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儿不求人,行吗?

    “办事儿”是门学问,是每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必须具备的生存技能之一。当“公事公办”没得到满意的结果、为图便利想“走捷径”时,“求人办事”就成了人们采取的“理所应当”的行为了。
    “求人”的并非个个甘愿开口,被求者也不都是个个乐意“帮忙”,有人说这是现实所迫,也有人表示要“抗争”到底。办事儿不求人到底行不行?又能否有一天,再也不用靠求人来办事儿?让我们一起听听老百姓的心声。

办事儿不求人,行吗?

现状A 拜托老师多照看
    “孩子送到学校,交到老师手里,人家说咋地就咋地了。你说我能不‘溜须’着点儿吗?”谈到给老师送礼,刘军满无奈地说:“我家闺女长得又瘦又小,跟同龄的孩子相比像是小人家两岁似的,一个个拎出来都得大她几圈。没办法,怕孩子在学校里挨欺负,就得找认识人跟老师‘打招呼’,请老师平时多照看着点儿咱家孩子。”刘军家给老师送礼的情况从孩子上学就一直持续着,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一家人都记不住到底登过多少次老师的家门,记不住给老师送过多少次礼。
    刘军妻弟家的孩子杨阳也让家里人操了不少的心。杨阳的性格内向,平时也不爱与同学玩耍,有事儿也不愿意与老师沟通。到了读初中的时候,杨阳的眼睛近视得比较严重了,偏偏从小就长得人高马大,被老师安排坐在最后一排,根本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眼看着杨阳的成绩从中等一路下滑到后几名,这可急坏了杨阳的父母。无奈之下,他们拿着红包上门求人,跟杨阳的班主任老师商量着给孩子往前挪挪。其实,这并不是个很无理的请求。杨阳的父母已经打听过了,在儿子班上还有个更高更壮的男生就坐在第一排。有正当被顾照的理由,又有红包支撑,杨阳的父母对儿子挪座位的事儿非常有信心。第二天老师果然给杨阳调换了座位,但让杨阳一家人失望的是,老师仅仅给杨阳的座位往前调了一排,根本没啥效果。
    这次杨阳父母拐了个弯,找了同样在该校当老师的亲戚牵头,再次登上班主任的家门,顺便包了个更大的红包。班主任给杨阳父母的答复是:“班上的孩子这么多,谁都有要求,我也不能个个都照顾周全。杨阳近视看不清黑板,但全班不近视的同学又有几个?你家孩子个子这么高,不能为了他一个人看清黑板就影响其他同学啊?”在熟人和杨阳父母的再三拜托下,班主任老师终于松口答应,给杨阳调到第三排。

现状B 拜托银行快点儿办
    银行的每一个流程、环节都与金钱挂钩,这让银行成了一个“规矩很多”的地方,在这里能让人看到对待不同的客户不同的待遇。银行最常见的排队,无论是在自动提款机前等开资的“长龙”,还是待交费用的业务窗口,“先来后到”是很正常的。但无论是VIP享受的绿色通道,还是“体制内成员”的插队,都在众人面前赤裸裸地展现着什么叫“土豪”和“咱有人”。
    排队中的不同待遇还只是“小儿科”,“求人办事”的威力远不止这些,办理过贷款业务的人对此一定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众所周知,申请贷款和办理续贷业务,都需要诸多手续和严格的审查。审查有多严格这个问题暂且不谈,但就贷款审批下来所需要的时间的问题,这里面就有很多“可操作性”。
    “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用在银行动作上是至理名言,原因很直接——贷款是按日期收费的。早办完一天,无形中增加了资产;而每拖后一天,都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在企业做财会工作的孙世平经常要与银行打交道。他说:“仅拿续贷这一项业务来说,如果续贷到期还没办下来,那么每耽搁一天,都要多拿一天的利息。一般企业贷款金额都是在几百万元上下,利息并不是一笔小数目。”孙世平表示,遇到这种情况,托人早点儿把手续办下来是必然手段。毕竟再“土豪”的老板,也不愿意为这种资金损失埋单。相比之下,“求人办事”的成本要低得多。

