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 月下 共团圆

花灯 月下 共团圆


王伟男、林后健和战友们一起过节。


TANIA在教托班小朋友有关元宵节的英语。

元宵佳节,节日市场生意红火,喜爱传统口味的市民正在购买元宵。

姬红翻开儿时相册,向记者讲述小时候与家人共度元宵佳节的快乐时光。

儿童福利院院长为孩子们煮汤圆。




    春节刚刚过去,元宵接踵而来。元宵佳节不仅是一个代表团圆的节日,还有着比春节更悠久的历史。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家庭团圆的日子,也是中国古代版的“情人节”。
    “走百病”“赏花灯”“猜灯谜”“燃烟花”……人们庆祝元宵节的活动有很多,但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年年元宵节,回回味不同。2016年的元宵节里,在辽源有多少个家庭正在共聚团圆,又有多少身在异乡的辽源人正借助网络与家人相见,还有多少身在辽源的外乡人在元宵节品味到独特的辽源味道。无论是身在外地的辽源人,还是来辽源的外乡人,在这一天里,大家都共享同一轮圆月,拥有同一个名为“辽源”的家。

    欢声笑语元宵节
    2月15日9时,记者走进了市儿童福利院。看到了这里的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也被他们的友好、阳光和欢声笑语所感染。
    17岁的杨洋是刚来市儿童福利院不到一年、不善言辞的男孩儿,但看记者与其他兄弟姐妹聊春节、元宵节聊得火热时,他也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春节、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也是他爱吃的食品。以前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他会骑自行车去市委广场看花灯、看烟火。今年,他在这里和这么多的兄弟姐妹一起过元宵佳节,很兴奋。
    23岁的刘勇东在市儿童福利院生活了10年。现在的他已是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的大学生。通过交流,记者发现这个戴着眼镜又性格开朗的大男孩儿爱生活、爱家乡、爱儿童福利院的每位成员。他说,他们这里无论什么节日,都非常有气氛。每年的元宵节过得更是有滋、有味儿,吃元宵、猜灯谜、看花灯、放鞭炮……一个都不少。但最难忘的还是2015年元宵节。因为当时市领导亲自来儿童福利院陪他们猜灯谜、吃元宵,让他感受到了,党和国家时刻关心着他们。
    市儿童福利院社工部主任李洪超告诉记者,这里所有的孩子就像是他们自己的孩子一样。所以,无论是什么节日,他们宁可不在自己家里过,也得陪福利院的孩子们一起过。春节期间,为了让孩子们过好年,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没放假。现在给后勤部门的职工们放几天假,孩子们的一切就由包括院长在内、中层以上职务的叔叔、阿姨负责。说着,李洪超看一眼手表说:“我得去餐厅配合院长给孩子们做饭了。”记者跟随李洪超到后厨,所有人都穿着白大褂,有人切菜、有人切肉、有人煮汤圆。完全看不出谁是主任、谁是院长。通过李洪超的介绍,记者才知道,煮汤圆的正是这里的院长。当记者问,为什么还没到元宵节就煮汤圆时,院长说:“这一个月,上班的、上学的、还有的孩子回亲属家的,在‘家’的时间都不一样,所以一直到元宵节当天,每天都会煮点儿,让在‘家’的孩子都能吃到。”当汤圆煮好后,之前正玩闹的孩子们拿着碗,美滋滋地排队等着盛汤圆。不能到餐厅吃饭的孩子则由大孩子们给送过去。

