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一品“中国年”里的“洋味儿”
“年后品年”系列评论之三
品一品“中国年”里的“洋味儿”
本报记者 王茵
五花八门的异域美食、喜感十足的小丑表演、集合多种文化元素的花车巡游,热热闹闹的洋庙会在“听洋曲儿、唱洋戏、卖洋货”的“西洋景儿”中魅力尽显。
事实上,随着中西方文化和习俗的融会贯通,传统“中国年”里的“外国味儿”已经越来越浓厚。
打开互联网,北海道生鱼片、加拿大猪肋排、新西兰车厘子,形形色色的“洋鲜生”早已成为“中国年”的新宠。而餐桌上三文鱼刺身、寿司拼盘、进口洋酒、葡萄酒更是让年夜饭多了一道别致的风景。
除了饮食以外,日用品和厨房用品的置办同样“洋味儿”十足,就连走亲访友也少不了“洋货”的身影。日本护肤品、法国香水、韩国厨房小家电、母婴用品、食材料理……细数年货清单,“老外”的影子或多或少充斥着每个人的生活。
从“西洋景儿”到“西洋味儿”,再到“西洋货”,或许这就是所谓中国年的“国际范儿”,而这样的“国际范儿”带给有心人的是更多的机遇和舞台,无论是“买全球”还是“卖全球”,在世人的眼中,大国之邦的分量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