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引进科技人才力度 助力卫生事业发展
——访市政协委员 郝云
本报记者 付晓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及质量要求也更高。但目前,我市卫生系统人员存在严重短缺的现象,老一代逐渐退休,新一代毕业生又不能进院工作。
郝云说,以市中医院为例,市中医院成立于1984年,是在原一轻职工医院基础上改扩建,经30余年的发展,现成为辽源市唯一的三级甲等中医院,床位现开放510张。上世纪90年代核定编制297人,可现在在编510人,属于超编运行。按照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甲等中医院管理规定,床位与工作人员比例不低于1:1.5,按510张床应有765人在院工作,方能满足医疗需要。而实际只有510人,少255人,为了应对目前困难,经市卫计委同意,临时招聘人员200名来院工作。新毕业医护人员工作一段时间后,涉及职称晋级评定、住院医师培训、医学再教育等一系列后续问题,在职称评审时,因为不是在编人员,市人社局无法办理,致使千辛万苦招聘来的医护人员无法留在辽源工作。
关于“开通人才绿色通道”这一问题,郝云说,2013年,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人社局就联合发文,明确事业单位通过“绿色通道”引进人才的前提是在省编办批复的单位空编使用计划“退一增一”。以市中医院90年代核定编制297人,可现在在编510人,如按每年退休10-15人计算,“绿色通道”真正开通需要20年后。可是眼前的工作怎么办?引进人才,真的是迫在眉睫。
针对这一现象,郝云认为,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法可供参考:一是加大财政支持。二是有关部门应积极争取特殊政策及指标,加大招聘力度,补充卫生医务人员缺口。三是“退一进一”,按现有人数亦是一个办法。四是解决自2011年以来聘用人员在职称聘用上的不平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