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们的榜样

    有正能量的人理应是我们的榜样。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称得上人们学习榜样的人很多,他(她)可能是坚持做好事不求回报的好人,可能是孝敬长辈的平凡人,可能是带领人们创业的致富能人,可能是关爱、帮助有困难人的爱心人士……这些榜样做的事情不尽相同,但是,他们身上都闪耀着正能量的魅力。人们学习榜样,就是学习他们身上的正能量,并做一个拥有正能量的人。

    倾情关爱下一代
    在福盛社区,提起李方田,人们都会夸他是一位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慈祥老人。2002年,他退休后就经常为邻里做好事,谁家有个难事,都主动去帮忙。
    自从李方田加入关心下一代“五老”队伍,便把社区里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倍加关爱、帮助,哪个孩子家境贫困、哪个孩子面临辍学他都一清二楚、挂在心上。他会尽自己所能,给予这些孩子关心和爱护,帮助这些孩子克服困难,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创造条件。小韩,今年19岁,他4岁时,父母离婚。父亲没有工作,且患有严重脑血栓,父子俩投靠在爷爷家。屋漏偏逢连夜雨。2013年爷爷去世,断绝了家里主要经济来源。父亲病情加重,生活不能自理。86岁的奶奶身患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家里奶奶的养老金和低保金加在一起不足2000元钱的收入,保证不了生活费和医疗费的支出,生活十分困难。为了节省家里的开支和照顾父亲和奶奶的生活,小韩在读高中一年级时不得不辍学在家。李方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定和小韩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家克服困难,让孩子重新上学。李方田到社区讲述小韩家境的不幸和辍学在家的无奈,恳请社区领导给予帮助。经多方努力,2014年,小韩被辽源市大龄留守儿童职业技能班录取。该班学制三年,在校学习二年,第三年带薪顶岗实习。在校学习期间,免收全部学费、住宿费、书本费和服装费,每年还享受国家助学金1500元钱。这无疑圆了小韩的上学梦。为了让小韩安心上学,李方田和老伴几乎每天都到他家照看,帮助操持家务。
    小张,今年14岁。2009年父亲去世,母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和多发病,没有劳动能力,家里仅靠低保金维持生活。小张家的困境牵动着李方田的心,他经常和老伴到小张家看望,并帮忙干比较重的家务活。小张家维修房屋、拉煤、劈柴火、种菜园子等活计,他都帮助干。小张家住的是低矮破旧的房屋,雨天漏雨,没有能力维修,李方田联系几位邻居帮助攒瓦、砌墙。中午,小张的妈妈留他吃点便饭,被他婉言谢绝。李方田回家吃完饭,回来又接着干,直到把房屋修好。因家境困难,小张很少能吃到水果和别的小朋友爱吃的小食品。逢年过节,李方田把儿女们回来看望他带来的水果和食品等拿出一部分送给小张。李方田帮助小张家克服一次又一次困难,小张母亲非常感动,动情地和邻里们说:“我们家多亏了李叔,他就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关心着我,如果不是他,我们家真不知道怎样才能一步一步地挺过来。”
    几年来,李方田默默地为周围贫困家庭孩子解难事做实事不计其数,不求回报。要问他图的什么?他说:“我做的只是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图什么,图的是贫困家庭的孩子能正常上学,他们的家庭能够过的好一些。”