现状C 拜托装修上点儿心
    “装修是个很磨人的活儿,不找认识人心里没底儿啊!请来的人不好好干活怎么办?人家糊弄你,你也看不出来。进货吃提层已经是行业内的潜规则了,人家说哪个好,你不也得乖乖去买吗?”刚装完新房的万雷说起装修满腹怨言。他家为了装修师傅能给自家好好干活,每天好烟好酒“溜须着”,平时喝的水都是各种饮料,每天两顿饭也同样大鱼大肉,力争吃饱吃好。可就是这样,装修师傅的活儿还是干得让他提心吊胆。这些装修师傅的活儿都是一环扣一环互相衔接的,不定啥时候就给少干了两样留给下一位。
    “我们家请的瓦匠就没找着熟人,是拖人介绍一个活儿还不错的,可没承想,就这样也不准成。这位瓦匠不仅技术一般,还留了些活儿让木匠收尾。”万雷说起自己家请的瓦匠就后悔,本来他想要砌个隔断,跟瓦匠说好为透光要预留窗口。结果瓦匠把墙砌到预留高度后就不管了,说接下来让木匠做就可以了。对装修也不在行的万雷自然听从他的建议,哪想等木匠来了说,这个窗口活儿根本没干完,要是让他来做的话要再加钱。这种事儿并不仅此一件,电工、水暖工、瓦匠、木匠,这几个人干下来,着实把万雷闹得够呛。
    对于万雷这样的装修经历,从事室内设计的车英家说:“装修里面门道多,是因为从业人员鱼龙混杂,更有一些从业者还与材料商有利益挂钩。当这些从业者的人品和技术都不达标的时候,就只能靠口碑和熟识度来保障顾客的利益。在辽源,找专门的设计公司和其下属装修队装修的人还是少数。不够正规,自然就难以得到保障,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车英家还表示:“如果不能规范装修行业秩序,对从业者进行有效监管,那么装修时想要不求人,就得做好可能‘被宰’的准备。”

现状D 拜托帮忙找工作
    大学生就业有多难?求职的激烈竞争从学生们还在校期间就已经开始了。每次校园内人山人海的招聘会,都赤裸裸地展现出找一份好工作的难度,完全不亚于当初高考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艰辛。
    如何找份稳定又合心意的工作?作为校企联合的定向培养的学生,袁赫检因专业课成绩优秀被学校推荐给山西省一家私企。他顺利地通过了实习期而被企业留任,工资也从实习期的每个月7000元钱提到了更高。有了这样一份专业对口又前景广阔的好工作,袁赫检本该继续大展拳脚、全心全意在岗位上奋力拼搏,但他的母亲却不希望儿子远离自己、独自在外地生活。同时,袁赫检的女友也要大学毕业了,因为两人都是辽源人,所以他们的家人都希望他们能回辽源发展。
    为了家人和女友,袁赫检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回到辽源,经过考察,他向辽源几家有招聘意向的企业投递了简历。有着在山西工作经历的袁赫检十分自信,相信自己的简历一定会让这几家公司满意。可让他和家人意想不到的是,十多天过去了,他最期待的两家大公司竟然都没有给他回复,连个电话都没有打来,这让自信的袁赫检有些懵了。自己在外地找工作都很顺利,怎么在辽源的这几家企业都没有反应呢?
    也是赶巧,袁赫检女友的姨夫就在其中一家公司上班,便帮着他找到负责招聘的一位主管问了问情况。对方给出的答案出人意料:“参加应聘的众多简历里面没有袁赫检的!”这事儿可把袁赫检一家给气坏了,他们还在家里等好消息呢,结果连简历都被弄丢了,那还招聘个啥?好在这种时候“有认识人”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找不到简历的招聘主管表示,既然袁赫检的专业对口,那就赶紧再传一份简历补上,并直接拍板让他准备上班。一次本以为很简单的找工作,就这样一波三折,最后还是靠着认识人大开绿灯才得以解决。

