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辽源环卫发展的故事
——我市环卫事业六年创新与发展回顾
陈 鹏
6年的时间,环卫处一班人有过心酸,有过困惑,有过前所未有的劳累,甚至流下过伤感的泪水。但无论怎样,促进环卫事业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改善环卫工人工资待遇的决心从未改变,整治城市卫生环境的信念从未动摇。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不屈不挠,披肝沥胆的创新精神,才让今天的环卫事业发展得如此顺畅,环卫面貌改变得如此巨大……
今年的10月26日是我市第十三个环卫工人节,让我们借助环卫工人的喜气,与环卫工人一起回忆我市环卫工作6年来的艰苦奋斗历程,向全市人民讲述我市环卫事业创新与发展的故事……
走群众路线 让工人感受幸福
古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纵观环卫6年来的发展历程,无处不洒落着和谐、幸福的元素。如今坚持走群众路线,关心、关爱环卫工人生活,努力提高职工的各项福利待遇已经成为环卫处领导班子的必修课题。
时光回溯到2007年5月21日,心存疑虑、忐忑的辽源环卫工人迎来了新领导——汪少林。一个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有着丰富管理工作经验的优秀干部,他带着各级领导的重托和全体环卫工人的希望走马上任了。当时的环卫处由于受到资金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机械设备陈旧老化、基础设施破损严重、历史包袱重重叠叠、发展后劲明显丧失,长达10年的压档工资一度让员工们情绪低落,工人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与实际收入不成正比,从而造成集体向心力和个体能动性不强,导致辽源的环卫事业发展如深陷囹圄一般难以解脱。
面对历史遗留的成堆难题,新领导班子没有退缩,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让工人真真正正得到实惠,让工人生活得更加幸福。处长兼党委书记汪少林同志详细了解情况后,在第一次全体中干会议上动情地说:“工人是我们的主心骨,没有工人就没有我们事业的成功。环卫工人不能再干重活,吃不饱饭,压档工资的问题在我们这届领导班子任期内一定要彻底解决。”会后,处领导班子行动起来了,他们兵分两路,一路由工会牵头组织劳资、财务着手核算欠资情况,一路由汪少林同志带领班子成员绞尽脑汁地想办法、想措施,跑政府、跑市局、跑财政争取政策扶持。积压了10年的工资核算表,装满了整整20多个编织袋,班子成员知道,这里面承载的不仅仅是工人的工资,更多的是环卫工人内心的希望。从工资表的整理到每个人的工资核算,几个月的时间,他们起早贪黑,不分昼夜,没休息过一个节假日,终于准确无误地理清了全部数据。
2007年10月,在市委、市政府及主管局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仅仅5个月的时间,压档工资问题终于得以解决,环卫工人多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工人工资最多的上涨了4倍以上。一时间,环卫工人热泪盈眶、欢呼雀跃。从此,工人们工作起来有了劲头、有了奔头。
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工人们拿着鼓鼓的钱袋满怀欣喜时,工资表上不断增涨的数据却让这支队伍的领头人暗自神伤。作为全市最大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总额从原来的近40万元一下子上涨到70多万元,而且必须要保证足额发放。可钱从何来呢?又一个难题困扰住这个最具魄力的领导者。
作为全市最大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资金支持有限,环卫每年资金缺口多达1500多万元,一度出现保工资、难生产;保运行、难开资的紧张局面。面对重重难题,负重加压,积极创收是这一届领导班子集体打出的一张“翻身牌”。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他们牢固树立“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的观念,坚持用长远眼光和开阔的思维寻找机遇,想方设法提高各类卫生费的收缴率,逐步将环卫产业推向市场化,购置新型车辆不断充实渣土车队创收力度,向市场求效益,向服务求发展,采取额外收入方式缓解资金难题。6年来,环卫处卫生费收缴和渣土创收任务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极大地保证了职工队伍的稳定和环卫事业的常态发展。
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为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这是党和人民衡量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环卫处班子成员在日常工作中,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把关心、关爱职工作为环卫处各项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班子成员经常说:“工人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的核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工人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为此,要关爱工人,帮助工人,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从此,每月的例会中又多了一项专题反馈各个基层单位工人思想情况和生活状况的内容。