    带领乡亲共致富
    在东丰县,有一位“80后”农村小伙子,他从一无所有,发展到现在拥有年产值数十万的养殖场。更可贵的是,在创业的过程中,他时刻不忘乡亲,以一颗慈善的心,温暖了无数需要帮助的人,赢得了人们的赞誉。
    他叫谭广东,今年27岁,是大阳镇大阳村农民。别看他年纪不大,却是十里八村有名的致富能手。
    “苦”则思变。谭广东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小就跟随父母在农田里劳作。干农活的经历让他感受到农民的辛苦,但这也无形中锻炼了他坚毅的性格。思想开放、头脑灵活的谭广东总想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他想,怎么能使自己和村民快速富起来呢?“养鸡的周期短、投资小、市场需求大。”考虑到现有条件,他决定把养鸡作为发家致富的主要项目。说干就干,2003年,谭广东在亲友和乡邻的帮助下创建了大阳村蛋鸡养殖场,开启了他的创业之路。“自己底子薄,赔不起啊。所以,我在管理上特别精心,边摸索边积累经验,并虚心向同村养鸡能手和畜牧站专家请教。”回想创业之初经历,谭广东感慨地说。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几年的努力,谭广东的蛋鸡养殖基地的规模不断壮大,鸡舍从原来的不足300平方米,扩大到了现在的标准化砖瓦结构鸡舍1100平方米,蛋鸡养殖量达到每年4万只,每年纯收入都在16至20万元之间。
    养殖场起步时,谭广东经济非常困难,发展养殖业的资金都是亲友和乡邻帮助的。如今他富了,他决定回报乡亲们。他选择用实际行动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在他的帮助和带动下,本村又创办了好几家养鸡场。现在这几家养鸡场的饲料全由他供应,但价格却比市场价低廉,并且无偿提供药品和技术服务等。几年来,谭广东为村民解答技术问题上千次,到村民家中服务300多次,并在其他养殖户遇到资金周转困难时,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当看到他养殖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后,各村青年纷纷上门来取经,积极效仿,大力发展养殖业,发展家庭经济。一时间,拜师学艺的人络绎不绝。
    “一人富了不算富,众人富了才算富。”谭广东经常这样说。在他的大力支持下,20余位青年实现了自己的创业致富梦想。谭广东带动了一方百姓,成了大阳镇发家致富的楷模。

    撑起全家幸福伞
    “我来到这个家,就要对这个家负责,就要让亲人们活得开心、过得幸福。”这是李艳常说的话。
    李艳1988年与丈夫结婚,那时婆婆已经不在了,只有奶婆婆和公公两位老人。当时奶婆婆79岁,公公60岁,两位老人身体都不太好。婚后她便与两位老人共同生活,把两位老人当作亲生奶奶和父亲一样格外精心地爱护。
    天有不测风云。李艳的奶婆婆在90岁时不慎摔了一跤,把腿摔断了,从此老人瘫痪在炕上。从那以后,李艳的负担更重了。她每天帮奶婆婆翻身、擦背、洗脸、洗脚、洗衣服、端屎端尿……照顾得无微不至。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是她却一如既往地精心照顾老人14年,直到2013年104岁的老人去世,被乡亲们称为“奇迹”。记得奶婆婆100岁时,有人问老人长寿的秘诀是什么,老太太很自豪地说:“得有个像俺这样的好孙媳妇才行!”
    李艳公公因为腿疾不能下地,基本上接近于瘫痪,也都是她在侍候,如今已经26个年头了。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公公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当时尽管两位老人常年瘫痪,看病、吃药每个月花销都很大,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宽裕,但是她总惦记着先给两位老人添新衣服,买水果、买各种营养品让老人们尝尝鲜,她却很少给自己买一件新衣服。公公常对别人说:“李艳这辈子真不容易,侍候我们两个残废人,真是难为她了。”提起李艳,村里人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指的。村里人有时候和家人闹了矛盾想不开时就会去找她,她经常开导大家。        
    作为一位母亲,李艳深知教育子女好好做人的重要性。即使再忙再累,她也从不放松对儿子的教育,以言传身教引导儿子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如今,她的儿子也结婚3年了,孙女已满3岁,李艳对儿媳就像对亲生女儿一样疼爱,儿媳对待她也是如同亲生母亲一样敬重。儿媳常常说:“婆婆就是我学习的榜样,婆婆是我最敬佩的人。”