    久违的“家的味道”
    今年31岁的刘葛已离家在外闯荡5年,他在大连当厨师,因为工作的原因很少有机会回家与亲人团聚。在他的记忆里,没有离家务工之前,每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时候,妈妈总会早起为他和爸爸煮汤圆,那时他还并没有真正懂得一家人在一起团圆的意义。每次吃完饭后,他就会约上同学、好友聚会,晚上再一起去大什街看花灯。提起那时的自己,刘葛说:“那时候我们家在农村,每到元宵节都会有扭秧歌的队伍,挨家挨户表演,表演钱都是随便给的,特别有意思。除此之外,那个时候大什街不仅有花灯,还有游行的灯车,地税门口还有很多人扭秧歌,到处都是节日的气氛,特别热闹。看完这些,重头戏就是烟花,那个时候的我们年轻、有活力,一晚上和朋友们在一起吵吵闹闹地特别兴奋,看到放烟花都还会欢呼大叫,现在回想起那个时候的正月十五元宵节,记载了我的青春与快乐,只是当时对于和家人共度团圆的时候,也就是在全家一早吃汤圆的时候。”
    刘葛没上大学,而是一心想着去外地挣钱,让父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2010年他独自去大连打工做厨师,一干就是5年,这期间回家的次数很少,正月十五元宵节更是没时间陪父母过一次。外面的工作很辛苦,有的时候更是感到孤独,每次想到在家父母的关爱,他心里就特别不是滋味,那时的他真正地理解了所谓元宵节团圆的概念,也对这个日子充满了期盼,希望能和家人一起共度元宵节。今年,刘葛有机会回辽源,这次他不准备邀请朋友共度,他想吃妈妈做的汤圆,他想陪伴父母一起去看冰灯、看烟花,他觉得现在元宵节对他的意义就是对家人的陪伴、和家人共度节日的欢乐。


    元宵节里吃元宵
    寒风中,手推车上挂着X记元宵,摆满一袋袋散装手工元宵的小商贩,是很多人对以前元宵节最深刻的记忆。虽然现在摆满超市、商场甚至是街边摊的大多包装精美的汤圆,但仍有很多人就为了纯正的元宵味道而特意去寻找散装元宵,用他们的话来说:“元宵节怎么能不吃元宵呢?”
    东吉市场有一家现做、现卖元宵的糕点店,每每临近元宵节,元宵摊前总会聚满排队购买元宵的顾客。正在为顾客加工元宵的高师傅介绍说:“我们店卖了有10多年的元宵了,从刚开始是糕点师傅们纯手工制作,现在发展到10多位师傅用3台机器同时进行制作,做出来的元宵很受顾客欢迎。虽然说现在买啥都方便了,超市里也有很多速冻的汤圆,但还是有很多顾客就是喜欢吃现做、现卖的元宵。” 
    刚买到元宵的刘学军将元宵装入自备的布袋里,提着结实的布袋说:“我们全家人都爱吃元宵,所以我每年都会早早地买上几袋。想想以前的元宵节哪像现在吃得那么好,只有过节了才会舍得做些大鱼大肉的‘硬菜’。到了元宵节就在推车卖元宵那里买一袋,全家人数着个数分着吃,一年到头也就能吃那么一回元宵。现在不一样了,根本不分过节还是平常日子,那是想吃多少买多少,爱吃啥吃啥,管够。”
    “吃元宵才叫过节嘛。”刚在店里买走一袋元宵的郑阿姨满面笑容地说:“今年儿女都回来了,他们都喜欢吃元宵。而且,现做、现卖的元宵工艺透明,看着很干净,买来全家人一起吃也很放心。咱们中国人过节不就是图个全家团圆吗?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个个都健健康康的,比什么都强。”

    “洋”老师期待吃元宵   
    24岁的TANIA来自乌克兰。2015年6月,TANIA只身一人来到我市,在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实验幼儿园辽源园做英语老师。2月16日,记者采访了这个初次来中国,在辽源工作、生活了8个月的“洋”姑娘。
    TANIA是个温婉、落落大方的乌克兰姑娘。采访过程中,时而羞涩、时而俏皮。TANIA告诉记者,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她从小就很向往。来到吉林辽源,教小朋友学习英文是她的幸运。在辽源工作、生活的这8个月,让她切身感受到了中国的友好、辽源的热情。今年,她在中国度过了一个愉快而难忘的春节。现在,她将在辽源过第一个元宵节。她喜欢中国美食,东北特色。喜欢吃饺子、火锅、生蚝、煎饼果子……但汤圆目前还没有吃过。所以,她也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汤圆的味道。
    随后,记者又跟随TANIA上了一堂英语课。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她更像是一个大孩子。小朋友们也都非常喜欢这位金发碧眼的“洋”老师。虽然自己还没吃过汤圆,但为了迎接即将来临的元宵节,她当日教孩子们的英文就是和吃汤圆有关。虽然是全英文教学,但TANIA和小朋友之间却丝毫没有距离感。她在前面手舞足蹈地教着,小朋友们则有板有眼地学着……


