去。
    我们一定要牢记职责,不辱使命,为辽源转型发展,建设幸福辽源做出自己的贡献。

努力发出辽源上空最强音
辽源广播电视台广播节目指导 于云
    今天的座谈会,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广播这个传统媒体的高度重视,也是对我们广播人的莫大关怀。我们辽源广播电视台交通文艺广播在节目设计和办节目的理念上主要是确定了四句话作为指导思想。一是“打造一个好听的绿色广播”,从6时开播到23时播音结束都是自办和引进的精品节目,没有一档医疗广告,在全省只有长春和辽源做到了没有医疗广告的绿色广播。二是“打造一个好玩的都市娱乐广播”,几年来,我们始终把突出辽源地方特色,接地气、开放搞活,最大限度地吸引广大听众参与广播节目,作为办好辽源广播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把辽源交通文艺广播办成辽源人自己的广播。我们在每一档直播节目里都设计了听众参与环节,凡参与的就有奖励,每天发出的现金奖励高达500元,全年累计发放的奖励高达50万元左右,在全省仅次于长春和吉林两市。三是“打造一个服务交通的专业广播”,我们和市交巡警支队合作,在市交警指挥中心设立了交通文艺广播直播间,每天在交通高峰时适时地在全市监控的大屏幕前直播路况,同时每天还开办一档《警官在线》节目,市交巡警支队的领导和警官在线解答交通秩序方面的问题,全省地级广播只有长春、吉林市和辽源三家实现了在指挥中心的直播。和吉林省高速交巡警支队合作开通了第一个地市级广播全省高速路况的警官直播节目。四是“打造一个连接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亲情广播”。我们开办的《记者在行动》《辽源好人帮》《关注》等都是民生类节目,每天接听群众电话20人次左右。我们记者都会认真负责地一件一件地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把听众一些不了解的情况和一些误解都解释清楚,也把人民群众的一些诉求反映给相关单位,促进相关部门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沟通了人民群众和党和政府的联系,受到人民群众和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
    通过我们的努力,辽源交通文艺广播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收听率始终保持稳定和上升趋势,《记者在行动》《快乐方向盘》《辽源好人帮》《美文上品堂》等栏目连续4年获得“吉林省广播电视精品栏目”,在全省唯有我台连续4年获此殊荣。作为广播人今后我们要时刻牢记两点:一是作为党的媒体要知道关注什么,就是要关注党的大政方针,关注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关注辽源的和谐发展,关注辽源人民的幸福生活;二是要知道怎么关注,就是要坚持正面宣传,正确引导,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只有这样我们的广播才能凝心聚力,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提挡升级。

张相

辛延凯

杨旭

李艳红

于云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