    留守儿童撑起贫困家
    陆桐,东辽县甲山乡小学六年一班学生。学校大队部宣传部长,“校园之声”广播站主播,“快乐鸟”志愿服务队队长。看到这些“头衔儿”你也许会以为她是家庭条件优越,衣食无忧,家里家外都受宠万千的小公主,其实,她是个留守儿童。她虽是留守儿童,但却是一个品学兼优、孝老爱亲、助人为乐的好孩子,为姥姥、姥爷撑起贫困的家。
    陆桐的父母离异多年。为了生计,妈妈常年在外地打工。姥姥身体不好,姥爷也在外打工,经常不在家,陆桐就成了家里的小大人、顶梁柱。喂鸡喂鸭、烧火做饭、炕上地下、屋里屋外,她都是行家里手。2013年,姥姥被摩托车撞伤,陆桐一边为姥姥煎汤熬药、精心服侍,一边操持家务,还要挤时间学习。
    陆桐在学校配合老师做了大量工作:出刊宣传板报、培训播音员、组建合唱团、管理大队部资料等。由于热心帮助同学,她在班级里深受同学们喜欢。陆桐担任“快乐鸟”学生志愿服务队的队长,组织队员利用休息时间到食堂帮厨,为教师办公室打扫卫生,协助值周检查工作,并以极大的热情组织并参加到助残志愿服务之中。一年级的张汉勇身体左侧行动障碍,陆桐就和其他的志愿服务队员们一起为张汉勇提供义务服务,早晨送他到教室,间操时间扶他去厕所,中午搀他去食堂,集会时替他拿凳子。端午节,陆桐组织队员到敬老院慰问老人,让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在爱的行动中闪光,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当代少先队员的铮铮誓言。现在,每逢提起陆桐,乡亲们都称赞她是家里的小“顶梁柱”。

    不服老热心肠的高明翠
    高明翠,女,1956年10月27日出生,是我市西安区仙城社区党工委“五老”人员。
    高明翠是一位矿务局退休的普通工人,今年66岁了。她快言快语,为人正直善良的性格决定了她处事的态度:不服老、心肠热,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听说后就主动蹬门上赶子去帮忙。
    2013年10月份,小区便民小超市的老板夫妇都生病了,一个腰病,一个脚病,下不了床,做饭都成了问题。见此情景,高明翠立即伸出援手,主动到小超市整理环境、打扫卫生、下厨做饭,一天到晚忙活一个多月。在她的影响下,76岁的社区居民唐淑琴参与了帮扶活动。老板夫妇俩非常感谢,逢人便说这两位老人的事迹,就连常来买东西的小学生都知道了二位助人为乐的老奶奶,是他们学习的好榜样。
    社区残疾青年赵连启和奶奶相依为命,靠低保维持生活。高明翠经常带些吃喝用品,去他家帮助做些家务活。去年冬季,赵连启四肢出血,需住院治疗。高明翠就跑前跑后,帮助联系民政部门解决医药费。赵连启原来对奶奶不好,经常发脾气。高明翠和他面对面、心贴心地交谈,告诉赵连启做人要善良,要知恩图报。同时,高明翠还鼓励赵连启坚强起来。时间长了,赵连启被打动了,主动向奶奶道歉,保证一辈子孝敬奶奶。奶奶激动地泪流不止,连连向高明翠表示感谢。
    去年3月中旬,社区居民、79岁的刘桂芝有病住院了。高明翠急忙召集左邻右舍,分别到家和医院帮助刘桂芝解决困难,帮助做饭收拾家务,进行护理,日夜守护了半个月。刘桂芝儿女们说,我们都在外边打工,照看妈妈也是有时有晌的。这次多亏高姨她们,真帮了大忙,不知咋谢了。
    高明翠助人为乐是出了名的。谁家小孩上幼儿园,家长没空,她帮着接送;谁家跑水了,她帮着淘水;谁家买菜抽不了身,她帮着买……