每年环卫处都对全处困难职工住房状况进行普查,对职工房屋漏雨严重的给予补助。在得知垃圾中转站工人王奎祥的家中房屋漏雨严重而无力维修时,环卫处领导班子经过集体研究立即拿出资金购买一车石棉瓦,由处长亲自送到王奎祥的家中,解决了困扰王奎祥家多年的难题;环卫处收费站职工朱远广家中发生严重火灾,处领导班子得知后,带领相关同志前去看望,送去5000元慰问金,并安排好这个同志的日常生活;原监察大队大队长贾群超同志身患重病,处领导班子送去慰问金;环卫一线1名保洁工人被车撞伤住院,领导班子前去看望,并为其垫付了医疗费用;西安站工人王亚芬家中的房屋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冲倒,全体班子成员带着救助金和物资前去看望;每年高考结束后,处领导班子都会根据职工子女高考分数和家庭状况给予相应的助学补助……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在这里无法用更多的文字去叙述,但这些感人的细节却实实在在地刻画在每名职工的脑海里,让他们在心中涌起阵阵感激、感动的同时,唯有用忘我的工作行动予以回报。
在二次创业过程中,环卫处班子始终坚持做好送温暖工程,不断加强感情投入,切实关心职工的疾苦,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由于环卫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工人们大多数在露天作业。他们把工人的冷暖时刻记在心上,夏天给工人买雨衣、凉帽;冬天给工人买棉鞋、棉手套。在夏日里,为了防止一线工人在炎炎的烈日下中暑,给工人买来了白糖、茶叶和绿豆,组织各基层行管人员沏好糖茶水、熬好绿豆汤送到一线工人的手中。每年大年三十的夜晚,正是家家户户团团圆圆共迎新春的时刻,可环卫处领导们心里惦记着工人,一起看望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同志。正月初一凌晨1时,他们又来到各个基层单位和工作现场,向正在忙碌的工人们道上一声感谢、说上一句辛苦。
做事公道正派是一种政治品质、一种思想作风、一种人格力量。在5年多的时间里,每当逢年过节搞福利的时候,他们打破身份的界限,无论是临时工、公益岗位还是在编职工福利待遇上一视同仁,年终的总结表彰大会上更有他们的一张张笑脸和身影。2011年6月,在市委、市政府、财政部门和主管局的大力支持下,环卫工人的工资待遇又有了一次质的飞跃,全体职工平均工资上涨了459元,临时工达到了最低工资标准890元。2012年7月,环卫工人的绩效工资再度增加,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涨了500多元,这也是近20年来环卫工人工资提档标准和幅度最大的一次。尽管这样,环卫班子改善工人工资待遇的决心从未改变,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爱下,近期还将进一步提高工资待遇,完善各项保险。市领导对环卫工人的这份关爱,融入到每一名环卫工人的血液中,化做城市的清洁、美丽而甘于奉献的不竭动力和似火的激情。
搞卫生整治 洒汗水清洁城市
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新一届班子成员把强化环卫服务质量和生产质量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充分发挥领导在企业中敬业、乐业、勤业的核心作用,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环卫事业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
为了迅速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改善人居环境,在强化生产质量上,班子成员要求全处职工必须按照省级卫生标准去执行、落实,切实改善环境卫生质量,为全市经济发展搭建良好的环境平台。为了加强一线清扫保洁和管理,每天天还没亮全处的分管领导就会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检查生产质量,要是遇到雨雪天气,坚持跟工人一起出勤。
从2007年开始,我市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先后开展了“两化工程、三项整治”、“城市建设管理年”、“民生管理年”和“五城联创”等多项活动,环卫处按照市政府和主管局领导的要求和部署,组织全体职工对全市街路两侧的积冰、积雪进行了彻底清理。此项工作原本不是环卫工人的责任范围,但为了我市发展大局和全市人民的整体利益,环卫工人不讲条件、不计报酬、敢打硬仗,冲锋在前,市领导要求7天时间结束的清理工作,在班子成员和全体环卫工人的共同努力下,只用了4天时间就圆满完成了任务,共清除积雪8000多立方米,受到了市领导和广大市民的热情赞许。随后,相继开工的地下人防工程、给排水改造工程、供热管线工程、棚户区改造工程等等,对我市的城市环境卫生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市民意见很大。针对此问题,环卫处不等不靠,克服难题,外借洒水车等机械车辆,开展了4次大型突击整治活动,先后出动2000余人(次),工作成效尤为明显。
2009年4月1日,全市城市建设与管理暨民生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市又一轮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工作拉开帷幕。随后,我市投资3亿多元用于城市道路的新建、改造和维修,共计新建、改造道路和人行道硬覆盖铺装40余条、总面积达116万平方米,1年的建设改造量相当于前10年总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遍地开花,又增加了30多万平方米的改造量,而这又给环卫处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难题。面对破路施工期间环境卫生质量受到影响的问题,环卫处领导班子达成一致,尽管任务繁重,但整治环境的决心不能动摇,清洁城市的力度不能减弱,净化家园的工作不能松懈。于是,环卫处领导主动迎战,积极想措施、想办法,合理安排人员,本着与道路施工进度同步进行的原则,铺设完成一条就马上清理一条,全年开展大型卫生突击6次,出动人员3000余人(次),重点对人民大街、西宁大路、东吉大路等主干路的环境卫生和全市所有次干路两侧的超高土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清理,保证了道路施工期间卫生质量不回落。
