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美丽辽源文化建设 提升城乡百姓幸福指数

——2015年辽源市群众文化工作掠影

    2015年,辽源市群众艺术馆按照省文化厅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在市文广新局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以“文化惠民、文化乐民”为己任,使群众文化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全年组织开展市级活动24项;参与省级以上活动18项,并获国家级大奖3项、省级大奖27项;大力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注册文化志愿者约3000人,志愿者队伍日趋壮大与成熟。

    文艺活动
    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随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深化,我市基层群众对文化活动的认识悄然发生着质的转变,由过去多数人看、少数人表演,逐渐演变为“人人都想登台展现”的态势。这是文化的魅力与影响力的集中体现。文化为群众提供了拉近干群关系,在寓教于乐中实现自我熏陶、自娱自乐的广阔平台。市群众艺术馆正在积极构建这样的平台,让更多百姓走上舞台,分享政府文化惠民工程带来的幸福与快乐,有更多的获得感。
    2015年,市群众艺术馆克服困难,精益求精,举办、承办和组织参加了多项省、市国家级和各类大型文艺活动。其中包括国家级文艺活动1项,省级文艺活动9项,市级文艺活动11项。 

    免费培训
    不断提高群众的综合文化素质
    为体现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普惠共享,市艺术馆2015年提出了“爱心献社会,温暖在基层”的文化服务口号,采取驻馆、走校园、赴企业、进社区、下农村等多种方式集中开展免费培训活动。群文工作重心下移,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学以致用,培育更多的基层文艺骨干力量,以点带面,全面开花。全年举办声乐、器乐、书画、戏曲、舞蹈等各类免费培训50期,受益者达5000余人次,充分满足了群众对文艺的需求。 

    书画展览
    合力共绘辽源盛世“中国梦” 
    2015年,艺术馆组织参与了省级美术活动3项;市级美术活动共6项,这些活动传承着民族书画艺术,推出了一批年轻绘画作者,为广大书画爱好者提供了展示平台,丰富了基层文化生活,为“文化辽源”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氛围。

    保护非遗
    融汇传承东辽河千年文化血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是重点文化项目,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市非遗工作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组织辽源地区部分省级、市级非遗项目赴长春参加吉林省非遗项目展销会活动;挖掘、整理辽源地区具有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非遗传承人的资料,加以详细补充完善,并完成上报省级非遗传承人和市级非遗传承人上报的工作;完成辽源地区“省级非遗项目十年规划”的初步拟定;编辑全市省级非遗项目电子地图;收集整理2015年全市市级非遗项目申报资料并报送局机关审批、市政府公布;整理完成全市省级非遗项目简介;整理2012年非遗工作年鉴、整理省级项目十年规划;重新录制省级非遗资料宣传片。

    志愿行动
    携手共建公共文化服务的有益平台
    从2011年开始至今,市群众艺术馆建设了一支有专业技能和志愿精神的群众文化志愿者工作队伍,15年志愿者人数达到了3000人。队伍成立以来,在组织机构领导小组的积极策划下,积极组织文化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为具有一定文化艺术专长或热心公益文化事业的人士或团队搭建服务平台,鼓励更多的人参与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调研创新
    全面提升群众文艺工作理论实践水平 
    2015年,市群众艺术馆共深入北寿社区、安家社区等10余个社区、安石、营城子等10余个乡镇60多家文化大院,深入调查研究,探讨群众文化工作思路,通过调研,艺术馆上下创新思维,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指导了工作。
    文艺的根本方向是为了人民,根本责任是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根本任务是弘扬“中国精神”。2016年,市群众艺术馆将继续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上来,大力传播向上向善的先进文化,再接再厉,勤奋耕耘,为繁荣群众文艺、培育文艺新人、提升辽源城市内涵不懈努力。

    本版稿件、图片由王多多  张兴刚  闫  雪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