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辽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

(2016年1月13日在辽源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辽源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孟祥杰

各位代表:
    根据《中共辽源市委关于制定辽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政府组织编制完成了《辽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提交本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下面,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纲要(草案)》的说明。
    一、关于《纲要(草案)》的编制过程
    按照高水平编制“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市政府抽调精干力量,成立规划纲要起草组。经过精心组织、深入调研、通力合作,形成了《纲要(草案)》,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按照规划编制程序,市委、市政府先后组织召开了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专题会议,广泛征求相关领导、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县(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并向国家规划编制部门有关专家进行了咨询和交流,对提出的好意见、好建议,规划起草组逐条进行了分析并作了充分吸纳,体现了各方面的意愿和期盼。
    二、关于《纲要(草案)》的主要考虑
    在编制“十三五”规划过程中,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一是突出把握“五个坚持”这一根本。坚持目标导向,把转型升级贯穿始终;坚持特色发展,把培育优势贯穿始终;坚持投资拉动,把扩大开放贯穿始终;坚持先行先试,把改革创新贯穿始终;坚持把握全局,把强化保障贯穿始终。二是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在《纲要(草案)》中,重点任务和指标设置都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目标要求相一致,既鼓舞士气、振奋人心,又符合实际、切实可行。三是抓住全面转型升级这一主线。《纲要(草案)》聚焦发展重点,在装备制造和农产品深加工两大主导产业,高精铝、纺织袜业、医药健康、蛋品加工、新能源五个特色优势产业,十大产业集群以及交通设施、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组织谋划了一批重点项目,将为我市实现全面转型升级提供支撑和保障。
    同时,全市各相关部门主动与省“十三五”规划对口部门加强对接,50多个重大项目纳入到了省“十三五”规划中,纳入项目数量在全省9个地市州中排位靠前,为我市获得国家和省更多政策资金支持奠定了基础。
    三、关于《纲要(草案)》的主要内容
    (一)“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对“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成就,《纲要(草案)》作了客观评价。“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牢牢抓住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战略机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始终把握加快转型、全面转型工作主线,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跨越。五年来,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创新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辽源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为“十三五”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十三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纲要(草案)》作了客观分析和科学研判。“十三五”时期,我市处在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处在国家推动“一带一路”、新一轮东北振兴和东北亚区域合作等重大战略机遇叠加期,处在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市拥有国家级转型城市、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生态资源和众多试点等政策优势,具备打造改革创新先行区、高端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示范区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有利条件,完全可能成为我省中部率先转型升级、最具生机活力的地区。只要我们抢抓政策机遇、释放改革红利、挖掘发展潜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推进“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新部署、新要求,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基于这些认识,根据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求,《纲要(草案)》明确提出了制定“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国家和省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完全符合辽源实际。
    在综合考虑未来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基础上,《纲要(草案)》从主要目标和指标体系设计方面,提出了经济发展、社会民生、资源环境等方面具体27项指标。根据我市的现实发展基础和未来发展趋势,确定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左右,地方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6%左右,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和9%左右。这些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是经过客观分析、反复测算后确定的,体现出我市加快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和现实可能。
    (三)“十三五”时期的发展重点
    《纲要(草案)》根据确定的各项目标,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的八项重点任务。
    1、坚持创新驱动,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纲要(草案)》提出,打造协同创新体系架构,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建设创新改革先行区,推进人才兴市强市,构建技术创新金融服务平台,明确将推进转型创新、企业创新和科技创新贯穿于我市转型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
    2、全面深化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改革是解决深层次矛盾、推动全面振兴的治本之策。《纲要(草案)》提出,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深化市场运行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金融改革创新等重点领域改革,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3、推进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逐步形成重点突出、优势明显的转型发展新格局。《纲要(草案)》提出,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服务业提速提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调整产业布局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突出发展两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五个特色优势产业,补齐服务业发展短板。
    4、优化发展空间,推动统筹协调发展。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强劲动力。《纲要(草案)》提出,实施主体功能区划,完善提升中心城市功能,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同时还提出,推进智慧城市和精品城市建设,构建特色城镇体系,统筹城乡资源要素;加快辽白一体化发展,努力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5、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实要求。《纲要(草案)》强调,要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加快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努力将较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切实转变为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6、加快开放融合,培育互联互通优势。扩大开放是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纲要(草案)》提出,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构建全方位互联互通新格局。要加强区域发展融合对接,拓展开放发展通道,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要抓住我省向南开放机遇,加快打造辽源、四平、铁岭、通辽经济协作区,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7、完善社会治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和谐是转型发展的重要目标。《纲要(草案)》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法治辽源建设,筑牢公共安全网络,推动军民融合发展。要推进“平安辽源”建设,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严格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应急预警机制建设。
    8、保障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共享。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纲要(草案)》重点从全力抓好脱贫攻坚、做好创业就业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了全民健康素质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四)“十三五”时期的重点项目建设
    在《纲要(草案)》中,设置了我市“十三五”时期重点科技项目、旅游板块、主要园区载体、农业和生态空间功能、14个特色小城镇、综合交通体系等7个重点专栏,设置了产业布局、市域空间开发布局、城镇发展布局、空间发展战略4张示意图,清晰地展现出未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内容。《纲要(草案)》围绕工业、服务业、农林水、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民生六大板块,组织谋划3000万元以上项目707个,总投资318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67个,十亿元以上项目78个。
    《纲要(草案)》的最后一部分从完善要素支撑、加强政策保障和强化规划落实三个方面,强调“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步骤、重点措施,以确保顺利完成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十三五”发展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加快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为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