    铁血柔情心系“家”
    19岁的王伟男是吉林省长春市人,是2015年9月入伍的新兵。经过3个月的新兵连训练,于今年1月份分配到驻军辽源市某预备役团。作为年纪较小的新兵,王伟男在记者面前略显腼腆。当记者问到马上过元宵节了,是否想家时,他有些哽咽。他说,刚到团队的时候非常想家,但团队首长、班长都非常关心、照顾他。今年是他从小到大在外过的第一个春节、元宵节。对他来说,这也是军旅生涯的一个好起点,人生中的重要记忆。现在,他已经完全融入了团队这个大家庭。部队也是家,战友同样是亲人。
    35岁的林后健不同于新兵王伟男。他是一个有着15年军龄的老兵。祖籍浙江省三门县的林后健于2001年12月入伍参军,现在是驻军辽源市某预备役团的四级军士长。作为老兵他显得很从容,因为他已经连续5年没有回家过春节、元宵节了。他告诉记者,入伍之初,他是在驻军长春市。自从2010年被调到驻军辽源市。这5年,每年都赶巧轮到自己有值班任务,所以,连续5年的春节和元宵节他都是在团队和战友一起过的,他已经习以为常了。当记者问他,元宵节是团圆的节日,是否想家时,这个钢铁硬汉的眼睛也湿润了。他平复了一下情绪说,军人的职责就是保家卫国。想保卫国家,就得舍小家为大家。没有国哪有家?浙江老家的父母现在都已经80多岁,他作为家中最小的儿子对父母尽孝太少,对于柔弱的妻子和年仅3岁的女儿,他更是没有尽到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和义务。但家人都很支持和理解他。团队就是他和战友们共同的家。在团队过节,同样能感受到安乐祥和。逢年过节,团队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团队首长都会亲自下厨、犒劳大家。元宵节,团队上下更是猜灯谜、包饺子、煮汤圆忙得不亦乐乎。

    追寻元宵节的味道
    现今常会有人感叹:过节越过越没有味道了。似乎随着时间的流逝,传统节日除了吃得各不相同外,就只剩下家庭聚会和情侣约会的由头了。
    “我记得小时候元宵节里人多到要封道,大什街两边展示着很多花灯,还有猜灯谜的活动,可惜现在的孩子们已经看不到那样的景象了。”已经做妈妈的姬红谈起如何过元宵节时,她最回味的仍是小时候与父母一起看花灯,对元宵节印象最深刻的也永远是节日里人挤人只为看烟火和花灯时的快乐。在她和她老公谈恋爱时,俩人就曾为看一回元宵节的花灯和烟花而跑了大半个辽源市。
    姬红记得很清楚,那一年和2016年一样是个暖冬,原本在大什街至六条一趟做拍照生意的冰灯都有些融化。两人一起心怀期待地赶到大什街准备看烟火的时候,等了半天才知道烟火早就被取消了,街道上虽然站满了出来“走百病”的市民,但人流两旁都是些卖彩灯的小摊贩。但是失望的两人听说欧亚商场有烟花,立刻挤出人群打车往欧亚方向赶去。到地方只看到几个商家在放礼花,感觉没啥意思的两人又听说市委广场上有花灯,他们车都没下又调头往市委方向奔去。可惜到了广场依然是一些商家和市民们放的小烟花和孔明灯,感觉有些失望的两人买了一盏孔明灯,看着越飘越远的橘色灯火,姬红这才算是有了些过元宵节的感觉。姬红说:“这几年过元宵节的传统除了吃元宵就只剩下上街‘走百病’了,街上人是挺多,可花灯、猜谜、烟火那些元宵节的传统活动却只剩下我们的记忆了。一个个让人掰着手指数着、盼着的节日变得全都一个样,难怪人说越来越觉得没有节日该有的氛围。其实,现在的老百姓对传统节日很有需求,没人希望过节只剩下大鱼大肉,节日的内涵应该重新被拾起来。”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咸凯慧 王  超 刘红娇 见习记者 祝琪尧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王  超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