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理由底气不足

高福平

编者按:
    话不说不明,理不辩不清。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思潮和人们的思想认识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只有坚持问题导向,阔视远想,回应现实问题和群众关切,才能去伪存真,明辨是非。本报从今天起开设《有理讲理》专栏,倡导大手笔写小文章,用浅显易懂的笔触传递思想的力量,传播真理的声音。
    在这里,让我们“有理讲理”。

    所谓“底气不足”,就是缺乏“四个自信”,尤其是理论自信,怯懦、含糊、不硬气。这在群众、干部中,特别是在知识界有一定的市场,甚至一些从事宣传理论工作的同志也存在同样的困惑。不管我们发展的多么快、多么好,总是觉得不尽兴,似乎还是有个更为理想的“彼岸”在向我们招手。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长期以来“西方中心论”和“历史终结论”的影响。话语的强弱是由话语者的地位强弱所决定的,西方国家二三百年国力一直处于强势,其话语自然就处于主导,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相对固化的思维定势。一切以西方为标尺,符合了就是对的,不符合就是错的,而且所谓“错的”一定会走向衰落。这种定势不仅在西方根深蒂固,连我们自己也受到污染,言必称美国、言必称希腊。另一方面是如何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我们讲,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并不是拿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个别章节、个别语句对现实社会进行简单的比对。理论源于实践,实践检验真理。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的,更是开放的、发展的、创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做出了最具说服力的诠释。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让中国站起来了。邓小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决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问题,让中国富起来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举旗亮剑、谋篇布局、攻坚克难、强基固本”,开辟了治国理政的新境界,特别是坚持从严治党、着力解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问题,深得民心、举世瞩目、意义深远,按照这个方向走下去,中国一定会强起来。
    相对而言,我们比较自信的是发展。中国用了3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和社会转型,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如果用购买力平价来计算的话,我们已经超过了美国;我们的居民家庭资产也是比较高的,尤其是3亿人的发达板块,早已进入小康社会,而美国中等水平家庭净资产只有不到10万美元的水平;我们的人均寿命是75岁,美国是78岁,北京、上海都是82岁,比纽约高3岁。这些方面不仅我们自己,就连我们的对手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奇迹、中国模式值得研究和学习。
    西方总是拿来说事儿的,是民主、法治、人权方面的问题。从民主方面看,他们主要说的是“一党制”、缺乏监督、选举制度等等。民主分为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程序民主容易理解,实质民主指的是民主所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提高人民的福祉和尊严。在选举上,美国现在的参选率、当选率都只有50%多,我们说这不能算民主,但他说程序正确。我们的人大、政协讨论的都是老百姓关心的事儿,而美国国会讨论的议题大都还是通过利益集团和游说组织来设置的。美国的经济力量、社会力量、资本力量是不均衡的,资本力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说中国前100位富人联合起来对抗党中央那是绝对没有可能,但在美国前30位富人联手完全可以左右白宫的走向。我们的领导干部都是层层遴选、千锤百炼才能走向重要岗位,而西方的领导人主要靠作秀和耍嘴皮子,从政经验和驾驭能力有着天壤之别。
    从法治看,法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相匹配的。我们经济发展到这样一个体量和水平,对法治要求越发紧迫,所以“四个全面”里面很重要的是依法治国,这标志着我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逐步走向成熟。美国的法治水平比较高,这也是现实,但随着时间推移,美国的法治水平几乎演变成律师治国,律师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社会治理成本异常昂贵,有钱人可以雇佣更好的律师团队,结果是缺乏真正的社会公平。上个世纪90年代著名的辛普森案,就暴露了程序的缺欠和金钱的力量。
    从人权看,这是他们叫嚷比较多、比较响的。我们讲人权不是一个孤立、独立的概念,也是与传统文化相联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我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群众团体以及基层民主建设等等,这些我们都不讲;单讲改革开放这30多年使6亿多人脱困、占世界脱困人口的80%,“十三五”还要解决7000多万人的脱困问题,真正做到“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这是何等的气魄!而西方谈的人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包括了贩卖奴隶的自由、包括了种族压迫的自由、包括了向中国输出鸦片的自由,更包括了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统治。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非出席中非论坛,91岁高龄的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在发言中脱稿讲了这样一段话:“中国曾经是贫穷的,也从未殖民过我们,但是他(指总书记)正在做我们曾期待殖民者做的事。如果当年的殖民者有耳朵,请他们也听听习主席的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讲,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我们要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提升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就必须客观、理性看待世界、认清自己,既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尤其要有充分的自信,我们没有理由底气不足。