现状E 拜托医生帮帮忙
    人在最无助的时候,自然是任何希望都不肯错过。为了自己或家人的健康,面对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们,哪怕是为了心理上的安慰,也一定会是能托人托人、该塞红包塞红包才能感到安心。
    在市医院工作的杨大夫虽然年纪不算大,但也当了几年的医生了。这份工作让他接触过各种各样的病患和家属,对他们的心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一些患者在辽源检查出了病情,都会再到其他医院重复检。杨大夫就听过在三级医院工作的同学抱怨说,总有一些小城市的病人又是求人又是排好几天的队,求治的却是一些地方医院就能治疗的“小病”,增加了治疗费用。“患者和家属的心情我们很理解,我也常会遇到亲朋找上门来,求着帮忙联系治疗的情况。他们并不是不信任医生和医院的能力,只是认为如果找‘认识人’了,就一定能得到更好的治疗。尤其是需要手术的病患和家属,会对进行手术的医生和麻醉师格外关注,想要托人求关系递红包的事情很常见。但事实上,绝大部分的医生对待每一位患者都是一样的,因为治病救人本就是我们医生的工作。”

现状F 拜托看护人员认点儿真
    “陪床护理,是一个既需要专业知识又需要责任心的岗位,如果护理出差子,那可是要命的事!”托人帮忙请看护人员的刘立平这样说着自己的要求。因为工作的原因,他要为生病住院的老父亲找一位信得过的看护人员,但如果不能找个信得过的人,他是不会放心的。
    刘立平为记者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他朋友的一位亲人做了肺部的手术,手术后病人不能自理,他的亲人又都在外地,就雇了看护人员陪床。当天的值班医生嘱咐护理人员,病人心肺功能尚未恢复,不能自主呼吸,一定要每半个小时吸一次痰,以免影响呼吸。让谁也没想到的是,夜间陪床的护理人员不小心睡着了,等天快亮了值班医生来查房时,才发现病人情况危机,想抢救已经来不及了。前来急救的医生一看监测仪器上的数据就说抢救不回来了,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的原因也很明显,就是看护没能按时为患者进行抽痰。病人因为没有及时清理呼吸道而导致窒息,也就是说,他等于是被痰活活憋死的。
    “有人会说,自己亲生的孩子都不能尽心地守着,你还指望个外人能多上心吗?可儿女们不工作又哪来的钱给父母治病?”刘立平无奈地说。他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可他一人也不能兼顾所有的事情,唯一能做的就是拖人找个知根知底的护理人员。刘立平表示,只要看护人员能对老人多上心,认真细心地照顾老人,就是多拿点钱也心甘情愿。

何时才能办事儿不求人
    求人办事儿,体现的是现今社会的一种管理现状。现实中,有几个人敢说自己没有求人办过事儿,没有想过求人办事儿?为什么百姓办事儿难?难就难在老百姓办事儿的时候,无论是否合理,都要遵守执行者的“规则”,而对一些有权有势有钱有关系者,却能一路顺畅前行。由此造成的社会不公已成一大社会问题,机会的不均等、待遇的不公平造成的社会心理失衡更是社会的一大隐患。
    不求人能办事儿吗?这也许才是如今办事儿求人之风盛行的原因。不求人,也许会被“卡”住,被“应付”;求了人,就能享受到特殊的“照顾”。这种心理并非个别现象,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危机导致现今盛行的熟人社会办事儿方式。现在,碰到一件事了、想办一件事儿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找关系、开后门。这种不信任,让求人者自认为是被大环境所左右,却不知正是这种心态在左右着大环境,让我们越来越无法相信“公事公办”,只能越来越依赖于“走后门”办事儿。
    何时才能办事儿不求人?严格的制度和监管必不可少,但心态上的根本转变更为重要。要发挥社会的力量,不仅要打消利用关系哲学开道的心理,也要敢于监督和配合制度力量的发挥。只有牢牢将“后门”堵住,才能让“走后门”者无路可走。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刘红娇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