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路 一本书 一辈子

——一位“70后”老人的“关东记忆”

本报记者 王颢锡


    写作中的徐明显老人。 孙嘉筱 摄

    家住东辽县建安镇榆泉村的徐明显,今年71岁。徐老身体硬朗、思维敏捷,常常喜欢对人笑称自己是个“70后”。
    最近,这位“70后”老人做了一件听起来让很多年轻人都特别佩服的事儿——写了一本七万多字的回忆录,记述他和家人为躲避灾荒,自1957年10月从老家河北海兴一路东迁、几经辗转、最终落脚榆泉并安居至今的曲折故事。
    在徐家堂屋的一个老式立柜上,记者见到了这本回忆录——簇新的封面上,徐老用清秀的小楷题写的书名简单而直接——“闯关东”。从百人合居的大族气象,到辗转东迁的艰难岁月,再到扎根黑土地后的辛勤耕耘,即便是粗略地翻看,记者也能从字里行间清晰地感知到独属于那段艰苦岁月的印记,一阵深沉、厚重的时代气息迎面扑来,充满生活意趣,又令人信服难忘。
    徐老说,自己能够把这本回忆录顺利地写下来,要得益于他30多年来养成的一个习惯——坚持每天写日记。说着,他又从柜子深处翻出了一个大纸盒。老伴儿曲玉芝见了笑着说:“呦,这不是老头子的‘百宝箱’嘛,平时他都锁在柜子里,不让人碰呢。”原来,纸盒里装着的是徐老年轻时的一些照片。还有一大部分是规格不一、样式各异的本子,足有二三十册,封面多用黑色水笔记录着一串类似年月格式的数字。徐老说,这些就是他坚持记了30多年的日记,是他完成回忆录时最宝贵的素材。记者随手拿起了一本翻看,每天的篇幅多少不等,既有日常琐事的记录,也有即时心境的袒露,还有对时局热点的评说,率性随意,而又亲切自然。
    尽管时代变迁,但只上过小学的徐明显一直坚持着自己对文学的热爱。特别是迁居辽源以后,徐老身上显现出的关里人坚韧和憨厚的品性赢得了村民邻里的信任和接纳,在榆泉做了35年的村会计。其间,他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读书看报,广增见闻,还经常写一些诗歌、散文向各类报刊投稿,并时有发表。就在那个“百宝箱”里,记者无意间还找到了一张上世纪80年代的《吉林日报》通讯员证,上面写着徐老的名字。
    徐老的心中,始终怀着一份“士人”理想。当记者问起他创作这本回忆录的初衷时,这个当了50多年农民的老人给出的答案令记者震撼:“古人不是都要讲究个‘三不朽’嘛,立德、立功什么的我是做不到了,只希望把自己亲历的这段历史记录下来,百年之后能给儿孙们留点儿念想。”
    曲玉芝接过话头儿说:“他刚动笔的时候,我还有点儿不同意,这么大岁数了还劳心费神地写这些干什么,又不顶吃又不顶穿的。可后来看老头子这么坚持,他也就这么点儿爱好,就开始支持他一定要完成了,有时我还帮他回忆回忆呢。”说完,曲大娘哈哈大笑起来。
    徐老说,现在他所完成的这些只是回忆录的上半部分,写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刚刚改革开放时的情景。接下来,他还将继续创作下去,把故事一直写到今天。一边说着,他一边拿起刚刚完成的部分手稿,可以看到,俊逸、潇洒的小楷字旁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圈点增删符号,不知道这背后又将隐藏着多少个关于“闯关东”的动人的故事……
    记者手记:横跨1000公里,穿越59年。当一位老人的沧桑回忆具化为煌煌万言的时候,我们终于能够从心底里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平凡汇聚的震撼。而当我们把这种个人的坚持放到历史的宏大背景下进行考量的时候,又会发现,时代的巨变,就发生在我们正在经历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