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温馨提示—— 假期安全防范“清单”

    2015年已经过去,崭新的一年向我们走来。每一年的春节,都是一个亲朋好友团聚的节日、一个喜庆的节日。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备好过节的礼物,从四面八方赶回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其乐融融。在我们吃好、喝好、玩好的同时,还要时刻注意安全,无论是假期出行,还是节日娱乐,都应多加留意身体健康,要安全出行,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为此,本刊准备了一份春节假日安全防范“清单”,希望大家能够在节日期间防患于未然,度过一个幸福、健康的春节。

    防意外,少放炮!
    春节期间,烟花爆竹销售进入旺季。记者在这里提醒大家,在节日期间,购买、燃放烟花爆竹一定要谨慎,千万不能掉以轻心,避免引起火灾或意外。
    买回的烟花爆竹要存放在安全的地点,不要靠近火源、电源、热源;不要存放在潮湿的地方,防止爆花爆竹返潮;更不能放在孩子能够到的地方,防止儿童玩耍或受到猛烈撞击而发生爆炸。在燃放前,必须仔细阅读燃放说明,严格按照烟花爆竹上面的说明、方法燃放。燃放鞭炮时,可用绳子系在一根长竹竿上,点燃鞭炮引线后要迅速离开。在燃放向上升腾的烟花爆竹时,要注意其落地情况,如落在可燃物之上,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起火。千万不要在室内、楼道、阳台上燃放,更不要对着人、物燃放,以免发生危险。如果发生熄火现象,不要马上去看,即使正规厂家生产的烟花爆竹,常因运输、贮存等方面原因,个别烟花爆竹略微受潮或炮引子引燃速度缓慢,会导致烟花爆竹熄火现象。
    烟花爆竹会为人们增添节日的气氛,但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少放烟花爆竹,防意外,才会过个安全年。

    防事故,勿大意!
    春节假日的到来,一些家庭免不了要驾车回家探亲或者外出旅游。在这个合家团圆的欢乐日子,出行安全尤为重要。在享受外出轻松自在的同时,安全防范意识必不可少。南方有雨水、北方有冰雪,因为天气的原因给春节假日出行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因此,出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开车手法好,喝点儿酒开车也没问题。春节临近,朋友聚会增多,喝酒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环节”,提醒大家饮酒后不要开车。如果开车出行,不要喝酒;参加聚会时如不得不喝,之后就打车回家或找代驾。酒精会让人的自制力和视力下降,导致视线变窄,注意力不集中,在这种状态下开车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要谨防疲劳驾驶,保证出行之前有优良的睡眠;喝一杯热茶或咖啡等提神;开车过程中注意停车休息,感觉到疲劳时及时停靠路边安全地带休息。
    大家都知道,车速过快或者过慢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比平常车速要高得多,因为超速行驶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时来不及反应,而且超速行驶的车辆发生机械故障的概率增大,容易造成爆胎或者制动失效等。在夜间行车,要注意减速慢行,因为夜间的可视距离比白天短,所以在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反应时间就比较短,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春节期间,出行人数暴增,安全行驶是对他人也是对自己负责。

    防扒手,加小心!
    春节临近,公交车上、路上行人渐多,出门要有防范意识,不要让扒手钻了空子。我们可以肉眼识别的是,走在路上,正常人都是看路,而扒手却是眼睛乱转,寻找目标。他们的目标,往往就是市民外露的钱财、鼓鼓的衣袋、挂在一侧的挎包……
    扒手集中的地方主要在人流集中的商场、大街,或者公交车站点和公交车上等等。因此,无论是男士还是女士,都应该把包挎在胸前,放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千万不要把钱包、手机放在后面的兜里。在一些拥挤的地方,不要挤来挤去,对他人故意挤压的行为要留心。不要用大动作查看随身钱物,以免引起扒手的注意,成为“目标”。尤其是女性和学生,最好结伴而行,互相有个关照。
    在人多的公共场所,对神色可疑、徘徊不定的人多留意。在商场购物试衣服时,也要慎重看好自己的物品,小心跟随而来的“三只手”。在公交车站点等车时,不要跟着去挤,上车后不要打瞌睡。出门在外,财不外露,提高警惕,方可让扒手没有可乘之机。
    要加强防范,如遭遇突发事件,千万不要与扒手硬拼,也不要用言语刺激扒手,因为扒手很可能随身携带匕首等。只有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才能享受愉快的购物过程。