用故事记录中国法治进程 
——《制度的笼子》简评
陶连飞
    党的十八大明确强调“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然而对于许多普通干部群众而言,制度究竟意味着什么?制度的制定遵循怎样的思路,有关于这样的疑问不免在心中盘亘,这本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制度的笼子》,围绕着“制度”讲故事,试图用一种更接地气的方式向人们展示有关“制度”的前世今生。
    本书的作者是徐贻军和何德平,两位目前都供职于党政机关,并同时拥有博士学位,兼具学养和实践经验,具有深刻解读“制度”的底蕴和能力。两位作者本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参与感、使命感,以喜闻乐见的笔调,撰写了50多篇讲述制度的故事。这些故事,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群众、来源于历史,让读者在轻松愉快中认识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让“制度里的公民”快乐地生活、开心地工作。
    当我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团体、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制度就像不可或缺的空气,任何人都需要按照既定的规范来思考和行动。事实上,对于权力来说,制度笼子,能够保证制度正确行使、不伤及民众;此外,制度意义还远远不止于制约权力,对于权力行使者而言,制度还是贴身的“防弹衣“,防止其滥用权力伤害自身。本书中,二位作者以理性和事实,机智地阐明了权力行使与制约的原理。
    制度的最终意义,在于为人类设定边界,同时为人们划定可以自由行动的区域。从这个维度上看,假如缺乏制度,就无所谓越界,人们的行为就会缺少底线,社会运行过程中的沉没成本便会随之增加,社会将会无限趋近于无序状态,并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系统的崩溃。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迁,价值观趋于多样,利益趋于多元,以此为背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相比于遵守规则,人们更倾向于寻找“法外之地”,这种长久积淀而来的“恶习”应该得有效的遏制。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自此而始,制度改变中国的精彩故事,这本用讲故事的方式写作的《制度的笼子》,暗合了法治中国的主题,为我国的法治进程写下了一个生动的注脚。

