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老天津卫”
张锦春
辽源市的老字号餐饮名店“天津卫炭锅”创建于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距今已有85年的悠久历史。
民国初年,西安县民王宝长为生计只身闯天津,在中华老字号“天津卫炭锅”拜师学艺,潜心研习天津特色火锅、小菜、面点等。13年后,王宝长业成返乡,于老城南康门里购得一间店铺,放置10张方桌、10个铜锅,创建了宝长火锅店,生意十分兴隆。王宝长依师门所学,以师之秘方,在精制锅底、卤料、吊制上汤辅以天津特色小菜的同时,又开发了具有满族餐饮特色的火锅,以老天津卫特色和满族特色两种不同风格的火锅开门迎宾,大开西安县民众的胃口,备受各阶层人士欢迎。
1931年11月初,当日寇即将侵犯西安县时,原西安县农会会长、商会会长、西安县大户常永林就在开业不久的“宝长火锅店”聚众密谋,最终打响了西安民众自发抗日的第一枪。时任西安县代理县长的戴东藩也经常光临该店,“宝长火锅店”自然成了西安县公署招待重要宾客的主要场所。原西安县富豪、显贵等无一例外地把其当作宴宾之所。悠远深邃的餐饮文化理念与内涵很快使老天津卫成为关东名店。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莱以味为先。“天津卫炭锅”味道好,人人都称赞。当年有民谣云:“宝长火锅香,神仙都想尝。”直到上世纪60年代,辽源市的孩子们在玩橡皮筋儿游戏时,还唱着这首人人耳熟能详的民谣。抗战初期,老天津卫火锅店已享誉关东。建国后,公私合营,老天津卫火锅并入国营阳春楼饭店。诸多原因,阳春楼饭店又于1998年歇业。
目睹有着悠远家族历史的企业行将破灭,后辈几次重建,犹未如愿。改革开放,百业俱兴。王宝长的嫡系孙——悉得家族真传的王凯抱着重振祖业、弘扬民族餐饮文化之志,沿着先祖的足迹重去天津深造,于1999年携火锅之文化精髓回归故里。“天津卫炭锅”在辽源市辽河大路联通大厦旁重新开业。王凯特别聘请伪满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御用厨师钱发老先生亲手传授满族宫廷火锅秘方,并聘请国家一级面点师刘志和先生亲自料理天津特色和东北风格的面食,使宫廷火锅和天津卫炭锅的风格再一次飘香于辽源。为扩大经营规模,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2007年1月,“天津卫炭锅”迁新址于辽源市西宁大路92-1号。
迁址后的辽源市“天津卫炭锅”营业大楼共5层,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门面与内饰采用明清建筑和装饰风格。一楼营业大厅充满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可接待2000名顾客同时就餐,附有舞台、灯光、音响、投影仪等设施。实用面积200平方米的“国宾大厅”雕梁画栋,布置别致,有休闲回廊、茶座等设施,还有多种装饰风格的雅间供顾客选用。如今,辽源市“天津卫炭锅”已被评为“国家特级酒家”,吉林省仅有五家获此殊荣。