    防“促销”,别冲动!
    春节前后,各大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年货琳琅满目,促销活动五花八门,采购年货的人络绎不绝。广大消费者在春节期间须谨慎消费、理性消费。满大街到处都是商品促销,“清仓狂甩”“满200送100”“全场4折”……在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促销举措面前,市民千万要擦亮眼睛,切勿中了商家的“陷阱”。
    消费者在促销商品面前,应该保持理性消费。“虚假折扣”是商家惯用的促销手段,他们往往在促销之前故意提高商品价格,然后再在提价基础上进行折扣,迷惑消费者。另外,还有“返券无底洞”“被折扣牵着鼻子走”等现象,都要提防。对于这些优惠,商家要求消费者必须购满规定数额的商品才能享受优惠,部分商家号称的“直销价”“惊爆价”,极有可能是在利用噱头抛售积压商品、滞销商品、残次品甚至假冒商品。与此同时,“霸王条款”会明目张胆地出现在销售票据上,如注明“特价商品概不退换”“赠品不包质量”等,均是无效的“霸王条款”。
    消费者参与促销活动时,最好按需购买,仔细查看商品的价格、型号,切忌冲动消费。在购买打折商品时,最好做到货比三家,看清促销产品的质量和价值,不要让非理性消费影响了春节假期的好心情。

    防欺诈,多警惕!
    春节假期的到来,让计划假期出游、探亲、访友的人们增多。春节是合家团圆的欢乐日子,出行安全尤为重要,在享受外出轻松自在的同时,安全防范意识必不可少。
    不少市民在出行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春运期间,我们可能会遇上一些为了经济利益违章的客运车辆,或是一些“黄牛党”销售所谓的“廉价票”“后门票”。到正规渠道买票。选择正规的火车票、汽车票、飞机票代售点买票,提前准备、提前订票。不要到最后手忙脚乱轻信陌生人和票贩子,“黄牛党”则可能贩卖的是假票,风险很大。不要汇款给陌生人。正规的票务网站或代理商都是支持第三方支付平台或网上银行交易,而不会要求汇款,如遇要求汇款的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
    春运期间客运票务比较紧张,因此市民在出行的时候一定要未雨绸缪,提前通过正规渠道购票。私营客运车辆大都没有为乘客购买保险,因此价格较为便宜,一旦发生事故乘客很难得到理赔,大家要自觉拒绝乘坐。春节期间,希望大家都可以安全愉快地出行。

    防“心宅”,多运动!
    现代人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需要强大的信息量,手机正好能满足这种需求,但不少人的生活被手机捆绑,刷微博、刷微信……“低头族”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年轻人的专利,很多老年人也加入这个行列。”记者提醒市民,过节放假的时候尽量不要“宅”在家里玩手机,这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
    春节长假,闲暇时间多了,很多人就会有事儿没事儿机不离手,不停刷手机屏,甚至在睡前还控制不住翻看手机,造成睡眠紊乱,继而引发精神疲惫。眼睛如果长时间盯着屏幕,手指、颈部甚至全身随时处于固定姿态,又忽略了环境光线对视力的影响,造成干眼、白内障、近视、散光、视网膜病变,甚至可能引发黄斑病变、水肿,导致眼睛永久伤害。手指及关节会感到酸麻,也会诱发手指肌腱炎与关节炎、扳机指等;长时间低头颈部屈度会变直,导致颈椎病。
    “低头族”玩手机、平板电脑一次不要超过10分钟。如果眼睛出现干涩、视力模糊、酸痛等症状就是使用过度,要让眼睛多看看远方,放松睫状肌。春节假期,亲朋相聚,放下手机,把“宅”在心里的自己放出来。