2010年8月,我市垃圾填埋场被周边市民围堵,导致全市每天600余吨垃圾无处消化处理。这让环卫处的领导焦急万分。为解燃眉之急,在市、局领导的关注支持下,先后多次重新选址都因市民嫌弃垃圾污染而告终。在此期间,处领导采取有力措施,运用分散堆积,集中处理的方法,减少对市民的环境污染,最大限度地解决问题。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从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经过市领导的协调和努力,我市垃圾处理场重新启动,面对着市区堆积的4000多吨垃圾,全处所有机械车辆全部上阵,24小时清运,人停车不停,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59个垃圾点积存垃圾的清除任务。同时,一次性规范、取缔露天垃圾点20个,减少了二次污染,得到了市、局领导的肯定。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环卫清扫保洁面积迅速增加,目前已经达到395万平方米,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超过了国家规定标准的2倍。2011年,市委、市政府立足于我市市情准确提出了“五城联创”的“大手笔”城市建设活动,每一项活动都与环卫工作有着密切的关联,这对环卫工作无疑又是一个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为了达到预期目标,环卫处乘势而上,工人加班加点,全力工作在清扫保洁第一线,环卫工人清洁城市的任务更加艰巨。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努力,我市顺利通过了省级园林城、省级卫生城检查组的验收,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城市环境卫生质量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购机械设备 用实力铸就辉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多年来,由于我市卫生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导致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与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不相协调,机械设备陈旧老化,年久失修,经常“罢工”影响生产,环卫处整体服务功能发挥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卫各项卫生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6年来,环卫处新一届领导班子始终把目光聚焦到环卫事业的常态健康发展上,努力在机械设备的购置和卫生基础设施的完善上下功夫。2007年11月,市领导、局领导在听取了环卫处新班子关于对机械设备的情况汇报后,亲自来到了工作现场进行实地考察,提出了加大环卫专业机械设备投入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在主次干路投入样式新颖的果皮箱1900多个,使主次干路果皮箱设置达到了规定的标准。同时,在小区投放流动垃圾车150余台,取消落地垃圾箱68个,减少了因垃圾落地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2009年又加大了机械设备的投入力度,一次性投入470多万元用于购置机械设备,极大地提高了环卫工作机械化作业水平。截至目前,共购进各类机械化车辆120余台(辆),其中,垃圾压缩车、新型扫路车、街路清洗车、高压洒水车及雪刷雪铲等专业设备添补了我市环卫的多项空白,设备采购走在了全省同行业的前列。同时,垃圾中转站升级改造及公厕建设都在逐年增加。这一切,得益于市领导、局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夯实了环卫事业发展的基础,壮大了环卫的“家底儿”。去年6月份,市财政局领导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到湖南中联重科集团仅用3天时间,采取融资租赁的方式又为环卫处增添了大量的先进生产设备,增强了环卫发展实力。
着眼大局,立足长远是环卫处近几年来的工作重心。在开展日常整治工作的同时,突出项目建设已经成为环卫部门的业务核心。通过不懈的努力,目前,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已经完成了各项建设工作,处理工艺先进,标准符合国家要求,生产运行正常。总投资6000多万元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在环卫处新班子的积极运作下,全面完成了后续项目建设,已经进入到了验收阶段。这项功在当代,造福于民的工程项目将于近日正式投入使用。
为了加快环卫事业的发展,扩大环卫处基层单位的场地面积,处领导先后通过争取、置换等方式,并自筹资金30余万元在七一立交桥下修建一座占地面积2144平方米的露天存车场。特别是2010年,通过置换的方式在龙泉酒道口建成一座占地面积9000多平方米,共计29个车位的大型车库,极大地方便了环卫处机械设备的停放与利用。
回顾过去,六载历程奋进路;展望未来,百尺竿头再攀登。6年的时间,环卫处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工人先锋队,全省精神文明标兵单位,全市先进集体等50多项光荣称号。全处先后有60余人受到国家、省、市的命名表彰。
我市环卫处的发展经历如同一部历史,既厚重又深远。我市环卫处领导班子6年来率领职工艰苦创业的每个细节如同一篇诗文,抑扬顿挫。今天,我们捧读这部历史和这篇诗文会深刻感受到,6年来的辉煌业绩中不仅有我市环卫人的心血、汗水与智慧,还有我市全体市民的尊重、理解与认同,更有全市各级领导的热心关注、真心关爱和大力扶持。从环卫工人的张张笑脸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满足。这种满足抑或是出于感恩,抑或是出于感动,抑或是出于责任与使命。于是,他们挥舞扫帚的身影更加可亲可敬,并依然富有奋斗激情。
市长金育辉等领导检查环卫工作
副市长谭海深夜慰问在清雪工作一线的环卫工人
环卫处领导看望家中失火职工
为一线班长换电动车
环卫工人洗刷马路边水井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