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着秧歌过大年

本报记者 于芯


    2月13日上午,我市新春秧歌大赛在大什街隆重上演。图为比赛现场。 见习记者 王彦雨 本报记者 夏景明 摄

    金猴送春唱发展,鼓乐铿锵歌盛世。又到一年春节,又是一个喜庆日。2月10日,农历大年初三,大什街广场锣鼓喧天、人头攒动,唢呐声、欢笑声声声入耳,甩红绸、飞花扇、转手绢景景入目,一场场蕴含着东北情怀的大秧歌交融洋溢出新春的快乐与祥和。
    9时30分,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主办,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猴年贺新春”大秧歌汇演分别在大什街市工商行、春天百货、雅柏国际大酒店门前广场隆重举行。来自全市获得“2015年秧歌大赛”前10名的优秀秧歌队伍的500余名表演者纷纷亮出各自的绝活,为市民献上了一道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大餐”,表达了对家乡辽源的赞美和祝福。
    花扇翻飞舞和谐,彩绸飞扬抒豪情。在我市有着30年悠久历史的正月初三“秧歌汇演”作为具有东北地区特色的民间文化形式,早已成为辽源人民节日文化餐桌的一道“硬菜”。身着粉色、蓝色、绿色等鲜艳服装的秧歌队伍,伴着欢快的乐曲,以丰富的肢体表达形式,展现着传统风格与现代气息的融合,各种精彩的表演形式让人耳目一新。这边东山秧歌队表演《西游记》和《刘罗锅娶亲》,当调皮搞怪的“孙悟空”手持金箍棒、“刘罗锅”抬着花轿迎亲等杂耍花样出场时,这些乡土气息十足的扮相与表演赢得了观众们的欢呼声,整场演出吸引了上千市民前来观赏;那边秧歌队的大妈们手持红绸彩帕、头戴花束,神采飞扬,以优美舒展、婀娜多姿的舞姿、迎风飞舞的彩绸、上下翻动的舞扇加上惟妙惟肖的表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喝彩声。79岁的观众杜贵兰高兴地说:“每年的秧歌汇演我都会特意来看,越看越好看,满街喜庆的秧歌,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持续两个半小时的演出让人们忘却了天气的寒冷。在新春愉悦的日子里,上千名市民带着惬意与喜悦欣赏了精彩的民间艺术表演,欢歌笑语共同唱响了跨越发展的主旋律。据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康晓曼介绍,此次秧歌汇演是我市今年“冰雪旅游节”活动之一,坚持“三节”系列活动亮点,突出“全民同欢”的主题,特色鲜明,既有传统秧歌表演,又融合了现代健身舞元素,不仅为百姓提供了自娱自乐的舞台,更让全市人民饱尝了一场传统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