    防危险,莫疏忽!
    春节放假期间,请家长朋友引起重视,对孩子要有安全防范意识。
    外出活动时,要保证孩子在家长的视线之内;带孩子游玩、参观、进餐时,家长要关注幼儿的安全,谨防走失。儿童乘坐公交车或私家车时,上下车时注意交通安全。家长不要带孩子到冰面、野外场所,并减少到公共场所的次数,避免孩子受到伤害。不要让孩子乱动电源、不玩火、燃气等,不燃放烟花爆竹,远离烟花爆竹燃放区。家长在给小孩选购玩具时,要选择安全系数大的,在小孩玩耍时要经常进行安全提示。对小孩来说,吃饭时说话是非常危险的,容易发生食物坠入气管或支气管的事件。不要在小孩嬉笑、哭闹时喂食,5岁以下的孩子不要吃花生米、瓜子之类的食品,以免发生呛咳。
    春节期间,家长在多多注意孩子安全的同时,要为孩子合理安排膳食,控制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保证孩子充足睡眠,巩固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健康的春节。

    防火灾,多注意!
    春节期间,烧纸祭灶、祭祖、扫墓祭祀频繁,各类焚香、烧纸、点蜡、燃放鞭炮活动频繁,极易引发火灾事故。记者提醒广大市民一定要注意春节期间扫墓祭祀的消防安全。
    要文明祭祀,切勿随处烧纸、燃烛、点香、燃放爆竹。祭扫时,如需要在指定地点烧纸、燃烛、点香,要清理周围可燃物,待火完全熄灭方可离开。祭扫时,应远离人群,远离居民住宅、公共建筑、文物保护单位、易燃易爆场所、山林等场所。遭遇火灾,一定要注意风向的变化,因为这说明了大火的蔓延方向,也决定了逃生的方向是否正确。如不慎遇到火灾时不要慌张,要及时组织扑救,利用身边建筑或车辆的灭火器等消防设施组织扑救,并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
    一些市民还有在家烧香拜神的习惯,在使用蜡烛时应该放置固定烛台,香、烛严禁靠近可燃物,拜完神后应当熄灭火种,避免发生火灾。此外,如果长时间外出,一定要切断室内所有电源,室内可燃、易燃物也要及时清理,以免节日期间发生火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防泄露,多谨慎!
    临近春节了,从去年开始流行的“微信抢红包”活动又渐渐地活跃起来。抢红包虽能增加亲戚朋友们之间的感情,却存在着不可预知的安全隐患。
    我们在微信支付或提现的页面中,可能会出现如“支付宝”等多种支付、提现方式,但需要输入个人账户信息。用户输入的信息,全部都会保存在后台的信息系统。这样就存在几种危险,一旦手机感染病毒,后台人员可以根据手机号码和银行卡号,复制出手机卡、银行卡,进行套现;施行电信诈骗;跟其它方式获取到的用户信息进行数据整合,施行其它的非法获利行为。
    登录账号最好不要用手机号码,可以使用邮箱号码。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最好用数字和字母组合,最好不要用同一个密码。安装密码安全控件,有效防止木马程序截取键盘记录,安装杀毒软件,不要登陆不安全的网站,警惕欺诈网站。在我们通过网络给亲人朋友送上新年祝福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保护好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防疾患,多节制!
    春节假期应避免“节日综合症”的发生。长假意味着放松、娱乐。然而对于许多人而言,放松的生活使长假成为“节日综合症”的引子。
    生活无律。外出旅游的人行程排得过满,在家的人长时间搓麻将,甚至通宵达旦,势必扰乱人体的生物种,影响各系统、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
    饮食无度。长假里,由于过量进食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当胰蛋白酶超过一定程度时,就要消化胰腺本身,从而引起胰腺水肿、坏死、出血,发生急性胰腺炎。过量饮酒也可能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呕吐,甚至损害肝、脾、肾等器官。长时间上网,眼睛受到的辐射较大,就会对眼睛造成较大的伤害,严重的会造成视网膜脱落。
    人们在欢度春节的时候,要注意生理健康和身体承受能力,不要贪图过多的娱乐活动和毫无节制的饮食,要注意安全和自身病症,度过一个健康喜乐的春节。

    本版稿件由见习记者 祝琪尧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