“互联网+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刘威 朱明儒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能够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并且促使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农业等行业或者产业的相互之间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领域,打造新常态下的新的产业增长点,为所谓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和技术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
    农业看起来离互联网最远,但“互联网+农业”却是空间最大、潜力最大的。农业是我国最传统的基础产业,吉林省更是农业大省。吉林省农业部门若通过信息技术对地块的土壤、肥力、气候等进行大数据分析,然后据此提供种植、施肥相关的解决方案,农业生产效率将被大大提升。此外,互联网时代的新农民不仅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取先进的技术信息,也可以通过大数据掌握最新的农产品价格走势,从而决定农业生产重点。与此同时,农业电商将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互联网交易平台减少农产品买卖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益。作为农业大省的吉林省更有必要在“互联网+农业”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来提高我省农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农民需要了解数量巨大和种类繁多的数据能够带来怎样的影响,因为这些数据驱动着他们的耕作质量与产量。这些数据包括天气数据、GPS数据、土壤细节、种子、化肥和作物药剂等,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对于土地进行长期管理和短期模拟,以实现产量和利润的最大化。
    其次,种子和肥料以及药剂的供应商需要接收所有的这些数据,将其放入统一的模型中,并使用专用算法,以便向农民提供尽可能最优化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再次,农业机械制造商是整个价值链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需要确保其资产能够在最低成本保持最长的正常运行时间,还要支持移动数据采集(如土壤样本、水分监视器和传感器、田间作物颜色、生长速率、天气破坏、营养水平、农作物品种等),并让这些琐碎的信息在价值链中能被实时获取,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当然,除了农民、农企、种子化肥供应商和农业机械制造商以外,气象站和实验室、贸易商和行业合作伙伴、技术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也是这个日益复杂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这些市场参与者对于来自无数信息源的大数据也有着巨大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气候、土壤和空气质量、作物成熟度,甚至是设备和劳动力的成本及可用性方面的实时数据收集,预测分析可以用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而这就是所谓的精准农业。在精准农业中,控制中心实时收集并处理数据,来帮助农民在播种、施肥和收割作物等方面做出最明智的决策。遍布田间的传感器用于测量土壤和周围空气的温度与湿度。此外,卫星图像和无人机会被用来拍摄田地的照片。随着时间的推移,图像会显示作物成熟,加上对未来48小时的精准天气预测模型,就可以建立模型并进行模拟,从而预测未来的情况,并帮助农民做出前瞻性的决策。
    事实上,从生产规划、种植前准备、种植期管理,直到采收,这些决策大多环环相扣,如果哪一步选错了,那就不得不品尝减产的苦果。
    在大田中,即使相隔两三米远的两块土地,土壤的水分含量、营养情况、农作物的生长情况都可能不相同。过去几千年中,农民并不区分这种差异,会把同样的品种以等间距播种下去。如今,精准农业颠覆了这一传统,在肥力高的地方密植,在肥力低的地方稀植,还可以更换种子品种。这些作业都是随着播种机的行进,自动完成的。仅此一项改变,即可给玉米带来每公顷300公斤至600公斤的增产。
    大数据让农民开始用移动设备管理农场,可以掌握实时的土壤湿度、环境温度和作物状况等信息,大幅度提高了管理的精确性。然而,再好的决策,也需要硬件设备去实施。
    精准农业下的农业机械必须是智能化的,通常安装有卫星导航系统、自动驾驶系统、计算机设备以及必要的传感器,这样才能“理解”大数据分析软件给出的信息,并准确地执行。智能化的农业机械也大大提高了作业质量,单粒播比率可以提高到99%。农民可以实时监控播种机的准确率,如果出现大面积异常,可以马上停机,检查纠正播种机。
    理想情况下,播下的种子应在地里有同样的深度,如果种的深了,种子出苗晚,不利于竞争阳光和养分;浅了,则抗倒伏性不好。现在,智能化的农机可根据土地的松软程度,自动调节播种动作,以便所有种子处于同样的深度。
    通过全流程的精打细算,精准农业可以极大地节约化肥、水、农药等投入,把各种原料的使用量控制在非常准确的程度,让农业经营像工业流程一样连续地进行,从而实现规模化经营。因此,传统的农业加上互联网必定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发展旅游业:人情美和风景美一样重要 
张昭阳
    每到旅游黄金周,总有一些景点会曝出商家宰客的新闻。去年国庆黄金周青岛曝出“天价大虾”,今年春节吸引眼球的则是某地的“天价鳇鱼”。以中国之大,出现类似新闻应不足为奇,但这些负面新闻对景点当地政府重金打造出来的地方形象的杀伤力,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损害,却不容小觑,值得所有正致力于发展旅游业的地方政府和从业者高度警惕。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旅游景点的消费情景,属于典型的“生人社会”,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通常都是“一锤子买卖”,或者叫“单次博弈”。与“熟人社会”人际关系注重信誉、以赢得回头客和建立长期利益关系的“重复博弈”不同,旅游景点的一些不良商家面对外地游客时,反正也不指望他下次还来光顾,往往抱着“不宰白不宰”的欺诈心态,于是,以次充好、缺斤少两、漫天要价甚至强制消费、暴力胁迫,种种严重违背商业道德、乃至触犯法律的侵权行为,每年都会因为游客人潮的涌来而层出不穷!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对地方旅游业而言,此言并不算夸张。“天价虾”“天价鱼”这类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恶劣事件,由于具有激发公众道德情绪反应的故事性冲突情节,又迎合了人们对旅游景点消费欺诈的一贯担忧,借助现在网络传播效应,往往一夜之间引爆全国舆论。基于心理学的“刻板印象”认知原理,人们常常通过这一起事件对一个地方的整体人情民风都留下负面印象,所以每次该类新闻出现后,在随之而来的网民评论中,总是会掀起一波波地域歧视的争吵甚至对骂。曾经有人不无夸张地感叹,一盘“天价大虾”,让青岛市政府每年在央视的巨额形象广告投入,一下子全打了水漂。
    从确保旅游业良性发展的角度,政府监管部门必须将景点及周边作为消费欺诈的重点监控地带,实时进行严格的物价监管,强制性推行物价平抑措施和明码标价,设立游客易知易用的投诉举报渠道;而一旦发生了消费欺诈事件,在接到投诉或网上曝光的第一时间,执法部门应立刻介入,用最简化高效的调查处理,对游客做出迅速的答复和赔偿,对被确证涉入消费欺诈的商家进行停业整顿,处以惩罚性重罚。为达快速公关止损的效果,绝不让事件处理因为拖延甚至被质疑为地方保护而发酵成失控的网络热点和公关危机。实际上,一些地方政府在遇到类似事件时,因为处理及时、坚决,反而让消费者和公众增加了对当地的信任,正如先哲所言:“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网络自媒体时代,很难通过掩盖的方式来阻止该类负面信息传播,而如果有错必纠,反而能展示出政府的公正和真诚。
    从旅游从业者的角度,也应该基于自身长远利益而自觉摒弃“一锤子买卖”的伪诈心态,靠每个商家的诚信为当地消费环境赢得整体声誉。旅游的内容不外乎风土人情,一个地方如果不仅风景美,还有人情美,肯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游客增加必然带来更多的商机,每一个商家就能获得更多的赚钱机会。欺生宰客无异于杀鸡取卵、涸泽而渔,把游客吓跑,把生意做死。对互联网时代的旅游业而言,人才是最美的的风景;诚实才是最好的策略。
    吉林省近十几年来旅游业发展很快,尤其是最近几年旅游人数和收入年均递增都在两位数以上,去年国庆黄金周吉林省的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达到28.5%,成为全国各省市区旅游收入增长最快的省份。对正致力于现代服务业攻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吉林省来说,迅猛增长的旅游业是值得我们弥足珍贵、充分把握的发展机遇。我们不仅要向世人展示吉林锦绣河山的风景之美,更要展示吉林人民淳朴善良、诚信文明的人情之美,这两种“美”,是吉林旅游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内涵;对这两种“美”,各地旅游监管执法部门和广大旅游业从业者,都负有珍惜呵护和参与塑造的职责!

    转自《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