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烈祝贺我市第三次荣获全国见义勇为城市奖 实现三连冠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秉持一种精神。辽源,这座穿越百年历史的城市,培育出了适宜见义勇为精神滋养的土壤。2010年11月,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成立了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和工作办公室,旨在全力打造向上向善、见义勇为之城,营造出辽源人民的精神家园。
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见义勇为行动,不但给予人们心里的温暖,而且擦亮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底色。
见义勇为者既是城市的代言人,又是大爱的传播者。见义勇为已经成为辽源这座城市的一张闪亮“名片”,见义勇为精神在辽源大地生根、开花、结果,正义得到彰显,爱心得到传递,温暖、和谐、平安的氛围更加溢满全城。
市委书记吴兰、市领导薛金安、刘伟、刘立新等亲切看望、慰问见义勇为人员尹志富一家。
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一届理事二次会议。

市委、市政府把见义勇为工作写入市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的工作报告和领导重要讲话中,写入全市精神文明工作要点和市民文明公约中,纳入文明城市创建指标考核和市公安局重点工作考核责任制中,列入政府惠民实事工程中。
我市成立市(县)见义勇为基金会、评审委员会、基层见义勇为工作办公室(站)共73个。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基金已突破千万元,基金会实现全覆盖在全省尚属首例。

2011年7月,市见义勇为办公室开展“倡导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构建和谐辽源”警民登向阳山活动。
市见义勇为办公室联合市交巡警支队开展“尊章守法见义勇为好司机”评选活动。
社会正气永远是驳不倒的真理,见义勇为精神就是弘扬这个真理的一种表现,而这种表现更是当代的一种风尚,我市将全面弘扬这种社会正气、当代风尚,见义勇为的精神面貌将遍布我市的每个角落,让见义勇为的精神气概充满在百姓的心里。
2011年以来,见义勇为办公室共制作大型见义勇为公益广告牌百余块、悬挂条幅上百幅、群发短信近千条、印发宣传挂历台历30000册、编发宣传资料9种达百万份、见义勇为工作简报93期、发放见义勇为志愿者服装近20000件。始终围绕“倡导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构建和谐辽源”的主题,开展“见义勇为有奖征文”、“见义勇为基金会会徽征集”、“显顺琵琶学校形象代言”、“见义勇为精神进校园”、“寻找见义勇为英雄”、“安全宣传教育”等系列活动。
2011年以来,通过新闻媒体刊发见义勇为消息260余条。其中,中央级12条、省级62条,市电视台、交通文艺台每天定时插播见义勇为公益广告。同时开辟网上宣传阵地、见义勇为工作办公室微博、见义勇为飞信集团、见义勇为连心桥QQ群,并发展见义勇为志愿者网络信息联络员。在我省率先创建辽源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网站,奏响了网上弘扬见义勇为精神的主旋律。
市委书记吴兰看望、慰问见义勇为人员马谷云,并将10000元的见义勇为慰问金交给她。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刘伟与杜宽母子二人亲切交谈。
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董继宏慰问见义勇为人员。
“不能让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好人要有好报”……我们这座城市在用真诚的关爱回馈他们的付出。尊重和关爱见义勇为人员,相互搀扶、相互为善,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成为城市的一种品格。
每逢重大节日,各级领导和各界群众深入见义勇为人员家中走访慰问,送去慰问金、慰问品等。
2011年以来,建立“义爱账户、义爱助学、义爱助困、快速救治、法律援助、高中中考加分”等保障、关爱、帮扶的长效机制。先后为见义勇为人员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15余件,收到感谢信7封、锦旗5面。
扬正气、促平安暨迎接建党九十周年文艺巡回演出。
2013年见义勇为志愿者为东辽县19岁患白血病青年贺帅捐款。
见义勇为志愿者关爱社会,慰问福利院孤儿。
见义勇为志愿者参加交通文明宣传日主题活动。
见义勇为志愿者发挥“六大员”—宣传员作用。
见义勇为志愿者为歌手老猫伴舞。
市见义勇为志愿者喜迎“十八大”在盛世花园小区举办文艺演出。
我市的见义勇为志愿者队伍建设,如今已形成全民化、规范化、多样化、常态化的模式。他们的行动,宛如点亮的星星之火,展现了人间大爱。让我们从中发现了人性之美,感受到了社会正气,唤起越来越多人的责任担当。带动了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成为这座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11年以来,组建“见义勇为志愿者平安团队”118个,发展志愿者近万名。他们身穿“见义勇为”字样的T恤、佩戴“见义勇为”标识的授带、悬挂见义勇为横幅,每天活跃在大街小巷、广场社区,通过各种方式弘扬见义勇为精神。
组织见义勇为志愿者演出团(队)开展“扬正气、送平安”等各种宣传活动400余场(次)。积极参与到全市组织的“辽源首届国际琵琶文化艺术节”、“全民健身日”、“千人健步走”、“雷锋纪念日”、“国庆节”、“喜迎十八大”、“志愿者走进社区启动仪式”、“全民安全教育”、“建地级市30周年文艺演出”等重大活动百余次,把见义勇为精神传递给社会群众。
副市长吴宏韬代表辽源市接受第九届全国见义勇为城市奖奖牌。
副市长吴宏韬代表辽源市在人民大会堂接受第八届全国见义勇为城市奖。
伟大的城市,孕育着伟大的精神,见义勇为的精神品格早已积淀成为这座城市文化基因,融入城市血脉。雨夜冒险救人的尹家三口、见义勇为模范杜宽、吉林省优秀志愿者孙凤云……他们,在用实际行动践行见义勇为精神,他们必将永久矗立在辽源人的精神文化坐标中。
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位居全省第二、今年上半年位居全省第一。全市刑事发案降低到11年来的最低点,2011年以来,通过群众提线破获刑事案件60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77人。
目前,我市有见义勇为人员36人,其中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4人、受到国家表彰4人、省级表彰15人、12人列入吉林省见义勇为“英雄榜”。仅2011年以来,就涌现出勇救10人的尹志富一家、勇斗歹徒的曲圣利等13名见义勇为人员。
见义勇为志愿者孙凤云等7名同志被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省志愿者协会授予“吉林省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洪秀琴等2名同志被市局授予“群众工作先进个人”。
定期召开见义勇为志愿者工作会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见义勇为志愿者服务工作指导意见》,引导志愿者发挥宣传员、治安员、帮扶员、调解员、帮教员、信息员等“六大员”作用。逐渐使志愿行动全民化,队伍规范化,志愿服务领域多样化,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常态化。
见义勇为人员,见义勇为志愿者无私奉献,乐于助人、扶危济困的爱心在社会上传递,带动着、感染着、陶冶着广大群众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