    醉心教书潜心育人的好老师
    今年39岁的王博,是龙山区谦宁街小学的语文老师。1997年,20岁的王博怀揣着梦想,成为了一个人民教师。 转眼间19年过去了,王博也在教育教学这方沃土上19年如一日默默耕耘,书写着对教师职业深深的爱,对每个学生浓浓的情。
    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和精湛的教育方法是一名优秀老师的根。王博相继担任了“国家有效教学实验研究”“省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小学创新作文研究”“未成年人生命与安全教育”等课题的实验教师。她在工作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构建了“情境式”教学模式,让语文课堂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学生,深受领导、老师、家长的肯定及学生的欢迎。
    王博把自己的学生都看作鲜花。她认为学生是“一花一世界”,只有用爱心浇灌,才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于是,每个学生过生日,她都为之精心准备生日礼物。有学生生病住院,她就拎着水果探望;有家庭贫困和没有父母的学生,她就自掏腰包为之买校服,买学习用品;每年寒暑假外出旅游,她都不忘给学生们带回一点当地特产,让学生们和自己一起分享祖国各地的特产味道。李昊同学家里不幸遭遇火灾。王博带领全班同学为他捐款及衣物千余元,让李妈妈感动得泪眼婆娑;64名学生毕业了,王博精心为他们买经典书籍,持续关注他们未来的成长;王博长期捐助班里福利院孩子,还开展系列帮扶活动;关注自闭症孩子,让他体会集体的爱。
    王博经常把工作带到家里,一干就是大半夜。有时大型活动赶到一块,她就一边减压,一边高效完成。同事们纷纷称赞:“王博好像是钢筋铁骨,总是拼命地为教学、为孩子……”当问之为什么如此有激情时,王博说:“班里的几十名孩子的快乐成长就是我的催化剂。只要对孩子们倾注着一腔爱心,终会收获满园馨香……再苦再累也值得!”

    把贫困学子挂心上
    关汉双,1947年出生,中共党员。退休前是东辽县椅山供销社主任,曾任县六届、七届政协委员、常委。现任安石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多年来,他始终把贫困学子挂在心上,把病残儿童装进心里,把孩子的安全记在心中。
    关工委工作虽然不是什么伟业,但在关汉双的心中却丝毫不懈怠。为了贫困学生的就学和升学,他八方奔走,四处求援,无私关爱,圆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的求学梦。曾经的贫困学生吕科富,从小到大一直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2004年,上初三的吕科富面临着中考,虽然成绩优异,但父亲有多年顽疾,母亲又是个残障人。吕科富中考考高中的分数不成问题,但上高中的学费成了吕科富一家的难题。老关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方筹措,向身边的各界人士为其“化缘”。在中考前,老关怕孩子营养跟不上,就先给送去300元钱。中考当日,老关又撵到考场,塞给吕科富200元钱。随后,老关又利用自己担任安石镇商会会长的身份,动员商会的个体商户和社会各界捐款3000余元。除此之外,商户们各尽其能,卖鞋的捐鞋,卖服装的更是将吕科富的穿着换了个里外三新。2007年,吕科富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吉林化工学院。为了吕科富能顺利进入大学,老关又四处奔波,走民政、跑妇联。最终,他带着筹来的5000元钱现金和学习、生活用品到吕科富家道贺。7年间,老关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为的就是能让和他非亲非故的吕科富顺利读完大学。为此,他宁可和老伴儿上山捡柴也不舍得买一吨煤烧炕。他不仅通过发动社会各界,先后为其捐助款物达30000元钱,就是自己每月仅有的500元钱退休金也几乎都用到了这个学生身上。7年过去了,老关的心没白操,钱没白出。2011年,吕科富顺利大学毕业,现在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
    关汉双不顾泥泞,顶风冒雨,带领关宝凤等10名考取大学的贫困生到民政局、教育局求助。在老关的协调下,相关部门共为10名贫困学生解决助学资金1.5万元钱。2012年,他又协调东辽县实验高中,为安石镇考入县一高中的6名贫困学生落实了助学资金问题。协调县交通局和东辽县红十字会,为安石二小的20名贫困生送去了1200元钱的救助资金和棉衣棉鞋,帮助解决了越冬保温问题。
    “老关、老关,对下一代非常关心。”关汉双就像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宁愿自己苦点,也要照顾有困难的孩子们。他谢绝了企业老板的高薪聘请,却对关工委工作情有独钟。为帮贫困学子,甘愿清贫、宁可囊中羞涩。为帮助病残儿童他不惜四处舍脸求助,为确保学生安全他多次向政府献策建言竭其所能。这就是旁人眼中的“老关”,一支情系学子无私关爱的“红蜡烛”。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李 锋  王 超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